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国度
文艺与市井气息相融相洽
▶槟城
初识槟城,是因为《初恋红豆冰》,充足的阳光,清新的老城,一袋袋红豆冰与饮料,总让人想起小时候在胡同里喝汽水的感觉;再遇槟城,是在《单城双恋》,五彩缤纷的壁画,难以忘怀的美食,还有各种华人的痕迹,有一种家的温馨。
|| 壁画 - 市井生活的童趣镜子
▲图:新浪微博@jerrywangqian
▲图:新浪微博@jerrywangqian
▲图:猫扑@皇上您这是喜脉呀
来到槟城,又怎么能错过那一幅幅壁画。曾经五彩斑斓的颜色被岁月磨蚀了痕迹,但画中小孩灿烂的笑容仍清晰可见。而这一系列壁画被称为“Mirrors George Town”,也正如其名,这些壁画映射市井生活的一面面镜子。走街串巷中,看着这些墙上的风景和故事:骑自行的姐弟、荡秋千的兄妹、机车小孩、打篮球的小孩,和3D实物相结合,栩栩如生,充满童趣~有些壁画还被进行了二次加工,被有意无意地加上了调皮可爱的元素,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
Tips:只需在机场领行李处找一份叫做“MarkingGeorge Town”的地图,就有壁画的具体位置和介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规划路线~
|| 蓝屋子 - 大户人家的优雅气度
▲图:猫扑@皇上您这是喜脉呀
▲图:猫扑@皇上您这是喜脉呀
▲图:猫扑@皇上您这是喜脉呀
这栋古宅是槟城里美得最惊艳的房子,宝蓝色的石墙洋楼,精湛工艺的木窗木门,室内充满中国元素的太师椅,带有西洋风调的行李箱,奢华大气,不愧是槟城最富有的商人张弼士的故居,处处显现着大户人家的气度。而这座古宅还是槟城首批世界遗产酒店之一,风水极好,还提供住宿。除此之外,这里还提供给民众参观,里面还有一位马来阿姨用英语讲解这栋房子的历史。
地址:Cheong Fatt Tze Mansion 14 Leith Street
门票:12RM
开放时间:需跟每日11:00及15:00的导赏团才能进入
|| 三轮车 - 走街串巷的移动古迹
▲图:新浪微博@jerrywangqian
▲图:猫扑@皇上您这是喜脉呀
在槟城的大街小巷中,最独特的风景要数人力三轮车。这种三轮车在汽车尚未普及前,是槟城人民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的设计是驾驶位置在后,乘客位置在前,这样就不会遮挡乘客看风景。而且三轮车上大多装饰着绢花,撑着遮阳伞,司机老爷爷一般都会随身携带地图,带着你走街串巷。坐在这个“移动古迹”上,穿梭在槟城古街道中,优哉游哉地就像穿越了时光隧道,别有一番风情~
Tips:三轮车没有收费标准,所以最好先议价才上车。
|| 汕头街晚市 - 巷子里的平民饕餮
▲图:新浪微博@jerrywangqian
▲图:新浪微博@jerrywangqian
▲图:新浪微博@jerrywangqian
槟城是马来西亚的美食天堂,但这里的美食却与米其林无关,而是最朴实的平民餐饮。在汕头街,围绕着新月宫茶室那一块区域绝对是槟城美食的精华所在。这里有被称为“四大天王”的小摊贩:鸭粥粿汁、炒粿条、天皇鸡脚粿条汤、四果汤,虽然是小摊小贩,但味道极其鲜美,媲美太多餐厅。新月宫茶室只提供各种饮品,小吃可以在周围的几家摊位购买,摊主会帮忙送到位置上哦~
▶马六甲
历史课本中的马六甲,郑和七下西洋的地方,成了大多数人对马六甲的最初印象。而当真实来到马六甲,就会觉得像是穿梭在古代的欧洲,或是置身于八九十年代的广东潮汕,而这里的老建筑、旧街巷,似乎都在诉说着一段段故事,辉煌、酸涩,都让人念想。
|| 红屋广场 - 荷兰式的浪漫
来到红屋广场,会发现这里完全没有东南亚的风格,厚厚的红砖墙,笨重的硬木门,宽阔的石阶,仿佛穿越至欧洲,回到了17世纪荷兰殖民的时期。红屋旁边还有建于1753年的基督教堂,天花板的横梁由一棵树的树干切割而成,里面的靠背长椅也已有两百多年的岁月,还有最精美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所以欧洲元素碰撞,让这里显得浪漫不已~
地址:Jalan Kota,Melaka
Tips:
1、荷兰红屋门票5RM,周二、三、四、六9:00-17:30;周五9:00-12:15,14:45-17:30;周一不开放。
2、基督教堂不收门票,但内部不允许拍照。
|| 鸡场街夜市 - 熙熙攘攘的市井味道
▲图:新浪博客@Eudora
▲图:新浪博客@Eudora
鸡场街就像是马六甲的唐人街,这里聚居着很多华人,街道两边基本都是两层古式房子,开有许多古董店、咖啡厅和土特产店,破旧,但却让人倍感亲切。平日的夜晚,鸡场街的店铺早早就会关门;但一到周末的晚上,这里就会举办夜市集,狭窄的老街两边摆满各式各样的摊子,熙熙攘攘的游客,从未见过的小吃,叫不出名的水果,喧闹,却让人心生温暖。
地址:Jalan Hang Jebat
开放时间:周一至四多数店铺18:00关门,但每周五至日会有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