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1|回复: 0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729期:“雕塑”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9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5-19 10:08 AM 编辑

腾讯网  2014.09.25
“雕塑”人生
本期作者:于春水


1729.png
56岁的慕丰喜穿上特制的铜质服装,戴上墨镜,肩扛“大锤”手持“扳手”,最后戴上写有“建设烟台”的安全帽,一尊建设者“活体雕塑”便出现了。(于春水)




1.jpeg
山东烟台的海岸广场上,游人总能看到有个肩扛“大锤”、手持“扳手”全身上下涂满金粉打扮成建设者造型的“活体雕塑”,自去年国庆节期间亮相以来渐渐成为海岸线上一道独特风景。(图/于春水)




2.jpeg
这位“雕塑者”是来自烟台栖霞观里镇慕家泊村的五十六岁农民慕丰喜。早年来烟台城里打工以从事装修为生计,独自带大俩女儿并挣钱供女儿念书,后来因工伤不能再干重活歇了一段时间。




3.jpeg
最初人们都以好奇的目光盯着这尊“雕塑”观看,胆大的人会走向前来这边那边地摸摸是真是假,也有主动向前-起摆造型合影留念的,有的还会给他点钱。慕丰喜说:“愿给钱的他也高兴,不给钱的也无所谓,能为烟台做点小贡献心里高兴!”




4.jpeg
慕丰喜从小喜欢美术和雕塑。有一次去济南看望哥哥,得知哥哥慕丰财以古装造型从事“活体雕塑”三十年并蜚声在外,慕丰喜一下子来了兴趣。




5.jpeg
慕丰喜与哥哥一起研究策划,根据烟台地方特点,买来化妆用的金粉和颜料,设计制作“大锤、扳手、衣帽”等道具打扮成建设者的造型。从此,他回到烟台海边扮起铜人儿,开始了新的生活。




6.jpeg
每天一早起来,慕丰喜就会骑着老式自行车从西郊租来的家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来到东面烟台山下海边,找个偏僻地方,开始化妆。,再起身直到天黑“休工”,慕丰喜才回到化妆的角落里“卸妆”。




7.jpeg
慕丰喜蹲着拿起化妆用具往脸上抹黑油彩并点缀“金粉”。




8.jpeg
穿上特制的铜质服装,戴上墨镜,肩扛“大锤”手持“扳手”,最后戴上写有“建设烟台”的安全帽,一尊建设者形象的“活体雕塑”便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9.jpeg
虽然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但从事“活体雕塑”对慕丰喜来说并不轻松。单是得忍受着酷热日晒不说,开始还常有一些人不理解他的行为艺术,认为有碍“市容”甚至遭到景区一些管理人员的驱赶,为此他还要时常与人据理力争他从事的行为艺术是一种文化体现。




10.jpeg
直到天黑“休工”,慕丰喜才回到化妆的角落里“卸妆”。




11.jpeg
慕丰喜每天收工都要喝很多水,一整日酷暑下的行走,让他口渴不已。




12.jpeg
“下班”之后卸了妆,慕丰喜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13.jpeg
收拾好行囊,准备回家。




14.jpeg
每每回到西郊的家,院里的邻居就会关心地上前嘘寒问暖询问一天来的情况。邻居的关心令疲惫了一天的慕丰喜很是感动。




15.jpeg
一人居住的家中,慕丰喜每天就会自己下厨做饭。




16.jpeg
守着一台小电视,这就是工作了一天之后慕丰喜的消遣。慕丰喜常说能以自己热爱的“活体雕塑”这门艺术为烟台市民们带来快乐,身体再苦也心里也幸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2 02:18 PM , Processed in 0.0734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