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2|回复: 0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2152期:又闻湘西茶油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1 06: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新闻   2015-11-22


Screen Shot 2015-11-21 at 5.20.20 PM.png




1.jpeg
在湖南古丈县岩头寨沾潭村,吴代仁起很早,在自己的小油坊里准备。眼下时节,各家各户的茶籽差不多都晒好了,所以最近几日,找他来榨油的人逐渐增多。吴代仁,43岁,以前在外务工。5年前,他回家乡发展种植产业,在家种了40多亩蓝莓,效益还不错。吴代仁家里有个小油坊,以前在外务工的时候,一直是父亲吴万类在操持,回家后,他就和父亲一起做。(图/文 湖南日报新闻影像中心 覃勋 张术杰)




2.jpeg
整个岩头寨镇有近9000亩的野生茶林,而沾潭村和附近洞溪村的油茶面积就占了镇里的大头。吴万类说,油茶林不用种不用养,茶树自己生长,暴晒后的山茶果裂开,茶籽滚到哪里,茶树就长到哪里。村民一年只需要除下草,寒露过后上山采茶籽就行。寒露时节油水重,这个时候的山茶果含油是最丰富的。村民将茶果从山里背回家,一背篓能装30斤,晒干筛选后有6斤干茶籽,能榨一斤八两油。




3.jpeg
油茶果从茶树上摘下后,经太阳暴晒裂开,村民们除去油茶果壳后,筛选出饱满的茶籽后再晒,就得到了可以榨油的茶籽。吴代仁把村民送来的几袋晒干的茶籽倒到筐里,然后用撮瓢小心地倒进粉碎机。




4.jpeg
吴万类用大灶把火烧旺,等水开后架上蒸筒,将打成粉的茶籽倒进去。




5.jpeg
茶籽只有经过高温蒸过后,才能更好地出油,榨出来的茶油也才更香。




6.jpeg
吴代仁将打成粉的茶籽在蒸筒里铺匀。




7.jpeg
茶籽并不用蒸太久,按吴代仁的说法,蒸久了水汽会进入茶籽里,榨出的茶油就会含水量高。刚出蒸筒的茶籽粉滚烫,吴代仁小心地接过。




8.jpeg
吴万类把稻草铺在地上,然后将蒸好的茶籽粉倒在上面,压紧,盖上稻草,最后用铁箍固定制成茶饼。




9.jpeg
吴代仁将包好的茶饼踩紧压实。




10.jpeg
吴代仁将做好的茶饼放上榨油机。这个榨油机已经用了34年,最多一次性可放20个茶饼。以前的油坊多半是木桩撞打,手工压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液压榨油机慢慢在小村子里普及,因为在农村省劳动力,榨的也干净,深受村民欢迎。




11.jpeg
铭牌标记录了这台榨油机的“年纪”:ZIY-90型立式液压榨油机,湘粮机械厂,1981年5月出厂。




12.jpeg
压力表数字在不断上升,榨油机液压底盘慢慢升起,堆放在机器中的茶饼受到挤压,慢慢变薄,金黄色的茶油如雨落下。




13.jpeg
压榨出来的茶油汇成一股,流进桶里。




14.jpeg
茶油滴滴珍贵,吴代仁小心把茶油倒进油壶中。近年来,茶油的价值慢慢受人关注,湘西野生山茶油更是以绿色无污染受到追捧,茶油的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村里最近的茶油价格是50元一斤。吴代仁希望能把茶油推广出去,让周边村民和自己依靠茶油致富。




15.jpeg
金黄的茶油,承载了父子俩满满的致富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7 01:18 AM , Processed in 0.0420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