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79|回复: 1

[旅游天地] 那些隐没在武汉市井里的“失落之塔“,才是武汉最有味道的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30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10-30 最具小众特色旅行 Feekr旅行


这里没有武汉大学、长江大桥以及黄鹤楼上青春的烤小鸟。

但这里会有肉联厂积灰的失落之塔、江滩边唱着歌的七个高中生以及凌波门秋瑟里通往湖心的栈道。


那鄱阳路80号被人遗忘的大院、那大陆坊摇摇欲坠的楼梯、那钟家村菜市场门口热腾腾的牛肉面……

我们不知道未来的武汉是怎么一种模样,可是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个城市过去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每一个瞬间。

今天,Feekr就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武汉,走进一段你们错过的时光。


最怀旧

老街区与后工业的碰撞



时光它带走了光阴的故事,却带不走过去的荣光。




|| “汉阳造”艺术区  武汉的后工业时代气质


(图@小螺号)


(图@小螺号)

从人流熙攘的古琴台路口,顺着林荫道走进园内不到十米,小月湖就将热闹的街道远远隔开,四周悄然安静下来。湿滑的青苔长满了老旧砖墙的墙根,巨大的工业风扇和3米高的锈铁门明显带出了后工业时代的风格。不同于北京的798艺术街区,汉阳造的建筑却充满了民国的阴柔优雅,可艺术作品确实尖锐粗粝的,形成了一种鲜明的视觉反差冲击感。这是一个工业风格与时尚气息混搭的地方,到了夜晚,这里众多的酒吧会是绝对的主角。


|| 武汉肉联厂  失落之塔

(图@胡萝卜大补啊)

微博上火极一时的失落之塔,其实就是汉口堤角武汉肉联厂里的一个水塔。然而当年亚洲第一雄厂的荣光如今只化为一堆破旧的厂房和这座硕大无比的水塔,要说失落,失落的是整整一个年代,一段计划经济的工业历程。这破败的场景,锈迹斑驳,结构感很好,也很适合摄影。


|| 古德寺  隐匿于城市高楼之中的寺庙

在中国好像很少见到这样的寺庙。外墙四壁的尖券拱和玫瑰圆窗,呼应殿顶林立高耸的尖塔,好似哥特式教堂伸向天空的上升感。内外墙面装饰的花卉、狮头、象头和大鹏金翅鸟等建筑细部都再现了曾风靡南印度和东南亚各地的帕那瓦建筑风格。和归元寺这些声名远播的寺庙相比,古德寺少了喧嚣,多了神秘。虽淹没在杂乱的民居间,其清净脱俗丝毫不亚于远在深山的寺院。


|| 吉庆街  秒杀户部巷


“白天逛汉正街,晚上游吉庆街”,武汉人素有此说。吉庆街最有特色的,还是那些在数不清的桌子之间穿梭的数不清的艺人们。有唱歌的有唱戏的,有画像的有说书的,有湖北楚剧有东北二人转歌舞;有吹萨克斯的也有拉二胡的,有一个人亮绝活儿博得满桌喝彩的,也有鼓乐齐鸣如乐队一般挑起众人兴致的。如此花样繁多的艺人扎堆,吉庆街展示的极具汉味的风采夜生活,在全国,即使是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最市井

一条巷子隔开繁华



与江汉路永不止息的热闹不同,大陆坊背街仅仅一巷之隔,却依旧保持着旧日的宁静。新年第一天,一边是车流不息,另一边却是烟熏饭香,暖暖的生活味道。



|| 昙华林  沉淀于历史的长河

(图@胡萝卜大补啊)

(图@YinHao)

这条普普通通的街区,仅有一千二百米,却集中了几十处近百年的老建筑物:教堂、医院、学校、名居、花园、领事馆等等。这些百年前的老建筑物虽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却折射出历史的光泽和心酸。它的一砖一石,勾勒出武汉城市发展的轨迹;它的轶事旧闻,反映了武汉市历史上的风云变幻;它的别致名居,记录了武汉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这里的街道不窄也不宽,觉得刚刚好,每一座房子都很特别,在这里你会找到属于你的那一款文艺清新。


|| 德胜桥  儿时的记忆

(图@胡萝卜大补啊)

