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3-28 11:38 AM 编辑
腾讯网 2016-03-25
2016年 第21期 | 总88期
摄影:刘莉 本期编辑:迦沐梓
草根戏班
时下仅存的草根戏班大都活跃在乡间,他们挑着简单的行头,拣个土坡用几块编织布搭起简陋的戏台,演出以及吃住便都在此。在跟拍草根戏班的这几年,摄影师刘莉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些民间艺人的艰辛。住所四处透着风,吃食粗糙而随意,稻草铺就的大通铺,透着那么的凄凉和惆怅。
时下仅存的草根戏班大都活跃在乡间,他们挑着简单的行头,拣个土坡用几块编织布搭起简陋的戏台,演出以及吃住便都在此。图为2014年3月8日,连续的奔波让小生演员蒋清江染了感冒,候场时,他躺在板凳上晒太阳,杆上晾晒着被雨水打湿的戏服。摄影:刘莉/图虫网“今镜头”奖
这些所谓的“角儿”,其实大多数都是些老头老太,他们在简陋的戏台上舞动长袖,除了微薄的收入,更多的,是为了一份热爱。图为2012年4月8日,月月4岁,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着唱川戏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曾东升和奶奶李德兰在简陋的戏台上表演川戏,月月就独自一人在幕布后面和布娃娃玩耍。
梦想与现实,在舞台上近的却是那么触手可及。一上妆,一亮相,尽情舞动,游刃有余,浓墨重彩的脸谱下,他们俨然就是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演尽着这世间的生旦净末丑,喜怒哀乐。图为2012年2月16日,演员严黄河和严玉环是一对亲兄妹,他俩从台前到幕后,商量着演出的剧情细节。
这些为了梦想,苦苦挣扎在社会边缘的坚守者们,他们寂寞而又清贫的坚守着,而承载着的,也许就是一段历史、一种传承。图为2014年2月11日,花旦演员王春艳扮演穆桂英挂帅,英姿飒爽,台下的观众看得入迷。
2014年2月13日,戏班在新观音庙演出,演员张玉梅和吴红梅在候场的间隙匆忙吃下一碗面,又要急着登台演出。
2014年3月2日,演员石冬梅背着儿子在乐台打鼓,八个月的婴儿和着鼓点甜甜睡去。戏班人少,演员不得不身兼数职。
2014年3月8日,简陋的戏台上正在出演折子戏《驼子回门》,演员龚坤和吴红梅对戏,台下观众和台上演员都双双入了戏。
2014年3月9日,戏班在仓山镇谭受村演出,村里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难得的热闹场景吸引着村民的目光。
2014年3月9日,演员把大喇叭绑在老树根上,这个喇叭在戏班已经唱了十几年。
2014年3月9日,须生演员王兴洪拿着镜子的碎片整理着妆容。戏班三天就换一次场子,所有的镜子在搬家途中都碎了。
2014年3月9日,这是一个油菜花盛开的周末,孩子们都来看戏。在简陋不堪的后台,孩子们将采来的油菜花送给了演员蒋清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