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0|回复: 1

[史地人物] 【存在】第65期:有种童年叫留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0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7-10 11:16 AM 编辑

腾讯网  Jun 22, 2015
第六十五期——有种童年叫留守

本期编辑:刘静
合作机构:上学路上儿童心灵关爱中心
摄影报道/刘飞越


0.jpg




1.jpg
2015年3、4月摄影师刘飞越在两次深入甘肃省陇南拍摄留守儿童,归来后他这样描述:“我拍摄时最深的感受就是这些留守儿童与一般的孩子好像区别不大,特殊的是他们的眼神,不经意的时候就是这样,看上去很呆,不知道在想什么……”春天气温暖和,整个山体开始返青,一位老人背着一个孩子在马路上来回走动。这个山村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体壮的都出门打工了,年后人们都陆续出了门。




2.jpg
6岁的丹丹上学前班,今天生病了没有去上学,她的父母在丹丹一岁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目前在北京的一家饭店打工。父母2015年春节没有回家过年,丹丹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到爸爸妈妈了,想他们的时候,丹丹就看看他们挂在墙上的结婚照。(注:孩子名字均为化名)




3.jpg
祥祥和圆圆是双胞胎兄弟,上学前班,早年父母都在北京打工,现在父母都不在身边,由70岁的奶奶照看他俩和3岁的弟弟。




4.jpg
祥祥和圆圆这几天感冒了,中午放后奶奶给他们感冒药。双胞胎兄弟各自吞下7、8片五颜六色的药片。




5.jpg
学校附近的乡村诊所,每天都挤满了生病的孩子。“这里的孩子感冒了就要输液,吃药基本不管用”年轻的乡村医生无奈地说。留守儿童心理危险系数从中国的东部到西部明显上升,其中西北部最为严重。另外女孩比男孩更需心理关注。




6.jpg
一位小孩坐在手推车上玩耍,他的爷爷和奶奶在装牛粪,准备给耕地施肥。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只有过年的时候回来。




7.jpg
中午,明明自己做饭吃,他几乎每天都吃炒洋芋。12岁的明明上4年级,已经独自生活3年,自己照顾自己。他的母亲在天津电动自行车厂打工,过年的时候回来。他头上戴的熊猫帽子,是母亲给他的礼物。




8.jpg
傍晚燕燕靠着生火用的劈材上,吃一袋锅巴。这里一年四季都靠烧劈材做饭、烤火,所以每家每户都会储存大量的劈材。燕燕今天没吃午饭,她的晚饭就是这袋锅巴片。她由奶奶照顾,父母都在远方打工。




9.jpg
夜幕降临,在村子的河边,一个男孩把另一个男孩用草绳绑起来。这是孩子们的日常游戏。他们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一年见一次。




10.jpg
晚上8点,住宿的孩子们躺着被窝里玩手机,斌斌从兜里掏出一包方便面调料当宵夜吃。他们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一年中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相聚。这几个稍大些的孩子,自己独立生活,没有大人看管。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夜晚,安静了下了,祥祥的奶奶在屋外和自己的女儿通电话。屋子里的弟兄三个已经上炕,准备睡觉。他们天一黑了就基本睡觉了,为了省电尽量不开电灯。祖孙四人常年在这个5、6平米的小屋子里生活。




12.jpg
学校附近住宿大院里的合影。这样大院住了6户一共14个小孩,他们都由祖辈看护,有一户是姐弟两,自己照顾自己,姐姐12岁,弟弟10岁。父母在远方打工,他们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父母了。




13.jpg
雨后,5岁的乐乐手里牵着4岁的弟弟去邻村的教学点上学,他们家距离学校需要翻一座山坡,每天往返4次。




14.jpg
学校的学前班教室里,一位老人哄着孙女上课,这个班级每天都有七八个老人和孙女、孙子一同坐在教室里上课。




15.jpg
6个孩子在五星红旗下玩耍,这个教学点只有14个学生,由一个老师教学。孩子们的父母每年都出去打工。




16.jpg
一个村子里的小学校下午放学,几位老人带着各自的孙子、孙女离开了学校往家走。孩子们的父母都在北京、天津打工,一年回家一次,孩子们常年由老人们看管。这些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




17.jpg
下午放学,几个学生被老师留下背英语单词,他们拿着课本相互背诵。这几位学生的父母每年都去外地打工,一年回家一次。




18.jpg
10岁的辉辉上三年级,父亲陪着他写作业,墙上贴的字是去年快一年没见父母了想父母的时候写的,他的爸爸后天就要去新疆打工了,他坐在孩子的旁边想多陪下儿子,后天出门只有过年才回来。通过阅读、适当地玩耍、适当的作业量、保证陪伴等方式,可以帮助和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9.jpg
不到2岁的欢欢常年由二叔抚养,这天的下午,二叔护着刚学会走路的欢欢过门前的独木桥。欢欢的母亲就是在这条河下暴雨洪水中不幸去世,所以每次过这个独木桥都格外小心。




20.jpg
黄家的全家福,这三个孩子由老人和残疾的二叔抚养。孩子的爸爸在北京打工,一个月赚2500元,一家5口靠政府低保度日。孩子33岁的二叔已经直不起腰15年,他渴望挺直腰杆生活。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孩子们的爷爷对这里总结出这么一句话“山清水秀人不秀,鸟语花香人不香”… …




21.jpg
一位老人带着自己的小孙子在村头向远处观望,孩子的父母都去新疆打工,一年只回家一次。孩子与爷爷常年为伴。无论是妈妈单独外出打工还是爸妈都外出打工,孩子的心理状况都明显差于父亲单独外出打工的孩子,专家呼吁,如果实在要去打工,请把妈妈留给孩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11:21 AM , Processed in 0.0589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