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1|回复: 1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2302期:弃百万年薪 台湾IT高管北京种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9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4-19 01:25 PM 编辑

腾讯新闻  2016-04-20


2302.jpg




1-compressed.jpg
萧俊丞是台湾人,生在花莲,长在台北。2001年,他第一次来到大陆,在上海一家IT光电外企公司做了12年高管,拿着百万年薪;还曾在中科院MBA求学3年,迄今在大陆已15年。而现在的他,却在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北京闹市种着菜因为了解到土地污染、水源污染对蔬菜的不可逆损害,结合目前以色列、日本等地最先进的健康蔬果培育技术,萧俊丞决心在大陆建立一个高科技的“植物工厂”。(图/文 浦东峰)




2.jpg
他的研发团队在中关村,一个“植物工厂”在朝阳东三环,一个在丰台郭公庄。萧俊丞每天都要见很多客户、投资人。为了不堵车,再挤他也选择地铁。地铁成为萧俊丞的第二办公空间,他随时可以用手机联系到自己的团队,处理相关事务。




3.jpg
进入工厂,萧俊丞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管理app,“问候”这些绿油油的“宝贝”们。这片“菜地”位于东三环一片高档写字楼的地下空间,只有小小的50平米,狭长的空间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四层高的货架,每层都灯光明亮。通过手机软件,萧俊丞随时可以看到工厂里的所有情形。




4.jpg
灯光下,是一排排绿油油的蔬菜。可别小看这一方天地,这里目前可定质定量月产健康蔬菜数千斤,很多高档会所、高档餐饮企业订购,经常供不应求。




5.jpg
在“植物工厂”的办公区域,萧俊丞开始工作。远离家乡,放弃高管职位,自己创业,一门心思在北京城里当“菜农”,其间有很多心酸,也有很多趣事。谈到这里,萧俊丞无奈地笑笑说,“工厂起步阶段,很多人都不理解,看我像看怪物,对我们团队种的菜也是半信半疑。可是当大家看过工厂,尝过我们的健康蔬果,一切的疑虑就一扫而光!”




6.jpg
“植物工厂”的大架子上面几层都是蔬菜,最下面却是一个大大的“鱼缸”,工厂的营养液是可以养鱼的。在循环过滤的大水池里,小鱼们很机警灵活。




7.jpg
这些小苗,能在几周内长成大蔬菜。




8-compressed.jpg
员工正在采摘生菜,只需要轻轻一提,整颗蔬菜就从营养液里连根拔起。




9.jpg
萧俊丞的朋友琪琪,第一次来到“植物工厂”,立刻拿出手机拍照。“太可爱了!这里的空气好清新!”琪琪赞赏不已。琪琪随手摘下一片菜叶放进嘴里品尝。萧俊丞介绍说,“植物工厂”的环境接近无尘,供给植物生长的营养液随时在循环过滤,所以这些蔬菜可以不用洗就能直接吃。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每次带访客参观“植物工厂”,萧俊丞会习惯性的查看一下植物。“植物工厂”运用直流冷光LED专利照明和不间断循环流动的营养液来培养蔬菜,颠覆了传统农业依靠“天气+土壤”决定蔬菜品质的局限。




11.jpg
除普通生菜外,这里还有一些名贵的菜,如冰花,这是一种生长在非洲沙漠里的神奇植物,能治好当地土著一些疾病。




12-compressed.jpg
刚刚从植物工厂无尘车间采摘下来的三棵蔬菜,是萧俊丞招待访客的食材,像吃水果一样大嚼生菜,是访客在植物工厂见到的一道风景。




13-compressed.jpg
像初见健康、新鲜蔬菜的琪琪一样,越来越多的人被萧俊丞的“植物工厂”所吸引,很多企业、高档写字楼、酒吧、咖啡厅、餐厅以及高档社区都来主动寻求合作。在东三环边一间高档咖啡厅里,吧台不远处放着萧俊丞公司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植物工厂”,几层特制的货柜里长满可爱的蔬菜绿苗,这些菜苗将在几周内长成可以收获的蔬菜,作为咖啡厅蔬菜沙拉的原料。




14-compressed.jpg
这种为高档咖啡厅定制的小型“植物工厂”,和萧俊丞的工厂一样也采用直流冷光LED光源,按严格配方配制的营养液,精心挑选过的种苗。和养热带鱼的鱼缸一样,营养液在“植物工厂”里不停循环过滤。“用活水养菜,水不会变质,根就不会变坏,植物也不会生病生虫”,萧俊丞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他的“植物工厂”,他也为越来越多人提供“植物工厂”的定制设备和后续服务,帮有田园梦想的城里人圆梦。




15.jpg
萧俊丞在咖啡厅的小型“植物工厂”里随便拔起一颗蔬菜,展示用活水养殖的植物根系的健康状况。




16-compressed.jpg
萧俊丞还有一片较大的“菜地”在丰台郭公庄,建立在一处废弃的厂房里,这里完全采用无尘车间生产植物,是“植物工厂”的量产基地。这座占地面积200平米(含办公区域)的植物工厂,每月能生产出3000斤新鲜蔬菜。




17.jpg
萧俊丞和他的合作伙伴(左)以及两位同事在一起。从事IT行业多年的萧俊丞让植物工厂可以远程控制,整座工厂基本只是在种植和收获的时间需要人到现场操作,所以这座月产千斤的植物工厂只需要两位员工就够了。




18.jpg
萧俊丞看中了一家工厂,希望把它改成“植物工厂”来提升产能。目前,萧俊丞正在不断寻求更多合适的区域,工厂的“版图”不断扩大。公司已经规划在上海、重庆、深圳、武汉、东北等地区筹建“植物工厂”的基地落户和设立分公司。台湾的科技“农夫”也越来越忙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6:01 AM , Processed in 0.0569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