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3|回复: 0

[史地人物] 【存在】第28期:独腿村医坚守33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1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5-21 08:54 PM 编辑

腾讯公益 Oct 9, 2014
独腿村医坚守33年

本期编辑:赵汗青
摄影报道/珑川


1.jpg




1a.jpg
在成都市龙泉县红花村,年过半百的医生陈永根正在给94岁的陈安县老人检查身体。年轻人外出务工,将老人和孩子留在了家里,繁重的体力劳作让村里老人的健康状态每况愈下。留守的人群需要定期上门走访,这个繁重的任务落到了独腿村医陈永根一个人身上。




2.jpg
一只腿怎么能当医生?陈永根用33年的行医路向我们述说。由于幼年时因骨髓炎左腿被截肢,从那以后就靠一幅铁拐支撑,山路崎岖,出诊的路上摔个好几次是常有的事。一位头发全白的老者,身着白大褂,拄着拐杖,背着医药箱,在山路上蹒跚前行。这是53岁的陈永根留给村民们最常见、最朴实的印象。




3.jpg
在红花村里,65岁以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重点关注”病症的人群就将近300人。随着老年人口人数的增长,巡诊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但只要有需要,陈永根就会拄着拐杖前去问诊。




4.jpg
由于老人们分散居住在6平方公里的深山内,加上陈永根腿脚不便,每一次出诊对他的体力消耗都非常大。三十三年下来,他的铁拐磨坏了一副又一副,曾有人建议他去装个假肢,他嫌花销太大,他宁愿用这笔钱给医疗站多购置一些医疗器具。




5.jpg
最险的一次,他在大雪纷飞的晚上接到电话:80岁的傅成芳老人肺气肿复发,他毫不犹豫地抓起电筒,一瘸一拐地扑向冰冷漆黑的寒夜。走到半路,不小心一脚踩空,如果不是被树桩挡住,将跌下深深的山沟。至今想起来还有些后怕。




6.jpg
陈永根也曾有机会抛弃这样艰苦的生活远走高飞。8年前,龙泉一家医院找上门来,请他出山开中医门诊,他拒绝了。再后来他在城里当医生的大姐退休了,琢磨着开个私人诊所,想叫陈永根出来,姐弟俩一起开办,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拒绝了。




7.jpg
红花村所属的山泉镇目前有六个村一个社区,每个村能出诊的医生最多不超过两个。而红花村则只有陈永根一个大夫,山区艰苦的条件让年轻医生很难留下来,这也让陈永根无法丢下村里的老人们不管。“只要村民还需要我,我就会不停的走下去”。




8.jpg
村里为了改善医疗条件也做了很多努力,早年建立起来了几十平米的标准化卫生站,大大方便了陈永根的诊疗工作,但是最关键的人员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电话线接通了,但是能接听患者电话的还是只有陈永根一个人,出诊回来来不及休息,卫生站里就响起了一个接一个的电话铃声。




9.jpg
尽管卫生站里只有自己一个人,每次出诊前他还是以公立医院的标准要求自己的着装,白大褂、工作证、医药箱一样不能少,就算没人检查,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责任心。




10.jpg
正值炎炎夏日,穿着白大褂让陈永根汗流浃背,但他坚持等到所有患者都检查完毕,启程返回卫生站的时候才允许自己脱下外套。看着已被汗水浸透的外套,陈永根终于可以舒一口气,感受一丝凉风吹过,带走些许的热量。




11.jpg
回程的路上由于不再着急赶去照顾病患,独腿医生的步伐放慢了许多,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走着,一个上午持续工作积累的疲劳一点点显露出来。陈永根不得不时不时停下脚步小憩一下。




12.jpg
回到卫生站没来得及休息,又接到一个电话,陈永根马上收拾药品、披上外套、背起药箱,先前的倦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急迫和担忧。




13.jpg
“现在规定60岁退休,但我还会继续干下去,只是希望有人来接我的班。”陈永根说,越来越感到体力难支的他只希望自己这双腿在有人来接班前能一直走下去。他担心自己走不动后谁来照顾村里的乡亲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6:01 AM , Processed in 0.0713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