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8|回复: 2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730期:孔子家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8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5-18 11:20 AM 编辑

腾讯网  2014.09.26
孔子家祭
本期作者:施晓亮 展一


1730.png
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65年纪念日,200多位孔子后裔代表齐聚曲阜,为这位举世尊崇的圣贤先祖举行盛大祭典。(图文/施晓亮 展一)




1.jpeg
2014年9月20日,农历八月廿七,孔子诞辰2565年纪念日。“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200多位代表齐聚曲阜,为这位举世尊崇的圣贤先祖举行史上最盛大的祭祖大典。杏壇宾馆大堂,一位孔子后裔在圣人“斯文在兹”匾额下正衣冠。摄影:施晓亮 展一




2.jpeg
这是恢复“祭孔”以来首次在孔子农历诞辰日(八月廿七)举办的“家祭”,世界各地、国内各省份及港澳台“孔子后裔联谊会”都派代表前来,规模浩大。在等待乘车去孔庙的时间,孔子后裔们都依次与老祖宗合影。胸前黄色的“儒巾”是孔子后裔的身份标志。




3.jpeg
家祭活动严格按照传统祭祀礼仪程序举行。6:58 主祭官高声宣布家祭开始,在鸣赞、引赞、挑灯、提炉等祭祀礼生的引领下,孔子后裔代表由孔庙神道路南头开始祭祀。




4.jpeg
家祭队伍走过长长的神道,经万仞宫墙、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大成门至杏坛前就位。孔子后裔一路缅怀圣祖,祈佑恩泽。




5.jpeg
家祭队列鱼贯进入“万仞宫墙”城门。




6.jpeg
孔子后裔们在行进过程中不忘拍照、录像,记录下“甲午家祭”的珍贵瞬间。




7.jpeg
家祭队伍路过先师手植桧。这是从当年孔子手植桧处第5次发芽繁生的后代。孔子的后裔经世代繁衍至现在已有83代、成为全球人数近400万人的庞大家族,列入《孔子世家谱》的就超过200万,堪称“中华第一大家庭”。




8.jpeg
来至大成门前,肃立等待。




9.jpeg
主祭人高立大成门前,朗声宣布“启户”,击鼓三通,大成门徐徐开启。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eg
祭祖队伍穿过大成门,分列杏壇两侧。礼生敬奉《祭文》,孔子后裔代表恭立杏壇,等待上大成殿行“三献礼”。




11.jpeg
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




12.jpeg
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




13.jpeg
家祭活动严格按照“必恭、必敬、必洁、必丰”的传统释奠祭祀礼制程序进行。




14.jpeg
三位孔子后裔代表到大成殿孔子像前上香鞠躬“三献”之前要先整衣冠、净手,亦净心。




15.jpeg
所谓“三献”,分初献、亚献和终献。 初献帛爵,帛是黄色的丝绸,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献官将帛爵供奉到香案后,主祭人宣读并供奉祭文。




16.jpeg
亚献和终献也都是献香献酒。




17.jpeg
分别由亚献官和终献官将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




18.jpeg
大成殿外,礼生铺好蒲团,来自不同国家和地方的孔子后裔将依次在此行跪拜大礼。




19.jpeg
孔子后裔以传统释奠祭祀叩拜礼形式表达了对圣祖孔子的追思之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jpeg
礼成。这是恢复“祭孔”以来首次在孔子农历诞辰日(八月廿七)举办的“家祭”。




21.jpeg
家祭结束后,举办了“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和“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挂牌仪式。这两个机构在成立多年后落户曲阜,是圣人故里和孔氏家族的一大幸事。




22.jpeg
家祭之后,孔子后裔们参观“新三孔”之一的“尼山圣境”,尼山为孔子出生地,半山腰的钢架为正在建设中的高达72米的孔子铜像的钢构骨架。




23.jpeg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27日专程到曲阜考察,称要好好看看《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这令曲阜人特别是孔氏后人感到骄傲和振奋。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4.jpeg
孔氏家族无疑是“中华第一大家庭”。参加家祭的孔子后裔们配合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华民族全家福》组委会拍下这张史上最大的民族全家福(汉族·局部),向新中国65华诞献礼。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2 02:18 PM , Processed in 0.08141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