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8|回复: 2

[史地人物] 《活着》No.552:他们,从不罕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9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2-29 07:40 PM 编辑

摄影/尹继龙 编辑/王崴  2016-02-29 腾讯网

他们,从不罕见
文/张皓宇


每天,我们都会与无数个脚步匆匆的生命擦肩而过。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又都是那样的平凡、普通,普通到你不会有兴趣想去了解他。

也许就在和你擦肩而过的人中,有这样一群伙伴,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一名“普通”人,因为,他们的身体有点儿特别。这群伙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罕见病患者。

他们中,有的骨头很脆,一次跌倒可能会骨折;有的年纪轻轻,却已经与死神有过多次约会;有的人到中年,突然面临全身将一点点“冻住”直至无法呼吸的境地;有的全身毛发皮肤雪白,有的皮肤一触碰就可能破损,有的会频繁睡去……很多人要长期用药,面临天价的医疗费用;更多人无药可医,终生与障碍的身体为伴。

罕见病(Rare Disease),是指流行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在中国大陆尚没有明确定义,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没有统一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一般为慢性、严重疾病,常危及生命。国际确认的罕见病约6000至7000种,目前只有约5%的罕见病具备有效治疗方法。初步估计,我国的罕见病患者约有上千万人。

在你的想象中,他们会是什么模样?

这一次,他们来到了镜头前,面向你,告诉这个世界,我,就在这里。

有一个日子,和他们一样罕见——每四年才会出现一次的“2月29日”。正是这个原因,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而在今年的2月29日到来之际,一组写真诞生了。

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联合数十家罕见病兄弟组织,推出“29+”计划,邀请专业的摄影团队为病友拍摄写真,并从2月1日至2月29日,在网络上每天推出一种罕见病的介绍,让你认识一位罕见病病友。这一次,我们的病友就是明星。

这一切缘起于一个朴素的想法:让罕见病病友来到舞台的中央,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大家“看见”他们的存在。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就在你的身边,和你一样,有事业,有家庭,有尊严,有梦想,会落泪,也会微笑。

很多伙伴在化妆时显得很拘谨,说此刻的心情有些紧张,不知道自己一会儿是什么样。但来到了镜头前,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很自信,淡然一笑,或素雅,或可爱,平静中释放着生命的美。

瓷娃娃中心的办公室里,这几个周末格外热闹,不同罕见病的伙伴济济一堂,等待着摄影师为自己定格的那一瞬间,也有许多美好的缘分。一位罕见病的病友,坐在轮椅上的她性格很爽朗,我们采访她时,开怀地笑谈自己的过去,如何静静听医生解说那个可怕的结局,如何见证着病友身体在疾病折磨中的巨大改变,以及更多的——现在的她如何享受事业、生活的温馨,谈起种种,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微笑。在拍摄中,她和另一位罕见病孩子的爸爸坐到了一起,聊起亲人,她忽然哽咽了,总觉得家人因自己受累,是她内心里一个过不去的坎。那位爸爸很轻松地告诉她,别多想,我们一直都深爱着你们。

在所有的写真中,有一张表情稍有些俏皮,他叫龙飞,是个阳光可爱的大男孩。小时的他,一直体弱多病,癫痫、先心病等先后“问候”了他,这让他一度甚至猜想独特的自己可能是外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身体一直保持在12岁左右的样子,直到23岁时,被确诊为卡尔曼氏综合征,他反倒有些兴奋——在罕见病圈里,“确诊”常常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最怕的是不知到底是什么病。而确诊之后,只要长期注射药物,他的生活基本和其他人无异,他又可以打篮球、跑步了。

在网上,他结识了很多和自己一样的老K,大多处在有口难言的痛苦中,一步步走向封闭,成为“异类”。接触了瓷娃娃中心等罕见病组织后,龙飞成立并逐渐全身心投入到中国老K之家的工作,为病友提供医学信息、心理咨询、权益倡导等。让他非常自豪的一件事儿是,病友群的药物一度面临停产危机,在自己的上百封倡议信和徒步进京行为艺术的倡导下,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最终药物恢复了持续生产,病友也有药可用。

这一次的化妆师,有一位也是罕见病病友——嘉健。说来她是“救火队员”,因为约好的化妆师临时有急事无法前来,我们紧急给嘉健打电话,她二话不说,立刻带了全套“装备”赶到摄影地点,学过化妆的她,迅速进入专业的角色。她是一名成骨不全症患者,但并不像龙飞那样幸运,入学阶段,周边的学校全都拒收,童年有些孤单。随着一天天长大,嘉健特别希望出去闯荡,甚至曾经和小伙伴“离家出走”过一次。后来,爸妈终于被她说服,这位广东小妹开始了北漂的生涯。现在,她已经享受着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自由自在,并成为一名自考生,圆了求学梦。最近的她,还尝试了潜水,面向未来,她的天地无比广阔。

