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2|回复: 1

[史地人物] 【图话】奶农缘何又倒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9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7-19 10:52 PM 编辑

腾讯网  2015-01-14
奶农缘何又倒奶?

近期中国多地接连出现奶农大规模倒奶事件,奶制品安全问题阴霾难散,乳企自建大型养殖厂以及进口低价奶源冲击,造成了如今200万散户奶农的生存困境,这需要政府的合理引导以及重振中国奶业信心才能化解。


1.jpg
从2014年底到2015年初,中国多地接连出现奶农“倒奶杀牛”事件,从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北方主产区,蔓延到奶源原本短缺的广东,当地奶农每天倒奶超过20吨,这在广东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图为1月8日,广州南沙区一家奶牛场由于没有乳企收购,成桶的新鲜牛奶只好倒掉。编辑:陈若冰




2.jpg
新鲜牛奶被倒掉,会让许多中国人联想起上世纪2、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的情景,曾经的中学课本里,“倒奶”被作为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基本矛盾”的重要事件。课本想表达的意思是,英美等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会造成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结果,一面穷人在挨饿,一面农场主却在倾倒牛奶,社会财富的浪费令人发指,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是腐朽的。图为1935年,美国芝加哥,奶农将50桶牛奶当街倒掉。AP




3.jpg
所以,当中国接连出现大规模的倒奶事件时,不少人也自然联想到是不是产能过剩、经济危机出现的前兆。而根据目前报道的资料,这一轮“倒奶杀牛”现象主要出现在散户中间,不是因为“没钱买奶”或者社会消费能力不足的原因,与经济危机的性质不一样,而是国内奶业面临的一种长期行业阵痛。图为1月9日,河南省新乡市一养殖小区,奶农把卖不掉的鲜牛奶直接排入下水道。何新/CFP




4.jpg
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造成中国奶业市场长期萎靡。当时,一些不法奶农为提高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加入化工原料三聚氰胺,造成多地幼儿因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患上肾结石,截至2008年9月21日,受影响的患儿近4万人,死亡4人。图为2008年9月16日,安徽合肥,一名5个月大的婴儿因为肾结石接受治疗。由于患儿普遍不足周岁,没有语言能力,家长都是在孩子出现症状后才发现。REUTERS




5.jpg
在2008年奶制品污染事件发生之前,中国绝大多数消费群体,包括婴幼儿,还是以国内自制产品为主。当时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占据着国内中低端市场,销量多年蝉联中国自制乳品市场的首位。然而由于市场需求甚殷,价格竞争等因素,三鹿集团与当地政府均漠视生产流程及质量监控,最终导致毒奶粉事件发生。图为2008年11月,河南宝丰,当地质检部门销毁不合格的三鹿奶粉。REUTERS




6.jpg
此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样显示,包括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的进口。图为2008年10月,菲律宾马尼拉唐人街,当地环保人士示威要求停止进口中国产乳制品。AFP




7.jpg
中国家长最难以承受的伤痛是孩子受到侵害,来自河南沈丘县农村的郑书珍,她一岁的孙女因为饮用三鹿奶粉患上肾结石而夭折。在郑书珍的印象里,“三鹿是老牌子了,价钱也实惠”,可正是这样一个信得过的品牌,断送了孙女性命。图为2009年5月,毒奶粉事件受害者亲属郑书珍等在卫生部门前讨要说法。AFP




8.jpg
三鹿奶粉产销量曾连续15年居中国第一,2006年经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定,三鹿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毒奶粉事件直接压垮三鹿集团,2008年12月,三鹿集团被法院颁令破产。2009年3月,北京三元集团以6.1650亿元成功拍得三鹿资产,该资产起拍价为6亿元。图为2008年12月,石家庄三鹿集团门头字及标识被拆除。陈建宇/东方IC




9.jpg
三聚氰胺奶粉污染事件,摧毁了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的信心,2011年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仍有7成中国民众不敢买国产奶。图为2013年6月,北京超市内销售的进口奶粉。法制晚报/CFP




10.jpg
正规渠道销售的进口奶粉因供货量和关税因素价格较高,不少家庭只好采取迂回方式海外代购来降低购买成本。图为2011年3月,上海市民家中通过代购买入的进口奶粉,日本明治(MEIJI)和英国牛栏(Cow&Gate)奶粉。上海青年报-东方IC
 楼主| 发表于 2016-7-19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2011年3月,日本地震所引发的核辐射恐慌,引发内地年轻妈妈到香港抢购日本奶粉热潮。半个多月时间里,香港各大超市、药房、日货商店,市民排起了长龙抢购日本奶粉。REUTERS




