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1

[史地人物] 【图话】吴建民与中国外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0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6-06-19
吴建民与中国外交

6月18日清晨,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原院长吴建民在武汉武昌遭遇车祸离世,终年77岁。吴建民1959年从大学毕业就投身外交事业,他曾为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是第一批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人员。申奥时他是代表团发言人,申博时他被封为“前线总指挥”……他的外交生涯,见证了中国在国际上诸多大事的发生,也目睹了中国从国际舞台的边缘向主流的进步。


1.jpg
封面图:2009年,吴建民。中新社发 王辰 摄




2.jpg
1959年,吴建民从北外法文班毕业,直接被选进外交部的高级翻译班。1965年开始,给国家领导人做翻译。当年10月22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刚果(布)总统马桑巴—代巴的夫人,吴建民作为翻译,“我记得毛泽东主席身材魁梧,脸色很好,他说话时湖南口音很重,但我基本上听懂了。”他后来回忆。有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问他姓什么,他回答“口天吴”,“你这个国家早亡了,”毛主席哈哈一笑,“吴国嘛!”。图:新华社记者钱嗣杰摄




3.jpg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吴建民成为第一批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人员。他曾回忆,1971年11月15号,星期一,联合国大会开了一整天。57个国家代表团讲话,欢迎中国代表团来。“那种场面使我感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历史潮流推动的。”图为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到联合国,巧遇布什(右一),左二是乔冠华,左三是吴建民。




4.jpg
1989年,吴建民被派往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任政务参赞、首席馆员。当时,正值中国外交的艰难时刻。“这里面有很多曲折,比如说想见很多人就是见不着。”有次邀请欧共体委员会高官赴宴,对方看了看他,说“不知道再过三个月,贵国政府是否还存在”。当时吴建民觉得一股血往脑袋上涌,当即回敬对方一句“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直接用法文说的。图为70年代,吴建民在联合国。




5.jpg
1989年,吴建民被派往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任政务参赞、首席馆员。当时,正值中国外交的艰难时刻。“这里面有很多曲折,比如说想见很多人就是见不着。”有次邀请欧共体委员会高官赴宴,对方看了看他,说“不知道再过三个月,贵国政府是否还存在”。当时吴建民觉得一股血往脑袋上涌,当即回敬对方一句“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直接用法文说的。图为70年代,吴建民在联合国。




6.jpg
1996年吴建民成为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特命全权大使。1996年4月15日,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3届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吴建民(左)要求发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对西方国家的反华议案“不采取行动”(不予审议表决)的动议以压倒多数获得通过,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又一次遭到失败。图:东方IC




7.jpg
之后,吴建民在法国经历了5年的大使工作,与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建立了良好关系,促成江泽民和希拉克互相访问各自的故乡。后来,他还促成开展“中法文化年”活动。图为1998年12月16日,新任驻法大使吴建民(中),在法国爱丽舍宫与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外交部长韦德里纳合影。REUTERS




8.jpg
在他担任法国大使期间,中、法两国交流日益增多,巴黎经常举办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中国日”活动。2001年3月,在法国罗尼市三月举办的一次中国文化展上,该市学童向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提问,“中国好玩吗”。中新社发 蔚中 摄




9.jpg
2002年2月18日晚,巴黎市长德拉诺埃首次在市政厅举行盛大招待会,庆祝中国马年春节。图为拉诺埃在吴大使指点下,对中国舞狮产生了浓厚兴趣。中新社发 蔚中 摄




10.jpg
2003年,吴建民接到通知,将在6月的八国集团峰会活动结束后回国。有一个细节令他印象深刻,八国集团峰会结束合影时,法国总统希拉克拍了拍他的肩膀,开玩笑地说:“您要走了?这可太糟糕了。”,随后还接受了吴建民辞行拜会的请求。图为2002年2月,法国总统希拉克首次在总统府爱丽舍宫举行中国春节团拜招待会,高度赞扬华侨华人为法国的发展作出了“充分的贡献”,希拉克(左四)和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左五)。中新社发 蔚中 摄