在疾病面前,我们有时会束手无策,没有对付它的有效办法。但是,一方面,医学水平在不断进步,总会传来一个又一个好消息,另一方面,得病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质量的降低,疾病其实并不影响我们去享受生活,开创美好的人生,只不过,有时需要一些器具、药物的辅助。也许你会在篮球场上,遇到挥汗如雨的龙飞;也许你会在坐地铁时,遇到摇着轮椅进来的嘉健。如果你不再选择和他们擦肩而过,彼此聊一聊生活的苦辣酸甜,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个可爱的邻家伙伴。

他们,罕见吗?是的,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那一个,但每个人又都没有什么特别。作为一个个平凡而努力活着的生命,他们,从不罕见。

-完-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jpg




1.jpg
清昭在2002年患重症肌无力,曾一度不能自理。2009年底她发生了重症肌无力危象,陷入昏迷,因社会救助获得康复。她的人生,也因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步步走上了帮助更多病友的公益之路。2013年,她和几位病友一起创办了爱力重症肌无力关爱中心。13年的疾病历程,她把这段苦旅看做人生的一种修行。




2.jpg
金柱人高马大,脸上时刻洋溢着微笑,许多病友都喊他涛子哥,从外表上很难看出他也是一名罕见病病友。他和孩子都患有结节性硬化症,大约每60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可能患有这种罕见病。在经济压力和公益事业之间权衡再三,2015年,他还是离开了任职多年的公司,全身心投入到病友组织中,积极开展结节性硬化症家庭医疗生活救助项目,推动结节性硬化症医疗门诊的建设。




3.jpg
小时候的大志是个记忆力超群的聪明孩子,初三那年起,他开始经常无意识地小憩,严重时一天约有二十个小时在梦中度过。从此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而最痛苦的,是周围人的误解与嘲讽。多年后,他才知道自己所患的是“发作性睡病”。好在大志性格非常乐观,一如既往地刻苦求学、工作,曾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团干部。现在他和病友组建了中国发作性睡病联盟,希望以亲身经历让病友知道,睡病并不可怕,不影响开创精彩生活。




4.jpg
嘉健和很多成骨不全症病友一样,小时候被频繁的骨折纠缠着。到了上学的年龄,普通学校拒收她入学,特殊学校则说不招收身体障碍的学生。但这些坎坷并没有改变她爱玩爱笑的性格。她从广东独自来到北京,和伙伴们一起参加工作坊、游玩、做公益,也通过报考自考生,圆了自己的求学梦。多才多艺的嘉健,还是这次“29+”拍摄活动的化妆师。不久前,勇于探索的她还尝试了一次水肺潜水,她觉得,下一次也许就会飞上天了!




5.jpg
由于一直被误诊,治疗不及时,纳纳的身高停留在140cm。生长激素缺乏症成年病友表面看上去就如同7、8岁的孩子一般,身高只有130cm左右,内脏不生长,也没有第二性征发育的迹象,结婚生子都非常困难,衰老也很快,目前为止纳纳还没有见过50岁以上的袖珍人。她认为自己有责任站出来,于是发起成立了“袖珍人之家”。现在,机构已经成为病友们一个温馨的家园,进行了许多宣传倡导活动,改变着社会上对袖珍人的误解。




6.jpg
杨硕患有肢带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2E(LGMD-2E),全球患者不足300人。他曾经被医生断定只能活到18岁,现在他已经36岁。从小母亲就告诉他,有一天他可能会不能走路,会使用轮椅,甚至死亡,但通过努力,也许能改变这一切。他自学英语,喜欢哲学、心理学、理论物理,完成了自己的诗集。他的事业也一波三折,利用英语特长创业、成功、受挫,担任创意总监,后来再次创业,目前小有成就。2014年,他和爱心人士一起注册了北京杨硕罕见病患友关爱中心。




7.jpg
活泼爱笑的毛毛曾经非常健康,但2014年4月的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不能走路了,最终被确诊为多发性硬化症。现在她是多发性硬化之家的一名志愿者。2016年3月1日,就在国际罕见病日的之后一天,多发性硬化症病友常用的一种国外药品将退出中国市场。现在,毛毛四处征集签名,希望让药企、政府等相关方看到病友的迫切需求,恢复供药。她说,行动起来就有希望。




8.jpg
58岁的常继国是马凡综合征患者,来自家族遗传。在40多年的求医经历中,他和许多医生成了朋友,他本人和他的儿子都得到过国内及香港专家和慈善家的救助。2015年3月,他与孙立忠教授联手成立了国内唯一的马凡关爱中心:北京康心马凡综合征关爱中心,已经为多位贫困且生命垂危的患者实施救助。




9.jpg
小时候陈勇容易腮腺发炎和长痘痘,大学时口腔溃疡开始出现,青春美丽痘也开始在身上各处燎原。后来各种症状越发多起来,日趋严重。2007年情人节这天,他被诊断为心脏白塞,瓣膜受损。同年,他萌发了建立白塞病友互助公益组织的想法,目前联盟已经有群友3000人。2009年陈勇手术成功,2010年,他的儿子虎娃出生。图为他与白塞病专家郑文洁合影。




