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7-19 01:57 PM 编辑
腾讯图片 2015-01-17
【图话】愤怒的“的哥”
2015年伊始,中国多个城市出租车停运事件此起彼伏。的哥们集体“撂挑子”,让人们将目光投向这一群体:他们如此强大,是城市交通的中坚力量,是流动的城市窗口,甚至是颇具个性的社会评论家。然而,他们又十分脆弱——每日超时的工作,份子钱的压力,打车软件的冲击,让他们随时成为一群敏感而愤怒的人。而放眼全球,愤怒的不止中国的哥。 (来自:腾讯图片)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纽约有大批失业者投入到出租车行业,司机超时工作,车辆维护状况很差。1937年,该市立法建立出租车管理系统,对全市出租车数量做出规定。图为1937年2月10日,美国弗林特,一群出租车司机试图推倒一辆抢生意的“黑车”。 (来自:腾讯图片)
伦敦出租车的管理部门是出租汽车司机协会,只有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获准进入出租车行业,然而,伦敦出租车司机都是个体经营者,收入很高,一年税后收入至少可以挣到5万英镑。图为1972年11月1日,英国伦敦,出租车司机罢工抗议增值税上涨。 (来自:腾讯图片)
在西方国家,罢工的不止出租车司机;但出租车司机的罢工,绝对最能引起城市混乱。图为1992年6月3日,法国巴黎,出租车司机罢工抗议,反对驾照扣分制度。 (来自:腾讯图片)
1996年7月,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3万名出租车司机参加罢工抗议政府对出租车行业征收高额税费。图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将迫击炮对准马那瓜政府大楼。 (来自:腾讯图片)
图为2000年8月,哥斯达黎加,出租车司机们攻击一辆没有政府经营许可的“黑车”。 (来自:腾讯图片)
图为2002年韩国世界杯举办期间,韩国仁川,1万余名出租车司机参加了大规模的罢工游行,要求得到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更高的收入。 (来自:腾讯图片)
图为2003年11月,中国香港,一名破产的出租车司机自毁汽车,以此“行为艺术”表达愤怒——他认为政府没能解决无特许经营证的“黑车”问题,是导致他破产的最大原因。 (来自:腾讯图片)
图为2010年4月21日,南非比勒陀利亚,出租车司机们聚集在交通运输部门口,抗议自己行业在世界杯筹备计划中收到冷落——这本是一个挣钱的好时机。 (来自:腾讯图片)
图为2011年,希腊首都雅典,出租车司机们抗议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 (来自:腾讯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