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6.07.22
六旬老太为留守儿童建一个家
本期作者:景雷
七年来,她提供住宿、照顾起居、辅导学习,就是因为看到很多留守儿童的家离学校很远,路上交通事故频发,学校宿舍又很有限,所以,她执意为这些孩子建另一个家。
翟影,今年61岁,安徽省亳州市城父镇人民医院退休职工,中共党员。她的丈夫姓蒋,于几年前去世。为纪念丈夫,她把住处叫做蒋家大院。蒋家大院位于亳州市城父镇菜市街,与中小学离得都很近,几百米远。(图/文 景雷)
七年前,她看到好多留守儿童的家离学校很远,路上交通事故频发,加上学校宿舍很有限,于是,就萌生了为孩子们提供住宿的念头。经过简单改造,蒋家大院成了“留守儿童的家”,第一学期住进了64人,翟影自费添置了太阳能、桌椅板凳、体育用品、空调、学习用品等。
蒋家大院的一层楼租给了温州人开服装店,所以翟影有每年10万块钱的租金收入。她把三楼盖起来,作为孩子们学习、吃饭、住宿、娱乐的地方。她说,有了这笔钱,孩子们的娱乐、住宿条件都大大改善。
三楼外的女儿墙砌好了,翟影说,现在这个高度还不行,要加装两米的护栏,因为孩子们顽皮好动,不能出现一点意外。新房子很宽敞明亮,她时时刻刻都叮嘱施工师傅,最重要的就是一句话:一切为了孩子们的安全。
起初为孩子们提供住宿,翟影并不想收钱,但是后来家长过意不去,纷纷买来礼物,所以她就定下了每学期交150元的决定。其后因为物价上涨得太厉害,每学期改收200元。膳食收费则按食物材料成本而定,例如:每碗鸡蛋面2元,饺子3.5元等等。
翟影说自己是一个喜欢孩子的人,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翟影的小孙子刚满两岁,他的父母都在城里上班,于是小孙子成了蒋家大院里最小的留守儿童。
孩子们上学去了,翟影就把衣服拿出来,到室外晾晒。室内的线路出现了问题,翟影又叫来了楼下的电工师傅,修理电路。
这一天是六一儿童节,她的女儿从城里回来了,翟影终于可以脱开手为即将放学的孩子们做饭。放学后,孩子们跟翟影打过招呼,就安安静静地坐下看书,等着开饭。
有时候有些孩子会在学校附近吃饭,所以每次吃饭的人数都不固定。翟影却最怕剩下饭,所以面条也不敢多买,不够就要再下楼去买面条。在亳州有句俗话:“大锅的稀饭,小锅的面条”,忙活了一整个上午的翟影已经感到很疲惫,但为了让面条更好吃,她用小锅一锅锅下面条。
由于本来是在医院做内勤工作,翟影对于管孩子很有经验。吃饭时,她会耐心地询问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到正确地学习方法。而翟影每天晚上也会跟孩子们开寝室会,以辅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