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5-11 10:43 PM 编辑
腾讯网 2014.10.04
皮影世家
本期作者:邢凯
【自信的中国人】特别报道之四:在陕西临潼零口街办零塬村,有一个以表演皮影为生的世家,他们经常出没在周边的城市和乡村,远近闻名。
西安零口孙家皮影社团长孙景发,艺传三代,从事皮影艺术四十余载。在当地享有名气,人称“老孙家皮影社”。皮影社成员全部是自家人。社长孙景发今年74岁,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是在4岁左右跟随他学习皮影表演,最小的孙子孙伟继承了爷爷和父亲的表演艺术,是社里最年轻的成员。一家人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技艺。
2010年5月,孙家的皮影艺术申请了非遗,孙景发被正式授予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孙家皮影代表性传人从此,孙家的皮影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孙景发家中悬挂着陕西民间艺术家协会会长和秘书长的亲笔题词,老人十分珍爱,如获至宝,装裱好后悬挂在房子的中央,每逢有客人来家中,他都要亲自介绍题词的内容和题词的过程。
孙景发家中珍藏着30多本自己编写的皮影戏剧本,从老人开始演出就着手编写,由于没有上过学,识字不多,编写有困难,他就找来本村的乡亲帮助编写,把流传下来的经典剧目的唱词一句句地记录下来。60多年多去了,剧本磨损十分严重。
接到村里演出的邀请,孙景发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前来帮忙的乡亲,下午3点多钟就开始往车上搬运演出用具。由于天气炎热,没搬几样东西就热的满头大汗,湿透的衣衫。
老人从存放东西的库房里搬出两只高音喇叭,准备放到车上,家中唯一一辆农用小三轮车上,不一会就放满了演出的所有用具。
装好演出物品后,一家三口人和一个前来帮忙的乡亲就乘坐在小三轮车上,快速地行驶在乡间小路上。艺术社的演出大多在乡村,每次都要行走10多公里,有平坦的水泥路,也有崎岖的乡间小路。
到达演出地方后,一家人抓紧卸车装台,老人不顾年岁已高,在一旁边指挥边帮着家人搭台。
戏台十分简陋,只需要几根钢管、几块木板和几块幕布,农用三轮车的后车厢放倒后,被推到戏台的中央,成了他们表演的临时座椅,一副对联悬挂在舞台的两侧,描述和道出了皮影表演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