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1

[史地人物] 《活着》No.597:银发校长的坚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9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摄影/王翮  编辑/邹怡  2016-07-29 腾讯网
“银发校长”的坚守
撰稿/王翮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黔东南地区,太平营乡芭蕉村被大山所包裹。顾名思义,这里原本盛产芭蕉树,村子因此而得名。村里居住着350户居民,1800人的村子分散在山岗的各个角落。46岁的龙伙发头发已经全部花白,瘦削的脸庞有些黝黑,一身老式的西服配红黑相间领带难掩饰背后的虚弱。他是一位乡村教师,坚守在芭蕉村小学,从19岁到46岁,从代课老师到人民教师,再到学校校长,从一个健康的小伙,到身患癌症白发的中年,再到奇迹出现癌症好转,白发中夹杂着少许黑发,为了理想,吃了一辈子苦。 

1969年龙伙发出生在芭蕉村,父亲是一位精通草药的村医,母亲勤劳贤惠生养了5个子女。龙伙发聪明好学,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班干部,19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喜出望外的他则面临艰难的抉择,当时的芭蕉村小还是一所五年制小学,就在龙伙发高中毕业那年,响应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芭蕉村小要从五年制改为六年制,急缺一名老师。当时的校长找到龙伙发,希望他回村教书。此时的龙伙发犹豫万分,摇摆不定中龙伙发翻开他最敬佩的语文老师在毕业纪念册上留下的话语“一块贫血的土地,培养出一批贫血的人,希望你以后为家乡的富饶献出自己”。从此龙伙发开始长达14年的代课生涯。

由于政策问题,龙伙发每个月只能拿着20元工资。村里外出打工的发小返乡盖起了小洋楼,巨大的落差没有使龙伙发放弃自己选择职业,龙伙发不甘于只做代课老师,他意识到奋斗才有出路,2002年他再次考上了铜仁师范学校。这一次他暂时放弃了教学,结束了14年的代课生涯。

为了凑足16000元学费,家徒四壁的龙伙发只得卖掉家中的老黄牛。为了省钱,读书期间他只吃8毛钱一餐午饭,从不吃饭早饭。作为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不仅要负担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还有小孩上学费用以及家庭各项开支。3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在2005年招聘上岗,正式成为人民教师,返回芭蕉村小学的时候他的工资涨到每月749元。编制的解决正式坚定了龙伙发的信念,一心一意去教书。

2007年,龙伙发从老校长手中接过了校长的接力棒。

当上校长后的龙伙发身感肩上的重任,以前把教学搞好就行了,如今是管理全校的大小事务。2007年的芭蕉村小学还没有操场,孤零零的新教学楼矗立山坳里。

为了能让学生们在课余有个活动场所,他与村民协商多次,将一块水田地征入学校作为学校的操场。场地有了,可捉襟见肘的教学经费无法支付修建操场的花销。豁出去的龙伙发扛起锄头与几位老师一起开始平整土地。利用课余时间,“你锄头我铁锹,将凹凸不平的地面整平”。每一平米都留下了龙伙发的汗水。三个月过去了,当全校师生站在平坦的宽阔的地面仰慕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龙伙发嘴角露出了慰藉的笑容。

2010年下半年,正值壮年的龙伙发渐渐感到身体乏力,时常出现流鼻血、耳鸣等现象。在乡间行医多年的老父叮嘱他早日去医院检查。可他却不以为然,总觉得去医院太麻烦,耽误教学。在亲朋好友的督促下龙伙发只好来到县人民医院检查,噩耗传来———鼻咽癌。得知检查结果的龙伙发平静地回到家,家人劝他立即到大医院进行治疗。然而,他心里首先想到的是教学,学校只有6个老师,一旦离开,很多课程就安排不过来,孩子们的学业会受到影响。病情越来越重,但他坚持上课直到学期结束。

2011年7月,龙伙发带着家里仅有的2万元现金,先后来到遵义、贵阳求医。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他几乎决定放弃治疗。最后,通过病友介绍,他辗转来到湖南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开始治疗。高昂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家欠下5万元的外债。“病痛只能折磨我的身体,不能磨掉我的意志。”龙伙发坦然面对人生的困局。经过半年治疗,2012年新学期他又出现在学校课堂上。学生们发现,龙校长变了,满头黑发几乎全部变白了,脸颊凹陷,走到哪里都带着一瓶水。,由于化疗导致颈部肌肉纤维化、味觉缺失,他自身不能再分泌唾液,因为每隔5分钟就要大量喝水,保证口腔的湿润,还要尽量避免感冒。

