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1|回复: 0

[史地人物] 《大事件》:少年,你为何如此暴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9 10: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年,你为何如此暴戾?
凤凰图片  2016-06-14


1.jpg
近年来青少年暴力案件屡屡进入公众视线,有专门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青少年暴力事件多年来一直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伴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一些暴力事件还被施暴者或围观者用手机拍下视频,传播到网上,从而引发公众关注。这些不时曝出的恶性事件,让社会各界对此忧心忡忡,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图为2014年6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一群放假的中学生在南湖广场打群架。




2.jpg
在不少未成年暴力犯罪案件报道中,狂砍、轮奸、砍杀、刀劈、杀父、弑母、奸杀、勒毙等等,这些血腥的字眼随处可见。通过比较这些犯罪事件当事人的经历,就会发现这些很多未成年罪犯缺失父母的管教与学校的管理,常常出入游戏厅、网吧、赌博场所等,沉迷暴力游戏与网络世界,多有好吃懒做、贪图享乐的恶习,他们往往为某些欲望,也许是纯粹为了“好玩儿”盗窃、抢夺他人财物,一旦遇到反抗,就会诉诸暴力。图为2012年7月9日,山西省太原市某网吧里上网的未成年人。山西晚报 二飞/视觉中国'




3.jpg
2016年4月23日凌晨,休学中的张海军在绛县卫庄镇二里半的“网络快车”网吧被6名同龄人围殴致死。图为儿子被打死时的照片,母亲田雪娟一直存在手机里。




4.jpg
2010年1月13日,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银屏中学高二年级的小应因为口角在放学路上被人用刀捅伤后背,所幸经过医院全力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图为小应的父亲在向记者展示儿子的血衣。李远波/视觉中国




5.jpg
而很多恶性暴力事件中的受害人因为害怕再次被施暴,采取缄默的态度,老师与家长在事后并不知情,更加滋生助长了当事人的施暴心理,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专家曾做过调查发现,超过七成的学生有因为害怕校园暴力而不敢到校上课,校园暴力事件曝光前都有长期被欺负的经历。图为2016年5月19日上午,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17岁女生小宜(化名)看到陌生人靠近,就会紧紧抱着双手,浑身发抖,蜷缩起来说“别打我”,而她这样的反应,只是因为连续两次遭受同宿舍5名女孩的群殴。




6.jpg
未成年人价值观没有形成,自控能力薄弱,模仿力强,加之文化程度低,容易把不良现象和行为当成时髦追求或认为是“酷”的表现,例如因为新鲜或者赶时髦的想法去尝试毒品从而堕入毒品的深渊。更有甚者,崇拜某些电影里的黑社会情节,因为所谓的“哥们义气”而涉黑犯罪,参与团伙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案件的大有人在。2012年,郴州精神病院内的戒毒治疗中心,年仅12岁的小超(右)父母因贩毒而坐牢,4岁他被送进庙里,10岁注射海洛因,用最危险的“开天窗”的方式吸毒,与毒贩盗窃等。图为小超在与同是戒毒的朋友抽烟。潇湘晨报 杨抒怀




7.jpg
回顾某些校园暴力犯罪事件,主角不乏女生。她们在这些事件中充当着领头角色,并且方法手段更加恶劣。通过近年一系列校园暴力事件可以看出,女学生的“群殴”暴力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并因网络之力而广受关注。这些花朵般年纪的女生为何如此暴戾,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专家分析称,暴力背后的家庭诱导,只育人不德育的学校教育的缺失都脱不了干系。图为2010年3月31日,某中学放学后在三亚河东路附近的景观桥上,3名身穿校服的女生对另外一名穿校服的女生拳打脚踢,旁边几名男生则嬉皮笑脸地拿着手机拍照。




8.jpg
2013年3月25日,伊川县实验中学一名女生因琐事将同班一名女生脸部划伤。图为受伤女生在医院治疗,她的脸部伤痕有13公分长,2公分深。




9.jpg
青少年学生施暴现象之所以得不到有效治理,分析原因,除了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使然、社会以及网络文化等环境因素熏染之外,另外一个被人们越来越引起重视的因素,就是对作为“未成年人”的施暴者的惩戒力度不够。在我国,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承担刑事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为上述法律规定,让众多校园暴力欺凌事件中的加害者和施暴者很难被司法制裁,而大多是道德教育和行政处罚,最终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被轻轻放过,甚至连开除学籍的都很少见。图为2004年8月11日,重庆一少年骗抢团伙落网,该团伙由四、五个16岁左右的男女小青年组成。陆纲/视觉中国