德胜桥其实不是桥,而是一条街,狭长的街道颇有老武汉的感觉,两边旧楼林立,各种小卖店琳琅满目,里面经营的人,来买东西的人都似乎把人带回那个年代。来到这里才能真正看清这个城市,领悟它独特的味道。这里应该有很多人的儿时记忆,露天沿街菜场、小卖部里最地道的特产、童年回忆里叫不出名字的零食以及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屁孩儿。


|| 巴公房子  俄罗斯旧时光

(图@胡萝卜大补啊)

在鄱阳街上远远就能看到这幢巴公房子,它斑驳而沧桑。在九十几年前它一定如同“泰坦尼克号”般豪华精美,与旧上海的“七十二家房客”相比较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顺着木质的楼梯走进去,踩上去咯咯作响,仿佛穿越了时光。然而眼前的一切与都市的繁华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抚摸着青筋暴露的雕花栏杆,你会感概这些楼梯究竟经受了多少岁月的蹂躏,而这些门窗又抵挡了多少岁月的寒风。


|| 大陆坊  最真实的生活

(图@胡萝卜大补啊)

大陆坊,从南京路和扬子街两边的入口处都能看到清晰的门牌,从未改名。临街一溜儿已被“影楼”占据,成为武汉照相的代名词。一条不长的巷子,一眼便能够望见另一头,两端是红砖清水墙房屋,大多四层。沿街望去房屋排列凹凸有致,规整有序,斑驳的墙壁和门楼,已能显见老屋的年纪。曾经的旧日贵族,现在常常被忽略,却是城市生活最好的记录。


|| 黎黄陂路  风吹日晒的街头博物馆


(图@好吃的逗号)


(图@突出—大田)

不像中山大道的车水马龙,也没有江汉路的商业繁华,走在黎黄陂路上,更多的是一幢幢不同风格的民国建筑与房屋。保留着斑驳痕迹的巴公房子、充满艺术气息的咖啡厅和茶屋、打理得茂密繁盛的小花圃,还有旧时租界遗留下来的公馆、银行、巡捕房等等,无不透露着黎黄陂路的小资与洋气。与其说这里是老街,倒不如说这里是一个街头博物馆,处处呈现出的精美和情怀,都让武汉这个城市显现出不同的风韵。


最温柔

江河湖海一片情怀



在湖心行走的微雨清晨,在江边徘徊的微醺黄昏,江河湖海才是武汉的情怀。



|| 凌波门东湖栈桥  陪你去武大看海

(图@牛开)(图@刘顺儿妞)


去武大看海的浪漫只有那扇凌波门见证,只有那片东湖水知道。珞珈山的漂亮姑娘,也会在清晨去湖边晨读。寒冬的早晨,也会有人一如既往地从枫园漫步到湖边。凌波门外,每天有多少人在徘徊等待,暮色降临的时候,他们就在这里等着晚归的姑娘,整日的疲惫,就在这波光粼粼和等待的忐忑中随风而逝了。


|| 江滩  流淌着武汉人的生活

(图@胡萝卜大补啊)

长江大桥下的江滩是武汉最接地气的地方,可以喝茶打牌吹牛游泳钓鱼发呆,吹着南来北往的风。武汉的这点很喜欢,他们和成都人一样懂得生活。长江两岸被开发成一个供市民散步的地方,一群高中生坐在楼梯上打闹唱歌,无数小孩子在这里变成老人,与朋友爱人一起牵手走过。这里流淌着无数人的生活……


|| 江滩芦苇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在临近江滩的地方,芦苇绵延4公里,芦苇丛中飘荡着浪漫和温柔的气息。11月中旬,江滩芦苇转为白色,随风飘荡的芦花有着一种轻柔的美,整个芦苇地带萦绕在一片浪漫的纯白中。芦苇高出人头,在这样一片温柔的怀抱中,是亲临自然、感受自然的最佳选择。约上3、5好友,在江滩小聚,拍照、休息,在一片茫茫的芦苇当中,看江水滔滔,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豪迈多少感触萦绕在心中。

发表于 2015-10-30 09: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我养我的地方
支持一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 10:31 AM , Processed in 0.03360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