10.jpg
林生,克氏综合征患者,37岁,已婚,丁克。1996年他被确诊患有克氏综合征。目前社会对这个群体缺乏了解,病友们信息匮乏,常常遇到庸医骗子。于是林生开始在网络空间宣传疾病相关的正确信息。2009年,林生与病友一起创建了中国克氏互助会,想让大家意识到,克氏综合征人士除了多了几条x染色体,一样可以正常地生活、成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33岁的刘刚曾是一位身体条件十分优秀的飞行员,2008年他被确诊为GH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嘴唇变厚、牙齿稀疏、手脚粗大,头疼、高血糖……疾病给他容貌带来的变化以及诸多不适让他不知所措。后来他得到了很多病友的帮助、支持与鼓励,于是在自己治疗的同时也积极参与肢大宣传,作为垂体瘤GH病友会副会长,和七旬的父亲一同为罕见病呼吁奔走。




12.jpg
海龙的父母给他起这个名字,是希望他能像蛟龙出水般健康成长。他有过快乐的童年,在家里、学校、田野上像风一样奔跑。后来他患上了CMT腓骨肌萎缩症,他渴望能和爱人走在绿色的田野中,能搀扶年老的爸妈去旅行。漫长的求医之旅中,周围人的爱支撑着他坚持到现在。而“29+计划”的关注,也让他看到了曙光,坚信自己的梦想终有实现的一天。




13.jpg
2005年王磊独自到北京求医,十年求医路让他深知病友和家属的痛苦。2012年,在一次聚会上,他认识了原病友会发起人霍先生,此后接触了大量的病友。后来病友会另外一位发起人王先生找到王磊,提出了建病友康复机构的想法,之后他们又和台湾病友会团队进行了深度交流。现在,作为小脑萎缩症病友会的协调人,王磊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病友。




14.jpg
来自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的郭朋贺,有着她的美丽梦想,她想和老公一起肩并肩爬山,一览泰山日出美景。就在她与相恋5年的男友结婚,一起规划美好未来的时候,她被确诊为庞贝氏病。这种罕见病发作的年纪愈早,症状与恶化的情形愈严重。美好未来碰上严峻现实,虽然很残酷,但他们选择接受命运的挑战。现在,他们依然憧憬着能够奔跑的那天。




15.jpg
小时候的龙飞每隔几周就会发作一次癫痫或心脏病,老师与一些同学和家长担心是传染病,导致他小学转学4次,上了10年。青春期到来后,他的身体一直保持在12岁的样子,直到23岁才确诊是卡尔曼氏综合征,这让他特别兴奋,原来自己并不是外星人,只要长期注射药物就和常人无异。后来他成立了老K之家,每天都会打打球,跑跑步,继续践行着他的公益理想。




16.jpg
“矮小只是一种状态”,这是祁猛常说的一句话。作为一名软骨发育不全症人士,从有意识开始,他就发现自己的身高与他人不同。渐渐大了,差异也大了,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祁猛曾在一年时间内,去了北京、上海、济南、深圳等地,跨越大半个中国,学习、拜访各类公益组织和患者家庭。2015年10月成功举行了第三届病友大会,成立了“一米三的视界”家庭俱乐部。




17.jpg
郑然是一位大方豪爽的北京妞儿,1岁的时候得了硬皮症,那个年代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全北京市各大医院都进行过会诊,最后的结果都是无能为力。郑然的妈妈将她带回家,3年时间把她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后来,她成为北京市轮椅篮球队的一名队员,轮椅篮球带给了她丰富多彩的生活、一群可爱的伙伴,还有美好的爱情。现在,她跟先生开了一个淘宝店铺。




18.jpg
刘期达曾是一名高校管理工作者,2011年他被确诊为肯尼迪病,痛苦过一段时间后,他有了一条人生信条:“倾尽美好时光,行走、行善”。于是他利用工作假期自驾旅行,先后完成两次西藏自驾、西北-内蒙古-东北大穿越、环北疆之旅,沿途宣传罕见病知识。2014年他牵头发起成立“肯尼迪罕见病关爱中心”,希望能帮助每一名肯尼迪病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19.jpg
隆琳突发淋巴管肌瘤病(LAM)的时候是24岁,大学刚毕业不久,好多梦想刚刚起步。25岁她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发起成立病友组织中国淋巴管平滑肌瘤关爱协会,担任会长。从2008年起,隆琳和团队参与组织了很多罕见病相关活动,2015年,机构正式注册并更名为“蓝梅淋巴管平滑肌瘤罕见病关爱中心”,简称“蓝梅中国”。口号是:呵护她们,让呼吸有力!




20.jpg
关禄,月亮孩子之家发起人,一个纯粹的“80后”。白化病患者在求职时几乎都遇到过拒绝,理由是:黑头发黄皮肤才能入职,否则会影响单位形象。也有患者拒绝他做宣传活动,说:“你一搞大家都知道我们是白化病了,你办我就捣乱。”关禄坚持认为,外界之所以排斥、歧视白化病,正是因为不了解,而他和他的月亮孩子之家就是希望创造一个平台,让白化病患者能够平等地融入社会。在疾病面前,人们有时会束手无策,但疾病并不能阻止他们去享受生活,开创美好的人生。他们每一个人作为平凡而努力活着的生命,从不罕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1 05:15 AM , Processed in 0.0333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