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6-6 10:41 PM 编辑
腾讯网 Jan 15, 2016
2016年 第4期 | 总71期
本期编辑:田野
台湾街头:18个人的乐与愁
2016年1月16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不久前,我们在台湾的大街小巷随机采访了18位生活在这里的普通人。台湾自由行的开放让越来越多的大陆游客看到美丽的宝岛风采。吃喝玩乐、24小时不打烊的超市和小吃店也一直是吸引大陆游客的一大亮点,而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台湾人也同样钟情于此。关于台湾的好与不好,听听他们都怎么说。
二十年前在台中的一场餐厅大火,让原本担任厨师的高小姐搬来台北讨生活。谈到居住台湾的感受,高小姐觉得日子很充实,从乡下搬到都市,每天为生计而忙碌,时间永远都不够用。经营小吃生意的高小姐认为台湾的民生各方面都非常方便,吃的东西干净又卫生,居住环境优良,不会淹水,生活质量高,随时都可看电影、唱KTV。个性乐观开朗的她觉得台湾总体来说都是好的,除了一些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黑心行业与商人。另外她觉得台湾过于依赖进口,因此也打压了台湾本土商品的发展空间。蔡怀毅/摄
黄先生在台北八德路二手市场售卖二手电脑外设。他经营了多年的二手数码产品,也见证了曾经台湾电子业发达的年代。现在他与大陆的朋友来往很多,从大陆收一些旧货来这边卖,也帮朋友找货源。对于这次选举,他说,如果民进党获胜,未来的四年会遇到很多困难,首先需要处理好两岸的关系,在国际上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
在彰化县鹿港镇兴安宫前,已经93岁高龄的老奶奶正在卖着梅饼。她的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乐观又热心。她觉得台湾的好就是随处可见的人情味,许多人愿意伸出援手帮助别人,就连老奶奶自己也时常自掏腰包帮助穷人。她说:“人要乐于分享。”至于台湾不好的一面,她觉得空气、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她认为这么美的地方,大家都要共同维护,也希望政府能够把好关,让美丽的风景能够留存。蔡怀毅/摄
林小姐(左)与朋友在台北华山文创园参观日本漫画家伊藤润二的展览。她喜欢生活在台北,这里有最新的展览,不同文创园可以打发周末的时间,展览与电影都很有趣。她对大陆的漫画了解得不多,但知道很多大陆连续剧也在台湾播放,并且经常收看大陆的综艺节目。
Yeh Chung-hsiu今年56岁,是一名保安,台北人。他觉得在台湾攒钱是件很困难的事。这里的通货膨胀严重,物价越来越高,而工资却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很多年轻人因为负担不起,而不愿意结婚生子。Philippe Lopez/摄
台北的夜里,卖麻花和饼干的陈老伯推着小车准备回家休息。陈老伯今年65岁,每天都会推着车出来售卖,从上午出门到晚上六、七点左右回家,步行将近两三公里。运气好的时候,他一个月收入有5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万元)。他说自己只要干得动就多出来赚一些钱,也为家人留些积蓄,毕竟生活不易。
Queena Yu今年28岁,出生在台北,现在是一家咖啡厅的经理。她觉得台北是一座不夜城,24小时都可以找到地方吃喝玩乐。而最大的问题是,这里的消费越来越高。她眼中的台湾政党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这次的选举我不打算投票了,对我来说,他们都是一样的,任何一方都没有能够打动我的表现。”Philippe Lopez/摄
张女生在台北光华路玉市上摆摊卖文玩与佛教用品。她认为佛教的教义让社会变得更有包容性,来台湾一定要去佛教寺庙看看。张女士皈依佛教多年,在摊位上也会抽空诵读佛经。她的摊位也售卖玉器与文玩,近年来经济状况不好,收入只能随缘。
Spencer Lin今年36岁,是一名医生,台北人。他说,除了交通和生活便利,台湾人普遍都很热情,生活质量也相对较高。这也缘于台湾人的吃苦耐劳精神。这里的医疗水平相对发达,而且普通人都可以负担得起。当然,任何地方都有它不好的一面。这里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街道和公众场所也越来越拥挤和吵闹。台湾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人们的工作时间长,生活压力也很大。Philippe Lopez/摄
