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Stamlee 新浪图片出品 2016-06-19
黑色“寂静岭”
图/文 Stamlee
黄土高坡千沟万壑,少有平坦的耕地,出了孝义城,一路向西南,想种地,就得“修梯田”“筑坝地”。
曾经看过一部关于山西的纪录片,时间回放,如同老旧的黑白默片:30年前,这里是一片贫穷的黄土。沟壑间的村庄里,藏着几十户人家。人们躲在窑洞里,望着门前那棵枣树,从春天开始,就盘算着黄馍馍或者黑馍馍能不能熬到冬季。如果遇上大旱的年景,村民们只能为了讨生活背井离乡走西口。
这就是西辛庄。
因煤而生
西辛庄是个镇,位于孝义市西南边沿土石山区,距市新城35公里。全镇有36个村、1.6万人,面积75平方公里。东与柱濮镇毗邻,南与灵石县接壤,西与交口县相连,北与阳泉曲镇搭界。
它的发迹,全然源于自然恩赐的地下宝藏——煤。上世纪90年代初,仿佛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人疯狂涌进小镇,如同19世纪中期北美人涌向阿拉斯加淘金一样,人们奔走相告,举家搬迁来到这里。承载他们的激情和梦想的,是脚下黑色的“金子”。
对于采煤,山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山西省面积15.7万平方公里,含煤面积5.7万平方公里,118个县级行政区中,有94个地下有煤。“黄金十年”里,即使在山西,西辛庄镇也算得上产煤大镇,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辛庄镇累计开采原煤1.32亿吨。靠着走“煤运”,西辛庄的工商税收最高一年有近2亿元。
西辛庄以及周边同样因煤而聚的乡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加起来,巅峰时曾超过十万。宾馆、饭店、KTV、洗浴中心、楼盘、别墅……应有尽有。
煤炭被迅速挖出、卖走,产业链里的每一个人都过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吴阿满,当年的“淘金”者之一。初中才毕业,他就和父亲怀揣着8000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