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图片 2016-05-20
马英九8年:从万人迷到受气包
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以58.45%的得票率当选“总统”,意气风发地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8年后的今天,马英九拖着疲惫的身影转身离去时,背负的是“党内票房毒药”和“9趴领导”(民意支持率只有9%)的沉重包袱。
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以58.45%的得票率当选“总统”,意气风发地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8年后的今天,马英九拖着疲惫的身影转身离去时,背负的是“党内票房毒药”和“9趴领导”(民意支持率只有9%)的沉重包袱。
凭藉着书生气质和清廉形象,马英九曾被誉为国民党内最富魅力的政治明星。在台湾领导人大选中,他成为选举“吸票机”,一次次在党内和台湾击败对手。
曾有传言,一众女粉丝给他取的英文名是“My angel”,与他的中文名谐音,意思是“我的天使”。图为2005年7月16日,马英九被女粉丝“强吻”。REUTERS/Jameson Wu RC/TY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马英九。图为2008年,马英九到台中市建国市场拜访,一位女商贩频频表现出一付不在意的模样。只是相较于8年前,恐怕对马英九持同样态度的人要更多。
尽管从未到过大陆,但马英九自小变受父亲马鹤凌“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的教诲。“执政”前,他多次毫不掩饰地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上任“总统”一个月之内,马英九便恢复了已中断九年的两岸两会协商谈判,并陆续推动了两岸间包机直航、陆客来台、金融合作等事项,为台湾经济带来了创收,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图为2011年7月7日,孙中山纪念馆,一位来台旅游的大陆女游客拥抱马英九。视觉中国
第一个任期内,马英九一心想超越所谓的“蓝绿对抗”,于是关键岗位上,绿营的赖幸媛竟成为陆委会主委,让蓝营哗然许久——他到底是理想主义,还是太过幼稚呢?台湾社会对于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图为2009年5月,马英九就职一周年之际,民进党支持者举行抗议,向总统府大楼投射“无能”、“卖台”、和颠倒的“马”等字样。REUTERS/Nicky Loh
2009年8月8日,台风莫拉克袭卷南台湾,被认为是台湾近五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天灾;也成为马英九上台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媒体纷纷以负面报道抨击马英九。图为2009年8月19日,马英九(右)与“农委会主委”陈武雄(右二)到甲仙乡龙凤寺与小林村灾民座谈,会中不断被居民炮轰救灾不力。
图为2009年8月22日,马英九与“行政院长”刘兆玄参加罹难者的二七法会,遭罹难者家属当面指责。东方IC
后来,政府开始对风灾中失职官员究责,内阁改组,“行政院长”刘兆玄下台。但这回的民怨并没有因此迅速落幕,有人批马英九“道歉不真诚”。图为2009年8月18日,马英九(右)在新闻发布会上鞠躬长达七秒向民众道歉。AFP
风灾以后马英九被贴上“无能”标签,声望大幅下滑,这直接导致他在2012年的大选中打了一场苦战——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马英九以51%的得票率险胜蔡英文获得连任;比起四年前,马英九此次的得票率明显下降,最重要的是他在党内的支持率也有所下跌。图为2012年1月5日,一名男子冲马英九做了一个手势。REUTERS/Pichi Chu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