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7|回复: 0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2267期:深山染布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3 08: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3-23 07:53 PM 编辑

腾讯新闻   2016-03-16


2267.jpg




1.jpg
在现代技术的冲击下,诸多传统手工艺正逐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隐去,成为书本里的冷知识和博物馆的陈列品。然而,有一群人逆着汹涌向前的时代潮流,回过头去寻找旧时光里的传统手艺,过着身心归自然的慢生活。在成都市蒲江明月村,就有一个专注“蓝染”的手艺人,名叫寒山。在当地农家改建的房屋里,他精心守候几缸染料,每天敬神、染布、采药,活得像个古代人。(图/文 华西都市报 罗琴 张磊)




2-compressed.jpg
记者循着碎石小径找到寒山的居住地,远远就看到屋后晾晒的一条条手工蓝染布,这些浓淡相宜的蓝在成都特有的阴天里,泛着柔和的光,让人的心也跟着沉静下来。




3-compressed.jpg
寒山爱到山间行走,寻找可作为染料的植物。山野间寻找到一片野花,寒山将可作为染料的野花采集了起来。




4.jpg
因为日复一日接触靛蓝膏,寒山的一双手也像染布一样,泛着深浅不一的蓝。




5.jpg
“我小时候生活在贵州苗寨,阿妈和外婆是寨子里最心灵手巧的染布人,每次赶集,最热闹的摊位就是阿妈和外婆摆的”,寒山说,那时候他只觉得染布就是生计,并没有多喜欢。




6.jpg
18岁时,寒山离家到城市读书,后来辞职,徒步3000多公里,走遍滇藏线、邛崃山脉、龙门山脉多地。一路行走、画画、学陶艺,没想到最后自己也成了一个染布手艺人。图为寒山小心翼翼地装好一瓷碗的靛蓝膏,用手一点点浸入染水中。




7.jpg
如今,他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洗干净,给漂染业祖师爷“梅葛二仙”点上一炷香,再倒上一碗酒,然后照料一坛坛染缸。在他心里,这些染水是有情绪和生命力的,需要精心照顾。




8.jpg
寒山住地有大小近10坛染缸,每一天他都要重复看似平淡枯燥的步骤,确保染水的状态。染水准备好后,先要在头脑中想好需要染出的大致效果,再将浸湿拧干的白布放入染水,浸泡片刻取出来。浸泡和氧化的次数越多,染出的蓝色饱和度越高。图为寒山向加入了靛蓝膏的染水中倒入一碗白酒,染坊里弥漫着酒香味。




9-compressed.jpg
“就像人饿了要吃饭,染水用了之后也要按需增加靛蓝膏。”寒山说,靛蓝膏是由板蓝根的茎、根、叶发酵后,经10多道工序后催化提取而来,几千年前的古人就开始使用它染布。图为寒山用竹棍顺时针大力在加了靛青膏的染水中搅拌。




10.jpg
一朵朵的靛蓝花出现在染水表面,快速旋转浮动,生动又美丽。和靛蓝花一起出现的,还有从染水底层泛起的一股股青黄色云彩。




11.jpg
染水准备好后,寒山会取出一条白布,用水浸透。“靛蓝花和云彩代表了染水的生命力”,寒山说。只有日复一日的精心照顾,按需加靛蓝膏和白酒发酵的染水,靛蓝花才会开得越来越好,染出层次丰富、凝重素雅的蓝。




12.jpg
寒山喜欢在白布的不同部位染出不同饱和度的蓝,呈现渐变的效果,温柔沉静,十分耐看。染好布料后,为了防止混色,需要立即进行冲洗,再晾干熨平,经过这样的步骤,一件蓝染布料便初步完成了。




13-compressed.jpg
春暖花开的季节,寒山将染好的布料挂在屋后晾晒。




14.jpg
在寒山居住的乡间土屋院坝里,每天都晾着他最新完成的各式作品,吸引了慕名而来的各类参观者,有邻村农民、城市白领,还有艺术家。




15.jpg
不忙的时候,寒山会对着月亮喝两杯酒。朋友来了,他有了兴致也会下厨煎个蔬菜粑粑,趁着气氛微醺,红着脸唱一首“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他说,这个时代太快了,每个人都拼命快步走,他却想停下来,做一件慢点儿的事,“我对未来没有计划,唯一的计划是坦然地迎接每个人注定的归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1 04:54 PM , Processed in 0.0428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