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5|回复: 0

[知识] 陈念萱:宫保鸡丁该辣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31 07: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念萱:宫保鸡丁该辣吗? 

 2016-07-30 陈念萱 大家



文 | 陈念萱


到底叫宫爆鸡丁还是宫保鸡丁呢?宫保指的是干辣椒还是油炸花生米?小时候吃了无数次,就是问不到精确的答案,被问的人却多半满脸理直气壮:“这有什么好问的?不就是川菜嘛!”半世纪前,在锅气十足的干辣椒堆里寻找鸡丁的乐趣,淹没了寻找答案的激情。

世界名馔食单上的中国菜,宫保鸡丁,应该能上榜。这大概是我在台北成长或去欧美国家时的大宴小酌里,最常见的一道代表中国的川菜。后来听说这是某位官员发明的一道川菜,却从来不明究理,然后终于在贵州发现,这是来自贵州的四川总督丁宝桢家宴上的必备菜肴。


丁宝桢(1820-1886)


宫保鸡丁到底算是黔菜还是川菜,其实,都算亦何妨?古代的云川贵本来是一家人啊!若要细究,我们就来追朔到底吧!

丁宝桢是贵州织金县牛场镇人,这个地方我去过,居民有仡佬族、彝族、布依族、苗族与汉族,最著名的就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景观,饮食亦因多民族聚居而呈现各种有趣的风貌。这里出现了鼎鼎大名的美食家,人称丁宫保的丁宝桢,文治武功彪炳,宫保鸡丁便因他家常宴客的主菜而命名,却也因为太家常而没有留下精准明确的食谱。这道菜,源流与食材成谜,即便是嫡孙,也只知道家中祭祀爷爷必有的一道宫保鸡丁,里面不放辣椒,这道谜题,又增加了迷离元素。直到我在贵州吃了各种鸡的做法,并认识了研究黔菜二十多年的申敏,才模拟出较为合理的轨迹。

申敏老师说,贵州著名的土司宴,着重在送往迎来的外交礼仪,而布依族婚丧节庆宴席延伸出的八大碗,也是一种以八人为数的社交惯性。八人对坐,刚刚好适合交流,多了无法交谈,少了容易无趣。这以八为数制作出的菜肴,少数民族喜欢用家禽来表示宴客的隆重,首先出场的主菜就是八块鸡,把整只鸡剁成八块烧制出炉,一人一块,不多不少,吉祥又亲密。

话说丁宫保事母至孝,这八块鸡常在餐桌上出现,剔骨剥皮烹调易于消化。辗转于官场,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却也为宴客之便,而入境随俗地更改了制作工序。乃至于将贵州老家的辣子鸡丁与葱爆、酱烧八块鸡,衍生为山东的酱爆鸡丁、四川的宫保鸡丁,用料截然不同,其实都出自丁宝桢游走沙场的随遇而安,就地取材,既保留了家乡味,同时亦满足当地的社交需求。

咸丰三年进士,镇压过白莲教、捻军、苗民之乱的丁宝桢,1820年出生于贵州,被派往山东任巡抚期间搞洋务操办军备,又在四川总督任上修筑都江堰,加封太子少保,少保即宫保,自然有了丁宫保的称号。

那个年代,做为宫保鸡丁原材料的青椒、花生与辣椒都是舶来品珍贵物种,雍正年间才开始入菜的辣椒,只有官宴上才看得到。官至巡抚与总督的丁宝桢,少不得要将这改良版的家乡味端上桌,既亲切又显丰盛周到。彼时民间并不常见,普通人的家宴上,酱烧鸡已是贵客临门的节庆菜肴,有辣椒出现,用的又是罕见的嫩鸡胸肉,那绝对是盛宴。


我们家从来没有人吃鸡胸肉,除非,做成川味的宫保鸡丁,或者上海式的豌豆蛋白鸡丝。如果是整只的烤鸡或白水汆烫鸡,都各自分了四肢,独独留下没人要又弃之可惜的鸡胸,翌日手剥成鸡丝,凉拌或炒菜。


贵州的八块鸡,有葱烧、酱烧与红烧,家家有本自己的经,过一村或转一个寨子,味道便大不同,尤其是自家腌制或酿造的酱料,滋味亦可以天南地北。至于远近驰名的辣子鸡或鸡丁,多半用嫩姜与蒜瓣一起在石臼桩烂后,热油爆炒成糍粑辣椒,再油爆鸡丁,一起焖得烂熟,易长期储存,便于早期转战沙场的军旅或商旅携带。对于经常迁徙的贵州人来说,经年累月不腐坏的食物,是最佳常备粮。这八块鸡与辣子鸡丁,可以说是宫保鸡丁的原生鼻祖。


贵州辣子鸡


丁宫保担任山东巡抚期间,把家乡味宴客主菜,入境随俗地改良成酱爆鸡丁,将鸡胸剁成小块裹面糊油炸焦黄后,加入山东特产豆瓣酱、甜面酱与热油一起爆炒,再加入青椒与新鲜辣椒增色拌炒而成,香甜酥脆又不至于太呛辣。丁宝桢在此时期做过最显赫的一件事,便是诛杀慈禧太后宠宦当朝大太监安德海,这道官宴菜肴之所以闻名遐迩,跟宫保其人行事的大快人心,脱不了关系。


鲁菜酱爆鸡丁


丁宫保进入四川任总督后的宫保鸡丁,是将嫩鸡胸肉去骨切成更小的丁块后,用鸡蛋、太白粉、米酒、麻油与少许酱油略微腌制入味,然后过油捞起,将干椒、鲜辣椒、花椒一起爆香,放入半熟鸡丁爆炒,再添加去皮油炸花生米一起拌炒而成。这道改良后的川味宫保鸡丁,正式形成精致版的宴客菜肴,刀功自然精细许多,宴客亦方便而不再讲究一定的人数。此时的丁宫保设宴,怎能维持八人之数?更何况川人豪迈,流水席是常态,菜肴切得细小,对厨房备菜亦有许多的便利。

然后,盐帮菜随着盐进入不产盐的贵州,黔北、黔西与黔西北地区,就有了川菜带来的宫保鸡丁,此时,几乎找不到丁宝桢贵州老家的八块鸡或辣子鸡的样貌了。所以,四川人若说宫保鸡丁是川菜,完全合理,但若说跟黔菜毫无关系,就有点夺人之美了。吃了宫保鸡丁半辈子,进入贵州才算在黔菜里真正看见川菜的特色,也算是意外的趣事。

云川贵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各村寨传统风俗迥异,即便同源亦可不同俗。我在黄果树大瀑布的安顺逛屯堡寻小食,仅仅是辣子鸡与鸡辣子,便吃了无数种滋味,家家户户的味道,差异非常大。东问问西问问,只得出一个概略的结论:工序与食材差不多,但比例因各自惯性而不同。其实,就连辣椒品种也多达数十乃至百种,自家种植与远方进口的任意调配,便连同一厨子,也可能制作出不同的味道。

宫保鸡丁从没有辣椒到辣得咂舌的转变,我认为,恰恰是无盐酸的黔菜进入无辣无盐不欢川菜的全过程。丁宫保家人祭祀祖爷爷的宫保鸡丁不放辣椒,就是最佳举证。


【作者简介】

陈念萱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台湾知名作家、影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5 12:46 PM , Processed in 0.0381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