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1|回复: 2

[军事] 《观棋》第3期:中外合研武器揭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2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1-12 04:23 PM 编辑

澎湃防务   2015-06-24 08:25


908.jpg
据俄新社6月16日报道,白俄罗斯总统新闻处当天表示,该国多管火箭炮在中国顺利通过测试。中外联合研制武器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合作的对象不断变化,中国担当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观棋》回眸历史,分析这种变化蕴藏的深层含义。




909.jpg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军工开眼看世界,发现自身装备水平已处于很落后的境地,遂试图和西方国家联合研制武器装备,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并较快得到先进武器装备。这一时期较著名的海军合作项目是中英合研的051S型驱逐舰。




910.jpg
由于直接引进42型驱逐舰过于昂贵,在已经定型的051型驱逐舰上安装42型上的全套“海标枪”远程舰空导弹系统,被认为是以相对便宜的方式提升战斗力的好手段。通过双方联合讨论051S改装方案的过程,中国对西方现代水面舰艇的设计理念有了初步了解。




911.jpg
如果051S没有在英阿马岛战争结束后的1983年遗憾流产,不仅解放军海军将提前十多年获得真正的区域防空作战能力,不会在南沙3·14海战时出现没有现代防空作战能力的尴尬,对现代化舰艇武器系统的认识也将更早更深刻。无奈历史没有假设。




912.jpg
和被热炒的051S型相比,1984年启动的中意联合研制037改外贸型导弹护卫艇相对少有人知。中意两国在火力强大的小型攻击艇领域都很有经验,双方很快决定以技术成熟经过实战考验的037型作为平台,前主炮换装意制76mm主炮,反舰导弹则采用国产鹰击-8型。




913.jpg
这个有望以相当高的性价比争取第三世界国家导弹巡逻艇市场的项目没有成功,原因是该型号并非国家重点型号,在当时实在拿不出1500万美元的研制经费。但它为后来037IG的研制积累了经验,如今国产导弹艇也早已行销海外。




914.jpg
这种采用“国产平台搭配西方先进设备”的项目在空军也有很多,尤以基于强-5机体加装意大利AMX攻击机综合导航设备的强-5M强击机(CI工程)最为著名。该机本有望成为一架相当出色的低成本攻击机,可惜由于一架原型机坠毁等原因最终下马。




915.jpg
使用法制惯性导航系统+平显+激光测距仪的强-5K型(CF工程)作为成本更低的改造方案(两架原型机均是在空军修理厂完成改装),本来很有希望成为当时解放军空军装备的强-5的升级样本而大批服役,但和当时的很多项目一样,最终下马。




916.jpg
稍早时候,中国和英国马可尼公司合作改进的歼-7战机航电设备项目,因及早由自用型改为外贸型而获得成功。其成果歼-7M获得大量外销订单,为歼-7出口家族的枝繁叶茂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航空工业最为成功的合作项目。




917.jpg
说到这一时期的中外合作军机,自然不能忘了传奇的“和平典范”——沈飞和美国格鲁曼合作改进歼-8II战机的“八二工程”。改进项目包括使用F-16装备的APG-65型雷达、意大利“阿斯派德”空空导弹、1553B数据总线等,能使歼-8II的综合作战能力大大提升。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918.jpg
同期,成飞也与格鲁曼公司联合研制在歼-7基础上改为两侧进气的“佩刀II”项目(后来演变为超7,成为“枭龙”战机的前身)。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项目最后无疾而终,但它们使中国航空人首次系统接触西方先进航空技术,为后来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基础。




919.jpg
在门槛更低的陆军装备上,仅步兵战车就有三个国家先后跟中国提出联合研制,并且都搞出了试验样车。首先是1984年中英联合研制的NVH-1型,该车在85式装甲人员运输车的基础上,加装了维克斯公司生产的25mm炮炮塔,并换装西德道依茨320马力柴油机。




920.jpg
1986年北方工业公司与美国FMC公司共同研制了NFV-1型。该车是在86式步兵战车底盘上安装FMC的单人炮塔,火炮换为1门和M2“布莱德利”步兵战车相同的M242型25mm机炮。样车于1986年在北京国际防务展览会上正式展出,并前往埃及测试。




921.jpg
1988年法国GIAT公司也来了,于是有了源自WZ551轮式战车的NGV-1型。这一研制进行得非常迅速,中方在底盘上按照要求切出一个洞,法方将25mm炮炮塔空运过来,仅用一周就完成了安装调试工作,并参加了同年的北京防务展。




