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8-4 11:49 AM 编辑
腾讯公益 Nov 17, 2015
第八十五期——留守瘫儿的求学梦
本期编辑:刘静 小韦
摄影报道/演智
小林涛每次握笔都疼痛难忍,但从没听到过他叫疼的声音。小时候家里人发现他该走路时却不会走,就辗转了合肥、上海周边大城市检查治疗,被确诊为脑瘫。10年来,为给小林涛治病,家里东借西借,前后花了近20万元,为了早日还清所欠的债务,小林涛的父母双双赴浙南打工,小林涛只能长年与爷爷相依为命。
坐着轮椅的就是小林涛。他今年五年级,就读于大别山腹地的温泉镇后山小学。这所学校目前只有两个老师和七名学生,他是学校唯一的男生,另外的6名女同学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沿海打工,大多与爷爷奶奶生活一处。
小林涛的老师叫储昭苗。5年来,小林涛的如厕问题,都是储老师抱着进行的。如今,储老师年岁增长,抱着小林涛时明显感觉有点吃力。
由于肌无力,小林涛很难像正常孩子一样握紧手中的笔。爷爷说,孙儿到了该上学的年龄,表现出强烈的求学愿望。但最发愁的是怎么照顾他,小林涛倔强地说,能照顾好自己。
这是小林涛画的画。对于其他同学来说很简单的事情,小林涛花了大半天才完成。
有时上课累了,小林涛就会将头靠在轮椅上小睡一会。到了明年,如果要选择继续读书,他就不得不转到离家10公里外的中心小学,他和家人都担心到时学校会不会收他。
翻书对小林涛也是件困难事,好在旁边的女同学经常出手相助,解决了不少小林涛学习上的“难题”。小林涛非常喜欢语文老师讲童话故事,有时听得入迷,这让他有太多想象。他常与同学们说,他有一天能像天使一样有双翅膀,就能彻底不坐轮椅,可以自由飞翔。
下课了,小林涛一人在教室里看书。5年了,他的课间都是这样度过的。语文老师也常常感叹孩子的不易,早早就学会了接受现实、忍受寂寞。
虽然行动不便,但他的语言能力强。小林涛最大的梦想,就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开心心地上学。更希望能有一天站起来和小伙伴们一起奔跑。
看着同学们在追逐打闹,小林涛也会被她们感染,高兴地咧开嘴笑着。
小林涛自己没办法吃饭,每天中午,爷爷都会将他接回家中。从学校到小林涛家有一段300米的上坡路,体弱的爷爷只好走s形。
除了过年,爸爸妈妈能回来团聚几天,剩下的时间小林涛都是与爷爷生活一起。照顾小林涛是个体力活,62岁的爷爷王续海有时也吃不消,特别是入秋后,胃病特别容易犯。小林涛也知道,爷爷并不能照顾他一辈子。
小林涛的咀嚼肌无力,爷爷每次给他做饭时都要煮的长一点,饭菜大多以素食为主, 有时用菜汤拌饭,解决小林涛进食困难,呛咳的问题。老人一声长叹:孙儿是个苦命的娃,肉食基本嚼不动。
送完孙儿,有时王续海也会蹲在教室外,发会呆才走。为了给小林涛看病,他的父母必须在外打工挣钱,爷爷就不得不挑起照顾他的重担。他深知孩子渴望上学,说只要还有一口气也会坚持到底。
爷孙俩在蜿蜒的小路上缓慢前行,在这条“漫长”的求学路上一走就是5年。王续海每天要推着小林涛来回走4趟。在金黄稻谷的映衬下,他们的身影沉重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