这是祎妮来台北的第四个年头。“西进”是她这几年感触最多的一个词,“越来越多大陆高校和研究机构向我们博士班的本地学生发来‘橄榄枝’,很多学长、学姐在台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便会将‘西进’大陆作为选项之一,希冀为自身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她看来,这对两岸沟通交流势必会有促进,这种现象也反映出近年来两岸知识和人才流动上的趋势。
谷小姐是一所私立幼儿园的园长,她觉得住在台湾有便利的生活环境,多样性的美食,宜人的气候,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来定居。在艺术与设计领域,台湾的年轻人也都勇于表现自己。谈到其本身从事的教育行业,园长认为台湾家长过于在意孩子的成绩,教育方法不够多元。蔡怀毅/摄
“我父母的祖籍是广东,他们都是当年随着国民党来台湾的。以前年轻的时候我并不会多想什么,只是父母投蓝色,我也就跟着投蓝色。后来过了三十岁,总觉得应该为帮助台湾寻找出路做些努力。”身为民国党党员的外省人王哥如是说。“从2000年到现在,蓝绿交替的这16年里,台湾的很多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经济不景气,社会治安问题频出。台湾应该跳脱岛内固有的‘蓝绿’对立局面,希望台湾百姓可以给非蓝绿的第三势力更多机会。”
Tsai Bi-lang今年已经76岁高龄,但看上去精神状态还很好。她出生在高雄,目前在台北经营着一家食品店。她觉得台湾人都很友好,最大的特色是吃的、玩的地方多,看病也很便宜。台湾不好的地方是,这里的党派太多。媒体报道了太多八卦、负面和敏感的新闻,这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影响会非常大。开放大陆游确实给台湾带来了经济增长,但个别大陆游客不遵守公共秩序、在公众场所大声喧哗等不好的习惯对当地人的生活也造成了一些影响。Philippe Lopez/摄
小马哥是祖籍山东的外省二代,因为台湾近年来的经济下滑,一年多以前他放下了原本的打工生活开始专心经营自己的餐车生意,如今他已经是一名驾轻就熟的老手了。这段时间,他特意改装过的餐车往来于桃园的大街小巷,为当地民众制作台湾人从小吃到大的鸡蛋糕。他说这样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时间自由,赚的钱也和打工差不多,而且毕竟是在为自己打拼。
李太太曾经因先生经商在国外居住了十余年,现居台北。她觉得台湾处处充满浓浓的人情味。令李太太最印象深刻的是问路,走在台湾街上,即使迷了路,随处都可以找到热心人指点方向,甚至会有人愿意载你一程。李太太说先生有运动的习惯,每天先生外出运动时,陌生人之间都会互相打招呼,先生还因此结交了不少一起运动的朋友。而谈到不好的地方,李太太说近年台湾诈骗案件越来越多;产业技术流失导致经济疲软。马英九政府执政8年,普遍为人诟病,政府建树乏善可陈,选举流于政客操弄的工具。蔡怀毅/摄
在台湾桃园龙冈,身为穆斯林的萧哥在来台湾的一个月里,趁着工作之余,几乎跑遍了台湾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在他准备离开台湾返回大陆的那天上午,他终于如愿到了一直没机会拜访的龙冈清真寺。在他看来,台湾华人穆斯林社区如同大陆一些大城市的状况一样,传统穆斯林社区不断弱化,年轻一代穆斯林缺乏信仰传承,但他依旧感慨和赞叹,这些从大陆迁来台湾的穆斯林兄弟为了伊斯兰教在台湾岛内的传承与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叶先生在台湾从事包车、导游工作,因为工作的原因,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游客。从1990年台湾经济起飞到1998年金融危机,他认为台湾人展现出了能吃苦与勤奋的特质。叶先生说:“在台湾只要你肯做,就有钱赚。”他认为台湾不好的就是许多政客贪图利益,处处让台湾的建设大幅落后,一些民生法案停滞不前。还有就是台湾太过民主也造成负面影响。台湾政党多,每次选举都会有口水战,政见流于形式,候选人容易做出承诺却难于实现。“我们要的是稳定的生活、稳定的收入,谁可以给我们,我们就投给谁。”蔡怀毅/摄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看着背后跳着街舞的同龄人,旭姑娘不由发出感叹。从2010年开始来回台湾这么多次,她最终在2015年在台湾安顿下来。“实际上,单纯就生活氛围与节奏来说,台北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地方,不过事情总有个但是,比如,台湾开放陆生的政策过去了这么多年,身为陆生的我们依旧是个看客,就连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健保问题,也经常被台湾政客拿来当作筹码,留给我们的,就只是一个被告知的‘权利’而已。所以,还是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完成学业,享受自己的这段宝岛生活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