922.jpg
步兵战车联合研制如此热闹,美国人觉得在坦克方面也有合作空间,遂在59式坦克的基础上提出了“美洲虎”坦克方案,计划利用105mm坦克炮、大马力柴油机等先进技术进行改造,抢占T-54/55坦克的升级市场。但受困于项目定位不上不下,仍黯然收场。




923.jpg
这些五花八门的“中国底盘洋炮塔”项目虽然并没有修成什么正果,却为长期习惯于苏式设计思维的中国装甲车辆工程师们打开了另一扇窗,使得90年代之后的国产新型装甲车辆逐渐有了中西合璧的特色,对其成功装备部队并行销海外有着重要帮助。




924.jpg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合作研制武器的国家变成了苏联分裂后的多个国家,由此进入中外武器合作的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不同,随着中国军工实力的进步,中国军工企业在合作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体现在更多关键子系统的国产化和系统整合能力上。




925.jpg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解放军有条件进行大规模装备更新,加上武器更新要求的紧迫,而且由于普遍兼顾了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性,这些合作产品也终于不再只是试验品或者外贸产品,实实在在地成为保卫国家的国防重点装备型号。




926.jpg
说到TEMA 968,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一说052B大家就熟悉了。这一代号正是俄罗斯北方设计局对中国052B型驱逐舰的代称。作为一艘在全新国产平台上装备和“现代”级相同的“施基利”导弹系统和雷达电子设备的军舰,052B在研制中得到了北方设计局的协助。




927.jpg
在051B型驱逐舰安装“里夫-M”远程舰空导弹系统的TEMA988(亦称“中华俄式神盾”)——也就是051C型,同样得到了北方设计局的帮助。俄式防空系统使得中国战舰终于具备了区域防空能力。和当年的051S相比,这一次的合作有始有终非常顺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05: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928.jpg
长期游走于东西方之间的以色列,和中国军工合作也不少。由以色列首富艾森伯格主导,代号“圆环工程”的A-50I预警机项目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合作项目。虽然由于美国人从中作梗而终止,但后来空警2000预警机的研制,仍从这次合作中获益良多。




929.jpg
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在充分消化吸收引俄装备后,中国已能拿出水平不亚于甚至优于俄罗斯原版的武器,不仅供解放军使用,也吸引了国外用户。一些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国家还希望能够和中国合作研制更适合自己的武器,如同当年的中国。




930.jpg
特别是一些继承部分前苏联军工遗产、但受限于国土太小难以完成武器试验的独联体国家,也开始和中国合作。开头提到的白俄罗斯和中国合作研制火箭炮就是一例。这种新型火箭炮可以说是国产A200型火箭炮的发射装置与白俄罗斯生产的8轮全驱越野底盘的结合。




931.jpg
前苏联时期就闻名遐迩的白俄罗斯明斯克特种车辆厂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远程火箭炮技术也居世界前列(模块化的A200拥有200km射程和30米级精度),而且还能提供庞大试验场,双方强强联合可以说是必然的。




940.jpg
这款被称为“波兰舞曲”的新型火箭炮研制成功后,将和俄罗斯长期没有改进的BM-30“龙卷风”火箭炮竞争方兴未艾的第三世界国家远程火箭炮市场。而在卫士-1B基础上由北方工业公司和泰国联合研制的DTI-1系列远程火箭炮,也将成为“阻击”BM-30的对手之一。




933.jpg
当然中俄在军工领域合作还是主流。除了航空发动机之外,近年来中俄合作重型直升机和大飞机项目颇受关注。冷战后俄罗斯全新研制的运输直升机项目不多,米-26重型直升机的后继型还没有消息,而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解放军对重型直升机的渴求人尽皆知。




934.jpg
自从苏联解体、安东诺夫设计局及诸多配套生产厂家归属乌克兰等其他加盟共和国之后,俄罗斯的大飞机研发生产能力也有些萎缩(当然设计底子还是在的)。两国共同的需求加上中方的财力支持,有助于催生下一代重型直升机和大飞机项目,其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935.jpg
在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改进型Block 2上,巴空军要求加装空中受油管延长作战半径。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其受油管与歼-10上的差别较大,反倒和瑞典的JAS-39“鹰狮”战斗机的空中受油管更为相似,这说明“枭龙”的后续合作也在变得更加国际化。




936.jpg
随着外贸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由中国主导大型高科技武器装备研制、并与国外用户展开深入合作打造明星兵器产品的日子也不远了。这将是走过几十年合作发展道路、经历多次角色变换的中国军工的下一次华丽转身。本期《观棋》就到这里,周五再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6 11:03 PM , Processed in 0.0656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