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我国男女青年的性观念也逐渐开放。同时,针对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也受到更多关注,大城市的中小学开始开展性健康教育。2000年,北京开社了第一间性健康教育中心。图为2000年8月24日,北京,一对年轻情侣在公共场所的长椅上休息,动作亲昵。AFP PHOTO/GOH Chai Hin
进入21世纪,我国提出了针对国民性教育的十年计划。然而在“性”看似越来越开放的外表下,本质却依然充满了羞涩、古板和形式主义。在那时的小学课堂上,性知识总是被“生殖健康”等学术名词和“少年心事”等青春系词汇代替,而非直接教给孩子们“当遇到他人碰触隐私部位时该如何求助或逃离危险”等技能。图为2001年3月21日,上海,一名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小学生学习人类生理构造和新生儿孕育过程,并要求学生做题。AFP PHOTO/LIU Jin
青年一代性观念的开放和性教育的不同步,使青年学生成为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这一变化凸显了开设性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尽早干预青少年人群中的“不安全因素”,防止艾滋病向低龄化继续发展。图为2007年12月6日,北京,在一场宣传艾滋病防御知识的公益活动中,中国内地男演员濮存昕手拿避孕套讲述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REUTERS/Claro Cortes 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