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发射的6个探测器无一成功完成任务。1973年7月21日升空的“火星4号”,于1974年2月10日飞到距火星2200千米处,但由于制动系统故障,未能进入火星轨道。7月26日升空的“火星5号”,于1974年2月12日进入火星轨道,向地面发回火星表面照片,但很快停止工作。8月5日“火星6号”出发,到1974年3月12日在火星表面着陆,但着陆1秒钟后与地面通信中断。8月9日“火星7号”启程,于1974年3月9日从距火星1300千米处掠过,降落装置发生故障,去向不明……由于火星探测连连受挫,苏联最终决定暂时中断火星探测计划。图为1973年,在苏联航空航天局工作的工作人员。Sovfoto/UIG via Getty Images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拉开了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新一轮的太空竞赛。为了抗衡美国,前苏联重启火星探测计划。1988年7月7日和1988年7月12日,前苏联又相继发射“火卫一”(福波斯)1号和2号探测器,开启了探测火星新计划。但并不如愿的是,这两个探测器后来也都失灵或失踪了。为接替这两个探测器,苏联又制定了 “火星96”计划,此计划伴随着苏联的解体,发射时间被推迟到了1996年,并由后来的俄罗斯执行,但最终也难逃失败的命运。图为1996年10月7日,俄罗斯科学家们在位于莫斯科的研究中心组装拉“火星 96”探测器。STR New / Reuters
日本、印度、中国等国家也相继开始对火星的探测计划。1998年7月,日本“希望”号探测器飞赴火星,但因为故障不断,2003年12月宣布任务失败。2011年11月8日,中国“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搭乘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11月9日,俄罗斯宣布“福布斯-土壤”号火星探测器变轨失败,“萤火一号”探测任务也随之失败。2013年11月5日,印度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发射,2014年9月24日,印度宣布“曼加里安”号成功进入火星轨道,成为进入深空探测行列的又一国家。图为2014年9月24日,印度班加罗尔,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科学家们在“曼加里安”号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后在大屏幕上观看总理莫迪庆祝。REUTERS/Abhishek N. Chinnappa
到目前为止,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仍在火星进行探测并传回大量数据,而各国的多项新的火星探测计划也已被提上日程。人类从地球迈向火星的脚步从未停止,而关于火星的幻想,不论是科幻迷梦还是值得期待的人类新机遇,都终将有一天被解开答案。图为2014年10月1日,印度加尔各答,杜尔迦女神节上,两名游客在寺庙前的一个火星背景景观前合影。Rupak De Chowdhuri / 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