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美孤儿(上)
摄影 | 韩萌 编辑 | 秦翼 新浪图片出品 2015-11-13 22:31:20
新浪图片创作基金资助报道 1991年,中国允许美国公民收养中国儿童,至2014年,已有88,298人被收养。漂泊异国,对这些在美国家庭长大的中国孩子来说,是幸运?还是无奈?
Samantha(萨曼塔)大约生于2005年5月,被Bower(鲍尔斯)夫妇从长沙市儿童福利院收养。“等福利院阿姨抱出孩子的十几分钟是最紧张的。”美国妈妈Lynn(林恩)说,这一刻他们等了11个月。第一天晚上去给萨曼塔买睡衣,都不知道该买多大的。“那真是手忙脚乱的一段时间。”
2015年7月,美国新泽西州一个安静的小镇,一座两层别墅隐藏在树林中,这是萨曼塔现在的家。长大后,她有一个单独的房间,美国爸爸把整个房间涂成她最喜欢的绿色。房间里摆满了玩具,有两只熊猫,还有一只比她还高的长颈鹿毛绒玩具。
萨曼塔是家里唯一的女儿。美国妈妈林恩说:“从8岁起,她就经常问有关亲生父母的问题。”林恩把萨曼塔来美国之前的所有资料保存在一个夹子里,和家里其他的重要文件放在一起。“如果有一天,她想回中国找亲生父母,我们会全力帮助她。”
Alyssa(阿莉莎)生于2007年,2010年,阿莉莎被Cheryl(谢丽尔)(右一)从江西省抚州市福利院收养。 “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比照片看上去小很多,说话有很多当地口音,”谢丽尔说,“第一个晚上,她一直不肯脱掉我给她带的睡衣。”谢丽尔是在美国的第二代中国移民,单身妈妈。
2014年11月8日,美国马里兰州,7岁的阿莉莎在农场里喂马。在美国,谢丽尔和几个朋友一起租了一片农场,轮流去照顾喂养。谢丽尔说,为了培养阿莉莎更多的责任感,每到周末,她都会带着阿莉莎花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喂马,打扫马圈。
2014年11月26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莉莎和谢丽尔过感恩节。谢丽尔收养阿莉莎时已近50岁了,她在华盛顿特区做教师,专门负责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我的工作一直是帮助那些残疾孩子,所以一直希望能在中国福利院收养一个需要家的孩子,亲自照顾她。”谢丽尔说。
Gabi Fen(咖芘)生于1999年9月,2001年11月被Estep(艾斯戴普)夫妇从新疆乌鲁木齐儿童福利院收养。美国妈妈Sissy(希西)说,在美国的机场等到他们父女时,自己想抱咖芘,咖芘害怕得抓着爸爸Marty(马蒂)不放。半个月后,咖芘第一次喊出了“妈妈”。
2015年3月9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咖芘在自己的房间里弹吉他。她喜欢唱歌、长跑、喜欢大自然。暑假期间,咖芘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小镇上的中餐馆打工。她说在餐馆里工作感觉很舒服,不仅因为可以赚些学费,更因为那是她家附近的唯一一个中餐馆,一起工作的都是中国人。
咖芘来之前,艾斯戴普夫妇已经收养了一对韩国的双胞胎姐妹。妈妈Sissy(西西)说,咖芘刚来时,她抱着咖芘睡,丈夫Marty(马蒂)睡在客厅的沙发,但是咖芘精力旺盛,三四点就醒了,跑到楼下和爸爸玩,早晨起来,头发都是蓬蓬的,两个姐姐经常开玩笑说:“哇,一只可爱的小怪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