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7-25 11:30 AM 编辑
腾讯网 2014-12-26
抵制圣诞 你不自信?
近日,湖南长沙一所高校学生在平安夜当天,身穿汉服、手举“抵制圣诞,中国人不过外国节”的标语,呼吁回归中国传统节日。这一画面引发网络热议,看似是在保护民族文化,其实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极度不自信,也与全球一体化的潮流背道而驰。文化无国界,只有敞开自己,才能吸纳别人。
近日,湖南长沙一所高校学生在平安夜当天,身穿汉服、手举“抵制圣诞,中国人不过外国节”的标语,呼吁回归中国传统节日。这一画面引发网络热议,看似是在保护民族文化,其实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极度不自信,也与全球一体化的潮流背道而驰。文化无国界,只有敞开自己,才能吸纳别人。编辑:陈若冰
2014年12月24日,西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在平安夜组织学生观看孔子等各类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由老师把守教室门口,不能擅自离开,并声称会处分过圣诞节的学生。由于校园封闭,两名家长只好隔着栅栏给女儿送来生日蛋糕和礼物。此外,西北大学还在校园内挂出标语,内容包括“争做华夏优秀儿女,反对媚俗西方洋节”、“抵御西方文化扩张”等。华商报于卓/CFP
圣诞节来源于基督教,作为世界传播传播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在全球拥有约24亿人信徒,在中国也有大约1亿基督徒。基督教在唐代传入中国,但直到19世纪末才大规模传播,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非常曲折,文革时期甚至一度中断,直到1980年代以后才恢复正常的礼拜活动。图为2014年12月24日,天主教徒在北京宣武门教堂举行平安夜祈祷活动。AP Photo
基督教是外来宗教,进入中国时间最晚,由于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不断被贴上“侵入”的标签,被视作是对中国传统的挑战。据《温州晚报》报道,今年温州各级院校乃至幼儿院的领导均在圣诞节前收到市教育局的通知,要求“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该项指令意在防止所谓“西方圣诞节”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而事实上,全浙江省近一半的基督教教堂都在温州,温州也因信徒众多被誉为“东方耶路撒冷”。图为2004年12月25日,圣诞节,温州基督教徒在教堂做弥赛祈祷。赵用/东方IC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均植根于基督教之上,发达国家利用其影响力的推动,使基督教成为普世化的宗教。基督教文化对现代世界文化的影响最大,不仅影响哲学、人们的思维,甚至影响到科学发现和生活方式。圣诞节发展到今日,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宗教纪念,在教会以外的场合,圣诞节更是一个反映西方民俗的节日,节日送礼、狂欢巡游,亲人团聚等这些节日喜庆元素,在世界其它节日中也能找到共性。图为2014年12月24日,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圣诞老人“从天而降”,给孩子们发放礼物。REUTERS
圣诞节庆典也是在不同的民族融合中,产生了更多节日习俗。大家耳熟能祥的圣诞老人,是由北欧民间传说的人物演变而来,慢慢才成为圣诞节的代表人物,影响力甚至超越了圣诞节本来纪念的主体——耶稣诞辰。图为2013年12月14日,菲律宾马尼拉,数百人身穿圣诞老人服装进行10公里长跑,为台风“海燕”的遇难者募捐。AP Photo
圣诞节在中国的火爆,最直接推手是商家嗅到了这个大众化节日里蕴含的商机。圣诞节来到中国后,原本的文化意味变浅了,大家更在意它形式上的“热闹气氛”,而这更贴合中国人喜欢凑热闹的心理。图为2014年12月23日,圣诞前夕,河南禹州市一个滑雪场,年青女孩穿上圣诞泳装,博取眼球吸引游客。JIEK/东方IC
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节日,圣诞节也在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圣诞间期间,许多公司门前张贴的圣诞老人画像,其实就是借鉴了中国庆祝农历新年时的贴春联换门神。图为2014年12月24日,江苏南通,一家企业玻璃门上贴的圣诞老人画像。许丛军/CFP
虽然圣诞节在中国越来越火,同样拥有厚重历史的中国,其文化也在影响着世界,如今许多国家都在过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图为2014年2月2日,伦敦中区,当地民众与华人一起欢庆中国农历新年。REUTERS
许多国家对中国文化也体现出足够的尊重和包容。2014年2月2日,加拿大温哥华,加拿大新民主党党魁唐民凯在中国农历新年来临之际,向路人发放红包。REUT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