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1|回复: 0

[我爱我家] 故宫展了些什么,让人愿意在大风中排队13小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2 07: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10-12 星星君 百万庄的小星星

许多人冒着寒风排队十多个小时,只为一睹故宫建院90周年《石渠宝笈》特展中的宝贝。


10月12日,第一期特展结束,引人瞩目的《清明上河图》撤展,近期内将不再展出,上一次它在故宫的公开展出也已经是10年前,这是导致这几天观展人数激增的重要原因。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清明上河图》是“真正”的宝贝,大家对其他展品并不熟悉。


“石渠”,典出《汉书》,西汉皇家藏书之处称“石渠阁”。《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文献,共44卷,耗时74年,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


《石渠宝笈》特展的所有展品,就是来自这本“珍宝目录”。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其中一些展品。


——星星君




《伯远帖》

作者:东晋

·

王珣
展出时间:9月8日至10月11日
纸本,行书,纵25.1厘米,横17.2厘米,《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王珣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王羲之之侄。《伯远帖》是他书写的一封信。


乾隆当年得到王珣的《伯远帖》,将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藏于养心殿的西暖阁一隅斗室中,命名为“三希堂”。专家认为,三件宝物只有《伯远帖》是王珣本人书写。

清末,《伯远帖》与《中秋帖》曾被溥仪皇贵妃随身携出,后遭变卖。1949年,郭葆昌儿子将二帖在香港抵押,抵押到期后郭家已无力赎回。在周恩来关心下,由国家出资购回。



《列女图卷》

作者:东晋·顾恺之 (宋摹)

展出时间:10月13日至11月8日

绢本,设色,纵25.8厘米 横470.3厘米,《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列女图》,又名《列女仁智图》,根据汉刘向《古列女传》第三卷“仁智传”绘制,绘历史上有智谋、有远见的妇女。原文有十五节,图也应为十五段,现仅存十段,每段图的左侧配有节录自《古列女传》的榜题。

图中人物衣纹线条紧劲连绵如铁丝,辅以墨色凹凸晕染,衣纹线条可与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孝子列女屏风相比较。


《游春图》

作者:隋·展子虔(未证实) 
展出时间:9月8日至10月11日
绢本,设色,纵43厘米,横80.5厘米,《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游春图》创作于隋代,描绘古人春日踏青的情景,画幅不大,场面丰富。这件作品是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之一。

该图因宋徽宗赵佶在前隔水处题有“展子虔游春图”而得名。近些年,有学者和鉴定家认为它并非展子虔亲笔所绘,猜测可能是五代时期或宋代的摹本。

《游春图》曾收藏于北宋宣和内府,在历经宋、元、明、清各朝多人收藏之后,被清内府收藏。1946年,收藏家张伯驹以重金将其购藏。1952年,经由国家文物局转交北京故宫收藏。


《冯承素摹兰亭序帖卷》

作者:唐·冯承素 (摹)
展出时间:10月13日至11月8日
纸本,行书,纵24.5厘米,横69.9厘米,《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冯承素摹兰亭序帖卷》作者是唐太宗时直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唐太宗经常将所收藏的法书真迹交由冯承素等人临摹,再赐给诸臣。冯的书法被当时的人们评为“笔势精妙,萧散朴拙”。

唐太宗得《兰亭序》后,曾诏书法家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临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众多临摹本中,尤以冯承素的摹本最为精美。



《清明上河图》

作者:北宋·张择端
展出时间:9月8日至10月11日
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厘米,《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镇馆之宝”,北宋风俗画,在5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20多辆,大小船只29艘,见证了当年汴京的繁华景象。

《清明上河图》的命运同样一波三折。元朝建立后,它被收入秘府,为官匠装池者以赝本偷换出宫售予某贵官,中途又被偷售,明朝时,图曾收入严嵩手中,严嵩死后,被收入宫廷。

入清以后,《清明上河图》先后为陆费墀、毕沅等人收藏。毕沅死后第四年,家产被籍没,图被收入清宫,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清末代皇帝溥仪出逃时,曾将其带至东北伪满皇宫。抗日战争中,该图流落民间,新中国成立后,由解放军干部张克威收回,送至东北博物馆,最后来到北京故宫。


《行书洛神赋卷》

作者:元·赵孟頫
展出时间:9月8日至10月11日
纸本,行书,纵29厘米,横220.9厘米,《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书写此卷《洛神赋》的作者是元代书画家赵孟頫,他在绘画方面创一代新风,书法更是元代第一人,且影响深远,其书法于篆、隶、真、行、草诸体皆精,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所创书风后人称之为“赵体”。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朝“宸翰”(即皇帝墨迹),也是它们首次集体亮相。


五朝“宸翰”展品截图




福临(顺治) 行书苏轼武侯庙记语卷

玄烨(康熙) 行书四十一年除夕书怀诗轴


胤禛(雍正) 行书柏梁体诗序卷

弘历(乾隆) 行书学诗堂记卷

顒琰(嘉庆) 楷书幻花十二咏卷


(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官方微信“微故宫”、故宫博物院官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9 06:06 AM , Processed in 0.0541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