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1|回复: 1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2353期:烈日下 农民工水上“捕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9 0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网 2016.06.10
烈日下 农民工水上“捕光”
本期作者:王振宇


2353.jpg
“这片湖面以前都是水葫芦”,如今,高空俯瞰,油菜花盛开,被太能能光伏板覆盖的湖荡十分壮观。(图/文 嘉兴日报 王振宇)




1.jpg
“这片湖面以前都是水葫芦,整个村子的人都讨厌这,现在水葫芦被清了,变成一片太阳能发电板,挺壮观的景象。”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60岁的船夫陈明华开了几十年的船,对镇上的水域特别了解。高空俯瞰,油菜花盛开,被太能能光伏板覆盖的湖荡十分壮观。(图/文 嘉兴日报 王振宇)




2.jpg
陈明华发动了渔船,重回这片熟悉的湖荡,开始为水上光伏工程项目送工程材料,接送工人。




3.jpg
2015年4月中旬,隶属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的中节能浙江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来到上睦村这片800亩的湖荡,开启中节能浙江嘉兴“五水共治”水环境治理光伏发电综合项目。清理水葫芦、拆除围网、清淤……两个半月后,湖荡焕然一新。村民们开着渔船,载着工人、支架、光伏组件,忙碌在湖面上……




4.jpg
工人站在岸边码头的水中,等待为船只装货。




5.jpg
渔船拖着工程材料驶在湖荡水面上。




6.jpg
工程项目上有200多位工人,他们来自安徽、江苏、山东等地,每四个人为一小组,几乎每一位工人都是第一次在水上作业。图为来自安徽宿州的陈志金安装铝支架。




7.jpg
铝支架的安装是个细心活,在晃动的水面上操作非常有难度。




8.jpg
支架的拼接非常严格,直接影响到太阳能光伏组件能否顺利安装,马虎不得。




9.jpg
四个人一组互相配合。




10.jpg
为了达到作业高度,工人在原本摇摆不定的简易船只上再踩一个铁框。
 楼主| 发表于 2016-6-9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长久在水面劳作的工人们也学会了驾驶简易船只的技巧。




12.jpg
水上工地没有任何遮阳位置,直射的太阳让他们很容易疲劳。




13.jpg
水上作业设备有限,工人徒手将一个个铝支架搭上去。




14.jpg
金黄的阳光洒在湖面上,太阳能光伏板将它们收集转换为电,变成绿色能源。




15.jpg
迎着夕阳,工人们乘船返回岸边。




16.jpg
村中一座民房就是工人们的食堂,大家围着简单的菜肴充饥。




17.jpg
晚饭后的工人们回到宿舍,劳作一天非常疲惫,他们通常在晚上八点左右入睡。




18.jpg
陈志金(前)和儿子(右)的交流不多,他们白天一起上工,晚上打地铺相邻。53岁的陈志金和90后的儿子是工程上不多见的父子搭档,爷俩来自安徽宿州,与他们一起的还有30多个老乡。陈志金的儿子,初中毕业后进入一家电子厂做流水线操作工,“以前的工作低着头,很累,去年辞职后跟爸爸来了嘉兴,第一次踏上工地,没想到还是在水上干活”。




19.jpg
陈志金的儿子是年纪最小的工人,很多年纪大的工友都向他讨教手机上网的操作。他说,“最开始的一个多月,每天晚上睡觉都感觉自己在摇晃。”用木头和桶搭建的简易船只,就是他们的水上工作平台。船只随着水面的荡漾而摇晃,对于没有水上作业经验的人来说,是件难事。




20.jpg
工人的手机相册中多是自己家人的照片,大家互相分享团聚的故事来打发时间。




21.jpg
两名工友互相介绍着自己的孙子,家人的牵挂有时也是一种快乐。




22.jpg
夜幕下,工人的宿舍中一片温馨,打开电灯,握着手机,乡音聊着家常,殊不知,他们用的电可能就是来自当天的艳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2 07:26 PM , Processed in 0.0715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