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5|回复: 3

[史地人物] 《活着》No.593:留守在洪水中的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3 04: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摄影/江海  编辑/王崴  2016-07-13

留在家中,守住希望

文/江海

从205国道回到靠近家最近的大堤,只有1公里左右的路程,但张文涛却花了半个小时。路上时不时走走停停,偶尔还会看着茫茫的洪水发呆。尽管张文涛已经是而立之年,但这一年家里的变化并不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先是去年6岁的儿子在幼儿园上学午餐时发生意外,被食物噎死了。善后刚处理完,妻子离他而去。然后就是今年的这场洪水,20亩即将收获的稻田,三口鱼塘连同家里的家具,全部沉入水底。

从张文涛那双紧锁的双眉中不难看出他的刚毅,换任何人面对这样的家庭状况,可能已经崩溃,但生活还得过下去。

张文涛是上午出门的,虽然家被淹在水中,但四周的水根本不能食用。于是他跑到县城里的安置点,希望能够要一点矿泉水,但因为人太多,工作人员很忙,几乎顾不过来他。在等了很久以后依然没有结果,他只能原路返回。好在父亲张宏南回到妻子的老家,问亲戚要了很多明矾,他说这样可以将浑水沉淀。

抵达距离家最近的漳河大堤时,母亲高恒翠已经将船划到岸边在等他。这是一艘红色的塑料船。张文涛说这是他父亲在溃口当天跑到集镇上买的,花了一千多。尽管大堤距离家只有400米左右距离,但回去并不容易,这条船目前是家人上岸的唯一交通工具。

漳河大堤溃口处距离张文涛家也不过400米距离。7月4日凌晨,大堤被撕开一个缺口后,河水排山倒海之势冲向西七圩。张文涛家正对着大堤缺口,如果不是地势高,加上房子基础结实,估计早已经冲毁,不远处的邻居家房子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被冲毁的。当天凌晨溃口后,在家里的张文涛和父母很快就听到喊声和水声,拼了命向二楼抢东西,但还是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来得及转移。

随后,全家就被转移上岸了。“当天晚上人很多,现场也有些乱。”张文涛说,自己的父母总觉得这不是一个事情,索性跑到集镇上买了这条船,等水势平稳后重新回到家中。此时的家一楼已经被完全淹没在水中,于是全家人通过房子边上的平台从窗户翻进二楼生活。

水面很平静,母子俩一前一后用力地划着船,虽然只有400米左右距离,但因为俩人过去都没有划船的经历,船行速度很慢。

家终于到了,高恒翠将船拴好,和儿子一道通过架在窗户上的梯子进入房内。房子一楼已经完全泡在水里,整个二楼摆满了当时抢到二楼的生活用品。使得二楼显得非常凌乱拥挤。全家来来往往只能在缝隙里钻来钻去。房子一边放着煤气灶,还有一桶沉淀后的清水,桶底淤积着厚厚的杂质,桌子上放着一瓶豆腐乳和辣椒酱。这两天,全家就是依靠这些撑过来的。

想想过去和面前的洪水,高恒翠顿时又心酸起来。一边的张宏南瞪了她一眼,“有啥好哭的?”目光中透着无奈,无奈中有透出坚毅。

这两天,张宏南虽然腿痛,但他会坚持用小船去网鱼,网到的鱼并不舍得吃,而是让张文涛拿到集市上去卖钱。在张宏南看来,这是近阶段全家的唯一生路。而张文涛这两天除了卖鱼,也很少出去,偶尔会跑到三楼楼顶看看水情,更多的时间坐或者躺在靠近窗户的用沙发改成的床上一言不发。张文涛过去很少出去打工,现在更不能,父亲痛风,家里的田和鱼塘没有溃口前,都是依靠他。

张文涛说现在他还没有打算,不过他在等,只有等水退了,才会有希望。在他看来,难关总会过去的,阴霾过去总会是晴天。

-完-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1.jpg
7月7日,溃口三天后,西七圩黄金村虽然水退了很多,但村子深处的积水依然很深,大部分房子依然淹在水中,村民都是依靠小船出入。




2.jpg
张文涛的家正对着大堤的决口处,距离400米左右。7月4日凌晨,大水对着房子倾泻而来,如果不是地势高和房子质量好,估计早就塌了。在家里的张文涛和父母很快就听到喊声和水声,拼了命向二楼抢东西,但还是有很多东西没有来得及转移。




3.jpg
去年,张文涛全家还有五口人,但不幸接踵而至。先是张文涛6岁的儿子在幼儿园吃饭时发生意外,被噎死了;而后妻子也离开了这个家庭。现在家里只剩张文涛和父亲张宏南、母亲高恒翠三人。