12.jpg
香港市面上销售的进口奶粉因其质量可靠、低廉价格,成为内地市场的热销产品。图为2011年3月,一名消费者搬了两箱奶粉去结账。东方IC




13.jpg
内地市场对进口奶粉的强大需求,也导致粤港之间“水客”横行,这些“水客”每天混杂在数十万客流之中,携带数量不等的物品频繁出入境。图为2013年1月,港铁上水车站,携带大包小包的“水客”等待过关。AFP




14.jpg
进口奶粉被“水客”大量抢购到内地市场销售,也引发香港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香港市民认为,内地客蜂拥而入,抢占了香港资源,让香港本地的宝宝没有奶粉喝。图为2011年2月,由于内地客扫货凶猛,香港万宁超市被迫发出限购令,每人限制购买3罐奶粉。香港政府同时颁布规定,若被海关抓到每人携带两罐以上的数量出境,携带人会被处以两年徒刑。东方IC




15.jpg
在2008年奶制品污染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和奶企也采取了一些挽救措施,试图重塑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的信心。“三鹿事件”后,全国开始逐步取消各家散养模式,推广实施小区化管理模式,该模式由小区老板提供场地、水、电、奶农的临时住所,小区老板卖草料给奶农,各户奶农自己喂养及管理自己的牛,每天把所产鲜奶统一交由小区老板,老板再上交到收鲜奶的合作企业。但这种乳企与奶农分离的方式,还是很难从源头上保证乳品质量稳定。图为2008年12月,石家庄郊区农村新型养殖小区,奶牛享受到统一的饲养管理和医疗保障。邵权达/CFP




16.jpg
2013年6月,工信部发布了“双提”行动方案,要求对婴幼儿乳粉参照药品管理,婴幼儿乳品企业将从生产环节实施GMP认证,对婴幼儿乳粉质量的管理将参照药品管理。鼓励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力争提升婴幼儿乳粉质量、提振消费者信心。图为2013年11月,太原市一家药店,工作人员摆放新上架的婴幼儿奶粉,不过药店销售奶粉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并不吻合,效果不是很理想。刘江/CFP




17.jpg
受三鹿破产倒闭的前车之鉴,近几年国内和国际乳业巨头,纷纷上马自建牧场,从源头把控乳制品的质量安全。2014年7月,恒天然与雅培投资3亿美元在华建设包括五家牧场的奶牛养殖基地,泌乳牛存栏数超过16000头,年产量可达1.6亿公升牛奶。二者合资牧场的奶牛将从海外进口,所有奶牛的品种都将源自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或欧洲。图为2012年3月,位于河北唐山的恒天然现代化牧场挤奶车间,相较散户自营和养殖小区,环境更干净,程序更规范。REUTERS




18.jpg
光明乳业在武汉投资1.3亿元建设“生态示范牧场”,可饲养奶牛3000头,年产鲜乳1.3万吨。蒙牛乳业也参股、合建了14座万头以上超大型现代牧场,奶制品生产企业大规模自建牧场成为目前行业的一大趋势。图为2014年4月,武汉光明生态示范奶牛场工地。孙新明/CFP




19.jpg
大型乳品企业自建牧场控制奶源,直接冲击中小规模养殖及散户养殖。大型养殖场因为产量高质量好,乳品企业会优先考虑收奶,而如今受影响最大的,并开始出现卖牛、倒奶现象的就是那些散户。图为2014年10月,山东德州一家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小木/CFP




20.jpg
另一方面,国外奶牛养殖早已经实现工厂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质优价廉的海外奶源涌入,也使乳企顺从市场需要,减少对国内奶源的依赖,进而影响到国内奶牛养殖业发展。数据显示,2014年1至11月,全国进口奶粉88.4万吨,同比增加20.2%。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乳制品消费市场低迷,增长缓慢。2014年前10月,国内乳制品总产量2198.8万吨,同比下降0.04%。图为2014年12月,南通市民在保税区选购进口牛奶。许丛军/东方IC




21.jpg
目前来说,农村小规模的奶牛,大多仍是粗放式喂养、人工操作挤奶,因此牛奶存放和运输等都存在困难,解决中小养殖者和散户的“倒奶”处境,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从监管部门,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完善的保险制度和政府引导机制。另外一方面,奶农自身要保证奶源质量,另外要改变经营思路,顺应乳企与养殖一体化的趋势,从规模和规范上符合市场需求,让消费者重拾对国产奶源的信任,才能避免倒奶现象再次发生。

图片来源 : 综合        图片编辑 : 陈若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11:26 AM , Processed in 0.0488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