10.jpg
2015年10月18日下午,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发生一起“未成年人杀死女教师”恶性事件。3名中小学生入室抢劫至小学宿舍楼,持木棒殴打一名52岁女教师,并用布条堵住其嘴巴,终致女教师死亡。图为10月20日,邵阳市邵东县公安局民警带着一名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来到该县廉桥镇新廉小学指认行凶现场。其中一位嫌疑人刘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在乎地说“反正我们还没有14岁,就算打死人了,也不用坐牢。”这种以自己是未成年人而有恃无恐的心态,出现在多起恶性事件中。李根/视觉中国




11.jpg
从新闻报道得知,多起参与殴打同学事件的施暴者得到的仅仅是所谓批评教育的处罚,而最近北京汇文中学那起投毒案,最终的处罚也仅仅是学校给予投毒学生以记过处分。以至于有人偏激地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在专门保护未成年罪犯”。图为2004年4月24日下午4时许,在福州市仓山区学生街附近,发生一起4名少年手持砍刀追杀1名少年事件,被追杀的少年身上被砍数刀在医院抢救。吴爱兰/视觉中国




12.jpg
社会舆论大致上都表示要加强青少年犯罪惩罚力度,似乎大多数人观点正如电影《告白》里的一段话“如果你是邪恶的,那我又何必提醒自己你还只是个孩子”。2004年11月2日中午,贵阳市毓秀路小学6年级学生李小鹏(化名)在上学时,被人杀死在校门口一宿舍区内的小巷内。图为记者在看守所与凶手小曾——一个与被害者同龄的辍学少女,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小曾父亲在她2岁时就因吸毒死去,不久母亲远走上海。她跟着外婆生活,姐姐则由奶奶带着。她读到小学五年级就再不想去学校了,一直在“社会上混”,大多是在网吧、游戏机室。她曾多次抢劫小学生,并吸过毒。赵一秋/视觉中国




13.jpg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2010年12月11日上午7时20分许,云南楚雄市紫溪中学几名高二学生因口角发生冲突,男生李某某用刀子捅向两名同学后又割腕自伤,经送往医院抢救后,两名被捅伤的学生因伤重抢救无效死亡。图为晚19时许,死者的母亲在亲属搀扶下离开楚雄市殡仪馆。不署名/视觉中国




14.jpg
2005年3月17日,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太平镇一间中学的16岁女生阿敏在上学途中突遭同学绑架并撕票。图为老肖向记者出示女儿照片。杨格亮/视觉中国




15.jpg
2009年12月4日,重庆涪陵警方破获一在城区专撬门店门的盗窃团伙。团伙头目是年仅13岁的小丰(化名、图左一),团伙年龄最小、作案“业务能力最强”的年仅11岁的小云(化名、图右一)。小丰被警方捉住时身上还搜出折叠刀。木文/视觉中国




16.jpg
2012年3月29日,南昌警方破获一个利用鸽子血假冒“处女”卖淫敲诈巨额钱财的犯罪团伙,几个年轻男女在酒吧认识后,得知有朋友利用假处女卖淫敲诈到了钱,于是他们一拍即合,在江西各地寻找嫖客,安排未成年女孩假装处女接客,然后冒充女孩亲人进行敲诈。图为犯罪嫌疑人与两名未成年女孩。万勍/视觉中国




17.jpg
2009年3月6日,西安,一名未成年犯正在向台下3000余名中学生讲述自己由于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而走向犯罪、失去自由的悔恨。贺建荣/视觉中国




18.jpg
在暴力事件频发后,单纯指责惩戒施暴者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家长、学校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还应更多地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们的心理很脆弱,需要老师、家长的引导帮助,这一点如果重视不够,可能会导致孩子们产生扭曲心理。所以,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应该多关注孩子们的人格培养,教育孩子学会尊重别人,学会敬畏生命。图为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看守所的在押未成年犯罪嫌犯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2 07:32 PM , Processed in 0.0779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