4.jpg
洪水来袭后,张宏南跑到集镇上花一千多元买了条小船,等水势平稳后,一家人决定重新回到家中生活。尽管大堤距离家只有400米左右的距离,但划船回去并不容易。




5.jpg
此时家的一楼已经完全淹没在水中,于是全家人通过梯子从窗户翻进二楼生活。张文涛上下梯子时,母亲高恒翠总帮他扶着梯子,以防发生意外。




6.jpg
由于断水断电,高恒翠只能用浑浊的积水淘米做饭,然后再用明矾沉淀过的清水过一遍。家里偶尔还有老鼠或者蛇窜入。




7.jpg
一楼屋顶平台上的鸡和鸭都是张宏南和高恒翠从水中抢回来的。家里原来有一百多只鸡,现在只剩下寥寥数只。连鸭子也只剩下三四十只。




8.jpg
家里的一只鸡突然落入水中,好在这只鸡游到家门前的大树顶上。张宏南回来的时候,划着自己的小船将鸡捞了起来,救它一命。




9.jpg
桌子上有一桶抢救出来的磨辣椒,还有一罐豆腐乳。这几天,除了自家鸡下的鸡蛋,一日三餐就是靠这些度过来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大龙啊,大龙哎!”楼顶上,高恒翠大声呼喊丈夫张宏南的小名。张宏南这会儿在洪水里捕鱼,他患有痛风病,高恒翠不放心他一个人在水中,直到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影子,她才放心。




11.jpg
一下午忙碌,张宏南网到了几条鳊鱼,他并不舍得自己吃,而是将鱼养在水中的网里,准备第二天上集市去卖掉,换一些费用。




12.jpg
说起这场大水,高恒翠哭了起来。这场大水,淹没了全家即将收获的20亩稻田,还有三口鱼塘,一楼的很多家具也冲走了。本来经历了去年的生离死别,全家指望今年生活能有所改观,但现在已经全部落空。绝望过后,高恒翠说,无论怎样生活都要过下去,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水尽快退去。




13.jpg
与妻子相比,张宏南要坚强很多,当妻子流泪时,他总在边上让她不要哭。但张宏南沉默的时候比以前多了,目光中透着无奈,无奈中又透出坚毅。




14.jpg
7月7日早晨,一个好心人给家里送来矿泉水和救生衣,高恒翠划船半个小时到岸边取物品。这些水可以缓解一家三口的饮水困难。




15.jpg
高恒翠穿上救生衣划船回家。她说有了救生衣,在水里踏实了很多。




16.jpg
张文涛躺在自己睡觉的临时小床上发呆。他现在没有任何事情做,对未来也很迷茫。张文涛过去很少出去打工,家里的田和鱼塘在没有溃口前,都是依靠他来操持。现在受了灾,父亲还有痛风病,他更不能出去了。但田和鱼塘都毁了,以后怎么重建生活,他还没有打算。




17.jpg
在西七圩大堤上,堆放着一些村民抢出来的生活用品,还有很多家远的村民都把家什堆放在二楼。




18.jpg
溃口后,戴根正一家五口在大堤上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居住。戴根正说,住在大堤上距离家很近,可以随时照应自己的家。




19.jpg
戴根正和儿子划着借来的木船回家。戴根正家距离大堤200米,家里很多东西都抢放在二楼了。因为家里没人,他们偶然会回去查看,顺便照顾一下家禽和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jpg
戴根正家里的家具都泡在水里。为了防止鸭和鹅跑掉,他将它们关在积水的房间里。




21.jpg
戴根正家里的日历还留在溃口当天,那天全家都吓坏了。




22.jpg
55岁的戴玉村是仓溪村人,身后是他抢出来的肥料。夫妻俩承包了西七圩400多亩农田,这次无一幸免,损失很大,幸运的是他参加了农业保险。他现在唯一的希望是,水早日退去,还可以补栽晚稻。




23.jpg
64岁的戴元高和妻子家住仓溪村,虽然家紧挨着大堤,但二楼都淹了一米多深。发水后,家里蛇、老鼠、青蛙都很多,不敢回去,晚上就住在船上。7月6日,天空出现难得的夕阳,戴元高和妻子下网捕鱼,希望可以弥补家里的损失。




24.jpg
91岁的朱菊(左)和89岁的夫妹一起查看水情。这辈子,两位老人经历过很多次洪水,但今年的水来得格外急。她们在等,只有等水退了,才会有希望。




25.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4:30 PM , Processed in 0.07174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