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5|回复: 1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663期:“云梦渔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2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4.07.21
“云梦渔船”
本期作者:大楚网/张朋


1663.png
在纵贯湖南省的湘江上,有一群来自湖北云梦的农民,泛舟撒网,捕鱼为生,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吃住都在船上。长沙人亲切地称他们为“云梦渔船”。(大楚网)




1.jpeg
在纵贯湖南省的湘江上,有一群来自湖北云梦的农民,泛舟撒网,捕鱼为生,无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吃住都在船上。长沙人亲切地称他们为“云梦渔船”。图为夜幕下停靠在喧嚣城市边缘的渔船。(大楚网 张朋)




2.jpeg
2014年3月15日,云梦县胡金店镇杨林湾热闹异常,4条新船和10位渔民将随车前往湖南湘江。




3.jpeg
75岁的老渔民陈志忠看着忙碌的大伙,回首往事,老泪盈眶。1980年,时年40岁的陈志忠,邀约本家兄弟陈志学及另5户祖辈打过鱼的村民一起外出打渔。时至今日,驻守湖南湘江流域的云梦渔船已增至32条60多人。




4.jpeg
3月16日凌晨4点多钟,人、船抵达长沙湘江支流捞刀河上游水渡河橡胶坝。渔民的妻子在疲惫的整理渔网,孩子在路上哭闹了一夜,她是今年唯一带孩子来的渔民。




5.jpeg
过去,渔民学龄前的孩子都是在渔船上长大,每条渔船都会特别配一根拴孩子的粗绳,白天系着,睡上睡觉要和大人捆绑在一起。尽管如此,还是发生过孩子掉到水里淹死的惨剧,渔民便将孩子留在家乡交给老人或亲友照看。




6.jpeg
47岁的陈光学和妻子王革珍驾的是刚从家乡运来的新船,还不熟悉船性,他们就在附近撒网打起了渔。




7.jpeg
3月18日上午,湖南长沙橘子洲头,32米高的毛泽东朔像伟岸矗立。微波荡漾的湘江上,渔民陈新平像往常一样,站立船头,驾轻就熟地撒网捕鱼。他和哥哥陈伏平、弟弟陈国平兄弟仨已在湘江捕鱼20年。




8.jpeg
正午,船头炊烟渐起,妻子们象变戏法似拿出油、菜、桶装纯净水及各样炊具,各自在船头支起煤气锅台做起饭菜。




9.jpeg
简单的午饭后,发动机响起,鱼船又分头散去。
 楼主| 发表于 2016-7-12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eg
下午4时左右,渔船重返聚集地。妻子们忙忙碌碌,在船上补网、洗衣、做饭。




11.jpeg
下午4时左右,渔船重返聚集地。渔民们就挑着鱼去附近集市上卖。




12.jpeg
长沙市民慕名前来,抢购新鲜的湘江野生鱼。




13.jpeg
3月19日,渔民易正文在集市上卖鱼,突然下起雨。住在市场附近的热心市民竟给他送来一把雨伞。他杀鱼时,买鱼的人又好心地帮他撑伞遮雨。




14.jpeg
渔民们说,6月30日禁渔期一过,运气好的话,一条船一天可打上百斤鱼,一年下来收益高的10多万,少的也有6、7万。他们中有3家在长沙买房,5家在云梦县城买房,20家在老家镇上买了房。




15.jpeg
渔民中最年轻的80后小夫妻易小国、代婷婷湘江捕鱼已有6年多,2个女儿留在家乡,他们每晚睡前都要拿出孩子的像片看一会。




16.jpeg
女儿要买学习机,渔民陈真平给老家的母亲打电话,叮嘱老人先垫钱买。等女儿接电话时,他的嗓门提高几度:“不好好学习看我回来揍你!”




17.jpeg
云梦渔民们靠朴实善良的品质,与当地人相互关照、和睦相处。“在湘江,我们每年都要救起几个人”渔民陈伏军说。2012年长沙渔政站站长贺小成一行4人,亲自来到云梦县,给在长沙打鱼的每位渔民发红包,感谢他们为长沙渔业所做的贡献。




18.jpeg
夜幕降临,云梦渔民们即将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和美好生活的期待进入梦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7:28 AM , Processed in 0.0748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