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咏麟(阿伦)跟女友朱咏婷(Wendy)及两人所生的独生子谭晓风,一家三口在香港中环晚饭被偷拍。已19岁的谭晓风生得高大俊朗,脸形、鼻子和笑容酷似阿伦,但比爸爸更帅气,且品学兼优,富音乐细胞,打鼓打得很出色,又会作曲,对父母孝顺,乖乖仔一名。阿伦很以儿子为荣,但为保护儿子在不被外界骚扰下成长,他对儿子一切全面保密,就连儿子到英国牛津大学升学之初,他对外讹称儿子在美国升学,声东击西。平日健谈风趣的阿伦,当被记者问及有关晓风的问题时,马上封嘴。
晓风出生不久,有线人向我报料,并爆出Wendy的名字。当时只有阿伦身边的好朋友才知道“晓风”的名字,线人绝不肯对我透露,因如公开了,阿伦会猜到是谁人泄密。
线人倒也帮忙,把Wendy的地址告诉我,但只有屋苑名字,至于座数和楼层他也不清楚。那是一个有三、四座楼的豪华大型屋苑,每座有三十多层,保安森严,访客出入要登记身份证,怎样才可以拍到Wendy的照片——如果是不负责任、不尊重专业的媒体,不会求证就随随便便爆料,只靠标题抢读者,内容却是豆腐渣。查氏原则是,就算相信所爆的料千真万确,也要作彻底求证,并非靠道听途说、以讹传讹、闭门造车作报导。因为“听人说”的报导弊端多多,既容易出错,又降了报格,也削弱了权威性,更糟糕是给行家有跟进的空间,等于替别人挖井寻水源,得益的是别人。难得遇上大料,当然要做到唯我独家。

▲谭咏麟发妻杨洁薇不能生育,谭晓风为谭咏麟与朱晓婷Wendy所生独子
无计可施,脑汁绞尽,绞出一个从来未试过的方法,派卧底去该屋苑做保安。
记者中有个很拼搏机灵的年轻人(今日已是香港某报娱乐版总编辑)请缨去当保安员,过程得幸运之神多次眷顾。
查明该屋苑属哪家保安公司,记者去应征,踫巧保安员从缺,记者实时获聘用,并实时上班!他被安排选了套合身的制服穿上,获发工作证,过程比想象顺利,但保安公司承接几十个屋苑的保安工作,记者会被派到哪个屋苑当值完全控制不来,所以原定计划是记者先入职,慢慢争取调守目标屋苑。喜出望外的是,保安公司见记者年青、样子端正,觉得他形象讨好,于是派他去目标屋苑!为我们省下大量时间。
上班大半天,他音讯全无,手机一直没接通,担心了大半天,他终于来电了,叫苦连天。
他的岗位是在其中一座楼的电梯大堂。公司规定,每个出入的住客他都要点头招呼,看清楚他们的容貌,禁止闲杂人等进入,工作看似清闲简单。当他适应了环境,看清形势后,本想来电报告情况,可是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闭路电视监察,刚拿起手机,控制室便透过大堂扩音器、有如上帝声音般禁止他打电话,因为公司规定当值期间,不得擅自与外联络。由于工作沉闷、死板,他打算用耳筒听歌,被禁;看书,被禁;不得擅离岗位,上厕所,要先用内线电话通知控制室,等另一保安员来暂代,才可离开岗位,故上厕所不能太频密和太长时间,犹如坐牢。他是趁晚饭的半小时跟我联络,因任务艰辛,他说要尽快完成任务。
翌日,午饭时间,他来电报喜。他从一个驻守屋苑已久的保安员口中得知Wendy所住座号及楼层,原来正是他站岗的那座。大家都振奋起来,没想到只花两天任务便接近完成!
当日黄昏狗仔队实时到屋苑外候命,等待阿伦或Wendy现身,希望一击即中,可以拍到他们一家三口的合照。时间过得特别慢,等至差不多凌晨时份,记者来电了,气急败坏。他们远远看见阿伦的座驾来了,严阵以待。由于屋苑位处半山,路面狭窄,狗仔队的小房车泊在山边,特别碍眼。机智的阿伦觉得有跷蹊,眼见其座驾快将抵达屋苑,相机准备就绪,忽然转过U弯,与狗仔队擦身而过,司机、摄影记者都见到阿伦在车厢中,他们立即跳上车,尾随阿伦座驾。跟了一段山路后,被甩掉了,为此他们十分沮丧泄气。我着他们收队,已打草惊蛇,这单料报废了。并嘱记者翌日辞去保安员工作,良机已过,短期内不可能拍到。
约九年后的暑假,我和丈夫陪儿子参加十岁的足球夏令营。有百多个孩子参加,父母都齐出动,更有人把女佣也带来,足球场堆了几百人,人山人海,我们全神贯注在儿子身上。
忽然一个熟识的声音在耳边提醒:“警察来抄牌,快去把车开走。”我转头一看,是阿伦,本能反应问:“为何你在这里?”他鬼马地笑。我脑筋转过来了,实时明白,热爱足球的他是陪儿子来练球。在大群小童中,一个穿着限量版名牌球靴的男童吸引我的注意,他长得比同龄孩子高,一看鼻子,就知道是阿伦翻版。Wendy跟所有母亲一样,一手拿着摄录机,颈上挂着相机,在场边用心地拍下晓风的球技。烈日当空下,阿伦穿着与树杆同色的咖啡色连帽风衣作保护色,默默远距离观看儿子,为的是怕暴露身份,儿子会受到注目。他一站几个小时,用心良苦,那画面叫任何已为人父母的大为感动。
当时外界仍未知悉晓风的名字,如果偷拍了他的样子,是难得的独家爆料。我却没有一丝这个念头,因有违个人爆料原则。阿伦好心来提醒,是基于一份对我的信任,如反过来爆他料,是利用了他对自己的信任,太没品,过不了自己一关,但若反过来是我发现他儿子在先,就如当初偷拍到他们一家三口的照片,爆料便问心无愧。
很多人问我,爆不爆料的底线是什么,这是其中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