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3|回复: 3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911期:90后评弹演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2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1-22 09:51 AM 编辑

腾讯新闻  2015-03-26


1911.jpg




1.jpeg
浙江省嘉兴市珊凤书场,来自苏州的90后评弹演员吴斌杰(男)和霍琬璐正在表演。这是嘉兴市区最后一个书场,因为成本和人气原因,这个书场几经迁徙,濒临消亡。(图/文 嘉兴日报 田建明)




2.jpeg
吴斌杰(男)和霍琬璐两人于2010年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后留校任教,经常在苏南、浙北和上海“跑码头”演出。为了挽留这个书场,苏州评弹团以每场500元薪酬邀请他们来演出。




3.jpeg
演出前,吴斌杰和霍琬璐正在默默回忆台词,年轻的他们要靠出色的演技留住听众,笼络人气,责任重大。两人坦言,“我们这次演出,承担的是书场的开年大戏,很有压力。”




4.jpeg
他们的拿手戏是《孟丽君》,近30万字的长篇评弹《孟丽君》剧本,两名演员要一字不漏记下来。




5.jpeg
演出前,演员们对着手机为琵琶校音。




6.jpeg
登台前,吴斌杰换上长衫,霍琬璐则化个淡妆,以经典优雅的形象登台。




7.jpeg
两人穿好演出服,登场表演。在年龄跨度一般是50至90岁的嘉兴票友眼里,“90后”能否承担起他们的期待,也是一个未知数。




8.jpeg
在“因为年轻,如有不足,请多包涵”的开场白后,吴斌杰和霍琬璐带来的《孟丽君》开演。演员鞠躬时,开门而进的票友来不及落座就鼓掌。




9.jpeg
吴斌杰(男)和霍琬璐正在表演《孟丽君》。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eg
票友们手捧一杯清茶,听得津津有味。听得入迷的票友还会在桌子上用手打节拍。




11.jpeg
当天到场观众95位,一些票友还未等演出结束,便起身订好第二天的票。据书场工作人员荀女士统计,演出13天,平均每天到场82位听众,每张票7元,总票房7000多元,13天演员的演出费为6500元,略有盈余。




12.jpeg
两名青年演员的表演得到了老票友的肯定。尽管苏州评弹是一门没落的传统艺术,但是两个90后演员还是尽力扮演好每一个演出角色。




13.jpeg
专程从桐乡赶来的陈女士与青年演员合影留念,她年轻时也是评弹演员。在他们看来,笼络人气并不难。他们忧虑的是,包括苏州评弹在内的所有传统技艺,最难的是如何吸引年轻受众。“我的同龄人朋友,都喜欢看韩剧、唱流行歌曲,没有听评弹的。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接受普通话教育,懂方言的都越来越少,长大后更听不懂苏州评弹了。”吴斌杰感叹。




14.jpeg
演出后,来自桐乡市的票友沈大伯登台与演员交流。




15.jpeg
一些票友早早把第二天的票买好,占好座位。




16.jpeg
隔天,一位老票友早早落座,等待演出。




17.jpeg
早早来到书场的票友沈大伯自己登台唱起了《白蛇传》。




18.jpeg
在传承传统技艺的道路上,他们还将继续前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2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3 08: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7 01:36 AM , Processed in 0.09510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