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齐水勇 编辑 | 秦翼 新浪图片出品 2015-11-02 05:00:02
这所我工作的寄宿制小学,位于临汾市西部一座山的半山腰上。全校除了一至六年级外,还有一个幼儿班。其中小学生共计有60余人,幼儿班有20余人。学生们全部寄宿在学校,只有在周末时才能回家。2011年山西省政府实行的小煤窑关闭政策后,70%的孩子父母选择外出打工。
目前,这个村是当地不多的还未覆盖到安全饮水工程的地方。全校的生活用水都是从3公里地以外的地方,用三轮车拉回来的。为了节约用水,在冬季里,幼儿班的孩子们只能在饭前排队洗手、洗脸 ,大家共用一小盆水。
山上的早晨,空气异常清新湿润。暖暖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孩子们已经靠着墙角大声朗读了。从清晨到日暮,一年到头,我们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比和他们的亲人还要长。我是他们的班主任,有时,更像是他们的父母。
小浩(化名)今年9岁,父母均在内蒙古打工。我在讲解“九月九”节日由来的时候,小浩突然哭了,他告诉我,父母来电话说,八月十五不能回家团聚了。听到我讲解九月九是团聚的节日时,自己没忍住哭出了声。
大部分时间里,小浩是个鬼灵精怪的孩子。课间,他躺在自己的板凳上休息。2014年期终考试,作文题是”礼物”。小浩交了白卷。我当时非常气愤。把他叫到了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写作文。他说,他从小到大没收到过礼物。听了他的诉说后,我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于是,决定做点什么。
我征集一下全班同学想要的新年礼物,并把照片上传在了网上。后来,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礼物。不单是我们班上的同学收到了新年礼物,全校同学都收到了礼物。小浩也第一次收到了礼物,一箱自己最爱吃的酸菜牛肉面。
阿华(化名)今年9岁,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他。一次家访时,阿华用劈柴的斧头砸核桃给我吃。在填家庭成员调查表时,他将妈妈这栏涂成了彩色。我问他,你喜欢妈妈吗?他笑着就是不说话。身边的同学们七嘴八舌说,他妈妈跟人跑了。他笑着笑着,就哭了起来。
阿华告诉我,妈妈在玩微信时,认识了一个在城里“混”得比较好的人,就离开了大山。自从妈妈走后,爸爸仍在外打工,家里再没有人催促学习。所以,每次的家庭作业阿华都没办法及时完成。后来,他在家将一壶开水打翻,烫伤了胳膊。来到学校后,代课老师每天帮他处理伤口。
小锐(化名)的母亲两年前因病去世,父亲靠打零工生活,家里一贫如洗。去年冬天给班级调整坐位,小锐赖着不动,也不说话。当我的目光移到他的脚上时,我发觉他一只脚紧紧踩着暖气管子。这一刻我明白了。下课后,我给他和他最心爱的宝贝,新捡到的一个破足球,照了一张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