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2|回复: 5

[好摄之徒] 【在线影展】第48期:1976至1986,中国摄影的青春年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7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图片 2016-04-25
2016年 第32期 | 总48期
本期编辑:迦沐梓

1976至1986,中国摄影的青春年代

1986年,曾经有一个在中国摄影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展览《十年一瞬间》,它记录了1976年至1986年中国生机勃勃的10年。30年以后,又一个以1976至1986为主题的摄影展览举行,历史不仅仅是用来回忆的,温故而知新,它更应该是一种鉴证。本组图片由腾讯图片和映画廊联合推出。


1.jpg
罗小韵,力挽狂澜,四五摄影,1976年。




2.jpg
李晓斌,深切的怀念,四五摄影,1976年摄。




3.jpg
李晓斌,无题,四五摄影,1976年摄。




4.jpg
佚名,作品名不详,四五摄影,1976年。




5.jpg
佚名,作品名不详,四五摄影,1976年。




6.jpg
李晓斌,上访者,1977摄,现代摄影沙龙,1986年展。




7.jpg
李晓斌,近视,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一回,1979年展。




8.jpg
王志平,海上一辈子,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一回,1979年展。




9.jpg
王苗,约会,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一回,1979年展。




10.jpg
王苗,芍药塚,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一回,1979年展。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李江树,画家石鲁,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一回,1979年展。




12.jpg
李英杰,抱佛脚,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一回,1979年展。




13.jpg
吕小中,河神的套鞋,1978年摄,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二回,1980年展。




14.jpg
龚田夫,小林中,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二回,1980年展。




15.jpg
凌飞,只有思想在流动,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二回,1980年展。




16.jpg
任曙林,彼此,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二回,1980年展。




17.jpg
池小宁、袁运生,机场壁画作者,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二回,1980年展。




18.jpg
许涿,终,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二回,未展出但印在画片上,1980年。




19.jpg
张炬,佛脚,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三回,1981年展。




20.jpg
贺延光,老战士合唱团,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三回,1981年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刘建华,缠,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三回,1981年展。




22.jpg
黄渝生,天上宫阙,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三回,1981年展。




23.jpg
闻丹青,亲家,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三回,1981年展。




24.jpg
鲍昆,C的印象,1980年北京大学未名湖,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第三回,1981年展。




25.jpg
张海波,牧羊人,现代摄影沙龙,1985年展。




26.jpg
于晓洋,爷爷和猫,现代摄影沙龙,1985年展。




27.jpg
温普林,无题,现代摄影沙龙,1985年展。




28.jpg
四月影会活动,自然·社会·人第一回,1979年。




29.jpg
四月影会活动,第一回,1979年。




30.jpg
现代摄影沙龙,1985年展览合照。




31.jpg
四月影会活动。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jpg

《四月前后:1976至1986》大型摄影文献展

策展人:闻丹青
学术主持:鲍昆
特别鸣谢:万捷、刘远
展览支持:雅昌文化集团
展览主办:映艺术中心/映画廊
展览时间:2016年4月24日至5月8日
展览地点:北京798艺术区七星中街映画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30年以前,中国摄影的青春年代
文/映画廊

2014年1月的某日,也许是北京最冷的一天,此时,正在家中看书的著名摄影批评家鲍昆先生收到一条微信,这是一位收藏界的朋友,叫刘钢。刘钢在微信中说,他在潘家园发现了几百张可能是“四月影会”(“文革”后第一个民间摄影组织)时期的老照片,摊主开价是10万,他想请鲍昆老师来鉴定一下。鲍昆当时心头一震,心想不太可能啊,这些“老照片”他和“四月影会”的朋友们找了多少年都没有找到,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

将信将疑中,鲍昆驱车直奔潘家园,到那里时已临近傍晚。在灯光下,鲍昆打开那一卷卷带有年代气息的照片,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影像展现在鲍昆面前。鲍昆当场断定这些照片就是“四月影会”第一、二、三回展览的照片(可能是送稿样片),同时还有很多第一届(1985年)第二届(1986年)“现代摄影沙龙”(“四月影会”的后续组织)的作品。——这些珍贵的照片是怎么来到潘家园的呢?摊主马先生告诉鲍昆,照片是收废品的人送来的。这批史料性的作品最终被刘钢先生收藏了,不过价格比鉴定前翻了一倍,20万。

这些珍贵“历史照片”重现江湖的消息很快在“四月影会”老朋友们的圈子中扩散开来。一天,当年“四月影会”成员,前《中国摄影》杂志主编闻丹青找到鲍昆,告诉鲍昆自己手头留有一批1976年“四五摄影”时的照片,如果加上这批新发现的老照片,正好可以策划一个展览,来表现1976年至1986年这“十年”间中国摄影的一个重要转型。而鲍昆也一直有用这批照片做个展览的愿望,于是二人一拍即合。

后来两人又找到映画廊艺术总监那日松。那日松当即表示,映画廊会全力支持。

2016年春节过后,这个命名为《四月前后——1976至1986》的展览开始紧张的筹备。从媒体人瞬间转变为策展人的闻丹青可能从来没有这么忙碌过,几乎每天他都在约见“四月影会”和“现代摄影沙龙”的那些老朋友,从他们手中借来当年展览的照片和样片(现在时髦叫“原作”),加上刘钢以及另一位叫魏坤的收藏者手中的照片。最终,闻丹青从600多幅“原作”中选出了200多幅参展作品,参展摄影家达100多人。

这么大型的展览,经费怎么解决?那日松找到了雅昌文化集团的老总万捷,希望雅昌可以赞助这200多幅“原作”的扫描电分和装裱。万捷没有任何犹豫,马上答应,第二天,雅昌影像部门的总经理以及工作人员就赶到映画廊,一起商量工作方案。除雅昌之外,摄影家刘远先生先生也都给予此次展览大力的帮助。

为了配合此次展览,映画廊的工作团队还专门拍摄了一部视频短片,在四月的一个下午,当年“四月影会”和“现代摄影沙龙”的几位参与者王志平、金伯宏、闻丹青、李恬、鲍昆等接受了采访。

2016年4月24日下午3点,《四月前后——1976至1986》大型摄影文献展在798艺术区映画廊开幕。

1986年,曾经有一个在中国摄影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展览《十年一瞬间》,它记录了1976年至1986年中国生机勃勃的10年。30年以后,又一个以1976至1986为主题的摄影展览举行,历史不仅仅是用来回忆的,温故而知新,它更应该是一种鉴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7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朝鲜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2 12:56 AM , Processed in 0.0846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