身体衰弱,龙伙发却从未放弃过教学,语文、自然、思想品德,他把最重的教学任务都给了自己,一直坚持到现在。如今,龙伙发的身体状况略有好转,癌细胞没有再次扩散,每年只需要去医院复查一次。他最大的愿望是小儿子能够顺利从遵义师范学院毕业,成为一名物理老师,接下他的教鞭。

【完】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1.jpg
龙伙发于1969年出生在芭蕉村,起初老校长邀请他返乡教书时他也曾犹豫万分。摇摆不定中龙伙发翻开他最敬佩的语文老师在毕业纪念册上留下的话语,“一块贫血的土地,培养出一批贫血的人,希望你以后为家乡的富饶献出自己”,便开始长达14年的代课生涯。




2.jpg
清晨,芭蕉村小学全体师生在操场上集合。2006年新教学楼落成后,为了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龙伙发向村里征了一块田作为学生们课外活动场所。由于没有经费,龙伙发只能带着老师平整土地,你一锄头我一挖锹,硬是将一块荒田改造成了运动场。




3.jpg
阳光下,龙伙发银发闪烁。2010年龙伙发突患鼻癌,在与病魔斗争中化疗让满头黑发变得斑白。刚得知检查结果时,家人都劝他立即到大医院进行治疗,然而他心里首先想到的是教学。学校只有6个老师,一旦离开,很多课程就安排不过来,孩子们的学业会受到影响。病情越来越重,但他坚持上课直到学期结束。




4.jpg
为了治疗癌症,龙伙发欠下了5万元的外债。经过治疗,2012年新学期他又出现在学校课堂上,然而此时的他,满头黑发几乎全部变白了,脸颊凹陷,走到哪里都带着一瓶水。由于化疗导致颈部肌肉纤维化、味觉缺失,他自身不能再分泌唾液,因此每隔5分钟就要大量喝水,保证口腔的湿润,还要尽量避免感冒。




5.jpg
课堂上,46岁的龙伙发头发已经全部花白,瘦削的脸庞有些黝黑,一身老式的西服配红黑相间领带难掩饰背后的虚弱。




6.jpg
当上校长后的龙伙发身感肩上的重任,以前把教学搞好就行了,如今是管理全校的大小事务。虽然身体衰弱,但龙伙发却从未放弃过教学,语文、自然、思想品德,他把最重的教学任务都给了自己,一直坚持到现在。




7.jpg
三年级教室里一名学生们正在听龙伙发讲课。太平营乡芭蕉村被大山所包裹,虽然教育资源匮乏,但这里的学生都很刻苦。




8.jpg
一年级教室里龙天宇用极短的铅笔头写作业。在当地,父母为了改善贫困的生活纷纷外出打工,一些低年级的学生从小养成的勤俭节约的习惯。




9.jpg
由于学校的经费紧张,教学设备比较匮乏,老师们利用废纸板自制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10.jpg
7岁的龙正兵正在打羽毛球,学校没什么体育设备,有时候一个螺丝孩子们也能玩一整天,而残破不堪羽毛球拍更是被孩子们视为宝贝。




11.jpg
孩子们在课间游戏,欢乐的笑声在芭蕉村上空回荡。




12.jpg
一名学生享用着午餐,2013年“免费午餐”开始在芭蕉村小实行,孩子们再也不用为午餐发愁了。




13.jpg
远离芭蕉村的三合村也有一所小学,但几位学生偏要舍近求远到芭蕉村小学就读。家长们觉得芭蕉村小的老师更为负责。住在远处三合村的学生每天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才能到达芭蕉村,学生们走累了便坐在半山腰休息。




14.jpg
龙伙发站在山岗上与学生们挥手告别,放学后他会亲力亲为护送几个路途遥远的学生回家。




15.jpg
龙伙发坐在自制的“沙发”上使用电脑,作为一名乡村老师,龙伙发大半生都在并不宽裕的环境中度过,他家中没有像样的家具,可谓家徒四壁。




16.jpg
从19岁回村成为一名代课老师,到2005年招聘上岗,最终成为校长,龙伙发一直维持着一颗对教育的赤子之心。如今,龙伙发的身体状况略有好转,癌细胞没有再次扩散,每年只需要去医院复查一次。他最大的愿望是小儿子能够顺利从遵义师范学院毕业,成为一名物理老师,接下他的教鞭。




17.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4 07:10 AM , Processed in 0.0463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