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描就像一个“借口”。也可以叫“工具”。 我们利用它来解决一些问题。
[ 郭柯南 精微素描作品 ]

[ 郭柯南 作品局部 ]
先说一个现实的问题,为什么在大一要开设精微素描?


首先,进入美院的学生,精微素描是他们的第一门课。我们面对的学生,几乎就是考前班的学生,我们要利用一个课程让他能够进入状态。现在大家都说考前班有问题。我有另外一种认识,这个考前班问题确实是有的,但也有他的好处。我们需要通过一个课程,把它考前班的好处挖掘出来。换句话说,怎么能够让学生发掘出自己身上的优点和能力?听说有的学生三个月就上考美院了。这是本事,那这三个月的本事到底是什么,我们要“挖出来”。

[ 李申 精微素描作品 ]
第二点,既然大家都想考美院,那美院肯定有他特别吸引你的地方。这个吸引你的地方到底是什么,通过课程我们要告诉你。

[ 张丽晗 精微素描作品 ]

[ 张丽晗 作品局部 ]
第三点,社会舆论说考前班有问题,其实美院也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找到一方法来解决,所以开设了这们课程。不管是叫做素描课还是叫创作课,或者别的什么。我觉得他的实质是创作带领习作的学习。我们的教学改革,课堂课题化,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 曲怀志 精微素描作品 ]

[ 曲怀志 作品局部 ]
素描变成了一个关键的东西。我们都是在课堂里借助素描做这件事解决问题。 第一,我希望给学生提供一种土壤,在土壤里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第二,美院的传统,素描造型的规律要系统地教给同学们。 第三,现在考前教育应试化,太功利性,美院的教学呢,太模式化、太死板。我们尝试把它改变。


[ 刘芝昕 精微素描作品 ]

[ 刘芝昕 作品局部 ]

[ 刘芝昕 作品局部 ] 关于精微素描的名字,大家各有说法,有的提出微素描,还有提出精细素描或者精致素描。也有的干脆说不叫素描,叫创作,这都行。但从精微这个词来看,上次范迪安院长来教学检查时说了一个点,我特别受到启发。一个叫做形态论,一个叫做方法论。

从形态论的角度来说,精微素描没有什么可创新的。国外当代的很多艺术作品放的更大,好多学校都有这么一个课程。从八、九十年代起就有了。我们现在更倾向于方法论,用精微这种方法让学生发现自己,培养自我发现的能力。同时,去学习美院的优良传统。并改变一些不好的、现在的问题。这就是我对精微素描的认识。
[ 胥世龙 精微素描作品 ]

[ 胥世龙 作品局部 ]

[ 薛观涛 精微素描作品 ]

[ 薛观涛 作品局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