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Mar 24, 2016
2016年 第23期 | 总39期
本期编辑:迦沐梓
环保纪实摄影人Ian Teh
Ian Teh在中国知名度很高,由于他拍摄过的环保题材在国内广为流传,在国内摄影界的印象里,他是不折不扣的环保纪实摄影人——《暗流》三部曲系列涉猎地域之广,时间之久,还让他被冠以摄影苦行侠的称号。而不为国内摄影人所知的是,Ian Teh的拍摄视野和表现手法在国际上都较为前卫。他对画面和色彩有着极高的把控力,又不拘泥于拍摄手法、器材和表达方式,是VU图片社近年来知名度水涨船高的人文范儿摄影大师。此次,Ian Teh再次来到中国,担任“Leica J 摄影大师赛”的评委和Leica J大师班导师。
十多年前,当英国籍马来西亚摄影师郑永仁(Ian Teh)第一次在中国工作,他用鲜艳的色彩去呈现这个国家和它的人们。Ian Teh数次沿着中国境内游历朝俄边界共计近千公里。这是一个被三方选定为特殊经济圈的地区,做为曾经的共产主义同盟国,三个邻邦在相互合作的基调下计划将这里培育成一个跨境商贸的自由区。从喧闹的为迎合俄罗斯游客和商人的中国市场到邻近朝鲜边界的死寂的中国小镇,这个系列探究了这个由政府发起的“人造的特别经济区”的奇异生活。图为中俄朝边境交界处,从吉普车挡风玻璃往外窥视,除了仪表盘上耀眼的粉红色塑料花,还有可见的前方风景,中国。
女服务员,吉林珲春,中国。
在他的第二个系列《黑云》中,Ian Teh深入到中国各地的工业城市间。这些照片揭示出隐藏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表面下的另一面。历经两季寒冬辗转于中国东北部,Ian Teh记述着人们在日夜被煤炭侵染着的家乡中从事着的日常生活。图为一家钢铁厂的工人,中国是世界钢铁的头号生产国,吉林通化,中国。
焦化厂的工人,焦炭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烟雾往往是致癌的,而这些工人就直接暴露在这些烟雾中,辽宁本溪,中国。
深夜,下了班的煤矿工人,山西太原,中国。
随后的几年里,郑永仁的中国影像有所改变。他发现一种新的视觉表达——各种精细的灰色、苍白的化学黄里荒芜的中国风景。在他的作品《痕迹》中,色彩变得克制,如瞬间凝固了一般。这个系列是一个警报,用这样的惊人之美,展示我们正在对地球造成的威胁。图为煤,灰和雪,内蒙古乌海,中国。
农田,山西临汾,中国。
钢铁厂,陕西韩城,中国。
窟野河,陕西榆林,中国。
水泥厂,山西临汾,中国。
巴生港西港,马来西亚。巴生港为东南亚马来西亚联邦的最大港口,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东北部,是马来西亚的海上门户,也是该国最大港口。
拉梅什,戈帕尔汽车厂的技工,巴生港。
在废弃战前建筑前等待的跨性别者,巴生港。
吉隆坡的猪。
船舶等候在丹戎不碌港,这是印尼最繁忙的海港,处理印尼50%以上的货运量。
Ian Teh197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现居伦敦,法国VU图片社签约摄影师。
他的创作灵感大多来自于他对社会、环境以及政治问题的关注;作品大量发表在《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纽约客》和《独立》杂志等国际出版物中。他曾是2001年荷赛大师班的成员,在2009年的Prix Picted Award环保摄影奖中获得高度评价,并于2011年获马格南基金会所颁发的应急基金项目奖。2014年,他成为Abigail Cohen纪实摄影学会首届院士,还曾在中国、荷兰以及美国举办影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