11.jpg
2003年6月27日,回国前夕,希拉克会见吴建民夫妇,并亲自向吴建民授“法国荣誉勋级会大将军”勋章,其级别仅次于法国授予外国元首的大十字勋章,是全法最高表彰奖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2.jpg
2002年,上海申博期间,正在驻法国大使任上的吴建民被吴仪委以“前线总指挥”重任。临近投票时,5个申办国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各自国家优势,吴建民没有念稿子,而是用简明、生动的材料介绍了2010年上海申博的优势。结束后,国际展览局主席私下祝贺他:“这次中国的表现最好!”图为2002年12月3日,摩纳哥,上海被确定为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城市,吴建民(左)难掩喜悦之情。




13.jpg
2002年12月19日,法国一批建筑设计师在巴黎大开香槟,庆祝中国成功申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并期望能在上海世博会建设上与中国开展合作。图为法国建筑工作室负责人向应邀来演讲的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道贺。中新社发 蔚中 摄




14.jpg
之后的2003年,吴建民当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成为担任此职的第一个亚洲人。图为2005年7月10日,作为国际展览局主席的吴建民为“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形象大使”戴花冠。中新社发 慎重 摄




15.jpg
作为中国外交战线上的“老兵”,吴建民致力培养外交人才。2003年,吴建民到外交学院工作,大力推进外交学院对外开放交流,注重把一些外交实践中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加入到外交学术和学科建设中。图为2004年9月16日,杨振宁在外交学院做“归根反思”的讲演,与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场交谈。中新社发 张勤 摄




16.jpg
吴建民曾说,“我担任院长期间,经常和学生个别交谈,发现学生缺乏一点追求,缺乏梦想,这很容易被小利所诱惑,这样不行。”图为2006年3月19日,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2006年首场“国际知识与中国外交”系列讲座上做题为“和谐世界与奥运会和世界博览会精神”演讲。中新社记者 张勤 摄




17.jpg
2005年至2008年,吴建民担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发言人。在媒体眼中,吴建民开启了两会发言人“多讲故事”的时代。他认为,要向中国老百姓和世界更好地介绍政协,就要多讲故事。譬如,中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方案,就是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首先提出的,受到了中央的重视,后来变成了政府的政策。“我专门去韩主席家里向他了解情况。情况了解清楚了,讲故事就有底气了。”图为2005年3月2日,全国政协新闻发布会,吴建民回答记者提问。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18.jpg
除了注意多讲故事,吴建民还很关注细节。他任发言人期间,开启了公布领导人健康问题的先例。2006年政协发布会前夕,吴建民突然想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黄菊的健康问题,请示中央之后,最终新闻发布会上,吴建民给出的回答是:“前不久,黄菊同志因身体不适入院治疗,目前正在康复中。”在媒体和公众中引起良好的反响。图为2005年3月7日,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吴建民在大会间隙成为在场记者寻求答案的对象。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19.jpg
2009年,吴建民正式从外交部退休。退休后,他仍保持着正常的工作状态,出席了众多国内外举行的会议。原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副部长龙永图曾撰文,说起吴建民对待媒体的态度令他受益匪浅,“他特别重视和媒体的沟通。那个时候我们谈判代表团一般不见媒体,媒体来了,总是躲着。但是,美欧的谈判代表团则不同,他们每次谈判完,马上举行记者招待会,主动见记者。”图为2009年9月8日,吴建民在一次座谈会前与两名美国记者交流。中新社记者 吴庆才 摄




20.jpg
2012年9月24日上午,外交家吴建民回到母校南京二中(现又称田家炳高级中学),就我国外交等系列问题和师生交流。当日,他给母校留下了六个字“爱祖国爱人类。”吴俊/视觉中国




21.jpg
2015年3月19日,法国驻华大使顾山在北京法国驻华大使官邸举行的“好味法兰西”晚宴上致辞。图为前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左)同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阿兰·佩兰(Alain Perrin)(右)现场交流。中新社记者 卫雅鸥 摄




22.jpg
2016年4月18日,北京,资深外交家吴建民低调回京,身着红格衬衫,独自推着行李车神采奕奕地走出机场行李厅,无人识。虽已古稀之年,依然到各地讲学为大国外交而忙碌。6月18日,这位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外交近60年进程的老人在赴武汉大学讲学途中遇车祸,离开了人世。视觉中国(本文综合自中国新闻网、东方网、新华社、澎湃、人民政协网、《今日浙江》等媒体报道)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2 07:33 PM , Processed in 0.0570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