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4|回复: 0

[史地人物] 《尘世》:“窒息”的村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6 08: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浪图片  2015年10月15日 16:50


1.jpg
58岁的魏立炎戴着氧气机维持生命,只要停电,他随时有可能因缺氧去世。和他同村的男人们,很多因为曾在金矿打工而患上尘肺病,他们中有的已经去世,剩下的则在等待着死神的降临。摄影:胡国庆/华商报




3.jpg
地处秦岭深山的陕西山阳县石佛寺镇麻庄河村有900多口人,200多户人家分布在7.4公里长的麻庄河沟里。山里人烟稀少,庄稼地里很难见到男劳力。




2.jpg
20世纪90年代,村民听说一百多公里外的洛南县有个金矿,在那里打工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男人们便纷纷去金矿打工。十几年后,这些本应正当壮年的男人们死的死、病的病,为治病花光了在金矿挣来的钱,如今家里仍是一贫如洗。




4.jpg
1991年,20岁的郭秀琴嫁给了村民李光山,生下一子一女。丈夫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是村里最早去金矿的人之一,1995年,他开始感到胸闷气短,几年之内病情迅速恶化,1998年,骨瘦如柴的他去世了,27岁的郭秀琴成了寡妇。她说自己曾想过出走,却舍不得两个孩子。




5.jpg
在家人撮合下,2000年,她改嫁给了去世丈夫的大哥李光秀,虽然她知道,兄弟三人都患上了尘肺病。她说,只是不想让孩子受委屈。她盼着两个孩子快点长大,可儿子12岁时在水库游泳时不幸淹死了。李光秀受不了打击,在2011年底上吊自杀,40岁的郭秀琴又成了寡妇。




6.jpg
家人劝她再找个男人,2014年春节,在同村人的牵线搭桥下,她和同村的杨小义走到了一起。但她当时不知道,看似健康的杨小义也患了尘肺病,只是当时还没有发病。在郭秀琴家的屋子里有一副棺材,她说这是给自己的父亲和男人准备的,“哪个先死,哪个先用!”




7.jpg
村民陈家秀40岁那年,她的丈夫死于尘肺病,两年后,她改嫁给了丈夫的弟弟,如今小叔子也快不行了,只能在家看门。陈家秀说家里房子塌了,只留下丈夫生前的安全帽和一顶矿灯。




8.jpg
村里30多人因尘肺病去世,30多个女人成了寡妇。少数女人无法忍受离家出走,而大部分女人选择了改嫁和守寡。村民说,山里人封建,男人死了女人改嫁会让人笑话。可如今村里死的男人太多了,总不能让这些年轻的女人都去守寡,孩子怎么办?




9.jpg
父老乡亲说要帮这些寡妇们重组家庭,哪怕是不领证的名义夫妻,只要能把孩子养大就行。村里的尘肺病人大都是中青年,无奈的妻子们都备好了棺材,等待亲人的离去。




10.jpg
麻庄河村共查出100多个尘肺病人,有的一家人里就有多人患病,十几年间,病人们相继去世,有的遗孀无奈改嫁给了丈夫的兄弟。2001年第一批13位尘肺病人中,现在只有两人还活着,53岁的谭丛华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自己的目标是活到60岁。




11.jpg
53岁的尘肺病患者王书国只走了30多米的路便已经支持不住,他的弟弟三年前已经去世。




12.jpg
村民李广寿说,自己已经“死”了好几回,有一次病发时喘不上气来,家人送他去医院,没走多远又回来了,想让他在自己家里去世。他们担心人死在半路上,灵魂会变成“孤魂野鬼”。




13.jpg
53岁的杨尚东拿着自己的胸片。他的两个弟弟死于尘肺病,他说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了。




14.jpg
46岁的何开山让儿子去学医,他希望将来儿子学成回家,医学技术也进步了,能治好自己的尘肺病。




15.jpg
53岁的王淑梅站在丈夫魏立炎的身边,看着他依靠氧气机维持生命。她知道自己的男人快不行了,但她还是坚持认为,只要男人活着,这个家就还是个完整的家。




1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 04:43 PM , Processed in 0.0751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