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8|回复: 2

[军事] 《出鞘》2015-10-10:重拾列宁的枪:苏联解体后俄军征战纪实(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1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1-2 01:13 PM 编辑

新浪军事   2015年10月10日 23:42


1.jpg
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俄罗斯对美国支持和纵容科索沃阿族民族分裂活动的无能为力,1996年后已事实上独立的车臣,再次开始折腾了起来。1999年7月初,车臣武装力量总司令巴萨耶夫率领几千武装分子潜入达吉斯坦南部,并于8月10日成立所谓的“达吉斯坦国家”,第二次车臣战争就此爆发。




2.jpg
当时车臣武装总兵力约25000人,还有大量的外国雇佣军。面对巴萨耶夫的嚣张,俄决定武力解决积弊已久的车臣问题,总统叶利钦马上撤掉了面对危机处置不利的总理斯捷帕申的职务,重任命一人为政府总理,他就是弗拉基米尔普京,某种意义上第二次车臣战争也可看做是俄普京时代的开端。




3.jpg
随后,普京请求叶利钦赋予他指挥行动和协调各强力部门的全权,俄军开始着手反击:使用航空兵和炮兵猛烈打击叛军,地面部队采用特种战术进行攻击,在此期间,俄军取得了歼敌千余人的胜利,8月25日全部收复被车臣非法武装占领的村庄,基本消灭了达吉斯坦境内的所有车臣武装分子。




4.jpg
9月30日俄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开进车臣,12月3日控制了车臣三分之二的地区。12月25日,俄军快反支队、特警和内务部队在甘塔米洛夫指挥的车臣军配合下攻入格罗兹尼;与此同时俄军继续在南部山区打击叛军。2000年1月1日俄代总统普京亲自驾驶Su-27战机到北高加索前线犒赏作战官兵。




5.jpg
2000年1月18日清晨,俄军对格罗兹尼的总攻打响。在警察部队和车臣民兵的配合下,俄军从三个方向攻进了市中心的广场。战斗进行的异常残酷, 2月4日,俄军战士将俄罗斯三色国旗插上了车臣“总统府”。到2月28日,俄军收复了车臣百分之九十九的土地,基本稳住了车臣的局势。




6.jpg
和五年前毫无准备打的一团乱相比,俄军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的表现有相当显著的进步。1994年时的俄军自以为城市战并非是什么大不了的危险。而1999年俄军指挥官们则开始尽量避免城市战,而改用重炮和空袭来摧毁敌人,而在协同作战、计划、基础战术和舆论宣传上,俄军也有了很大进步。




7.jpg
然而,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俄军依然存在着大量问题。比如在大获全胜的收尾阶段,俄军内部的一小撮败类被车臣非法武装用重金买通,使得包括非法武装重要领导人马斯哈多夫和巴萨耶夫在内的一部分人竟顺利的通过了俄军重重设置的封锁线,逃进了邻国格鲁吉亚的潘吉西尔山谷。




8.jpg
此外,对武装分子防空武器的忽视,使得俄航空兵部队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比如在格罗兹尼“米努特卡”广场大战中,一架米8直升机被“针”式防空导弹击落,机上两名少将、8名上校死亡。2002年车臣武装故技重施,又用“针”式击落俄军米26直升机,造成百余人死亡。




9.jpg
尽管如此,在整个战争期间,俄军依旧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作风,比如2002年2月,俄军第76空降师师第104团6连坚守776高地的战斗,面对数量二十多倍于己的敌人,90名伞兵阻击了三天三夜,甚至喊出了“向我开炮”的呼叫,最终,该部除6名重伤员昏迷得以生还外,全部壮烈牺牲。




10.jpg
当然,俄军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还有很多因素。经济上,北高加索地区的石油资源一直都是俄国的重要收入来源,车臣的石油管道和石化工业对俄异常重要。此外,通往土耳其和中东的高加索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保持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必须确保车臣所在的俄南部边境地区的稳定。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而要控制住高加索地区,不仅仅要保住“家门内”的车臣,还要控制住“家门外”的格鲁吉亚。格鲁吉亚内战结束后,俄罗斯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虽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是,俄不希望格在政治上离自己太远,尤其是谢瓦尔德纳泽担任格总统期间,俄格还是保持着比较良好的关系。




12.jpg
但是,当年轻的总统萨卡什维利通过“玫瑰革命”,推翻谢瓦尔德纳泽上台以后,格鲁吉亚马上倒向西方亲近美国,谋求加入北约,萨氏自认为其亲美的做法会得到美国在军事上的强有力支持。美国也确实给了萨卡什微利些希望,在军事和经济上予以积极支持,派出军事专家训练格鲁吉亚士兵。




13.jpg
于是格政府便在欧美的变相支持下,趁世界目光聚焦奥运时,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式当天,派军突袭南奥塞梯。格鲁吉亚在最初的二十个小时中占据主动,一度攻占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或许胜利来得太快又过于相信美国承诺,格军开始袭击驻格俄维和部队,全然不把俄放在眼中。




14.jpg
俄总统普京参加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立即返回俄罗斯,随后俄军的行动令世界瞠目:15时20分,俄军装甲输送车队进入南奥塞梯;15时50分,俄装甲部队开进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17时20分,俄罗斯国防部第58集团军赶往茨欣瓦利,增援驻扎在那里的维和部队。




15.jpg
按进攻作战的一般要求,对据守坚固要塞的敌人一般要集中5-6倍的数量优势,而格鲁吉亚面对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后面强劲的对手俄罗斯,铤而走险,是明显违背作战常识的莽撞之举。格陆军武器装备水平远低于俄军,再加上个位数级的空军和海军装备,三军基本不具备起码的联合作战能力。




16.jpg
现在这场战争给大家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主要有两点,一是萨氏打电话向西方政治家求助,但交谈中突然变得脆弱起来,情绪失控后开始猛嚼领带。二是俄军空袭的格军目标虽然都在居民密集区内,但仅平民造成伤亡百余人,这说明200年时,俄空军的空中精确打击能力已经初步成形。




17.jpg
2010年6月13日,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爆发带有颜色革命特征的种族暴力冲突事件,并扩大为骚乱,至6月17日,骚乱已造成至少191人死亡、1971人受伤。超过10万难民涌向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俄军火速派空降兵第31独立空降突击旅的一个营增援俄驻吉国坎特空军基地。




18.jpg
接下来要谈的就是大家近两年已经被普及的耳熟能详的乌克兰冲突和克里米亚脱乌入俄的事了。这场肇始于2014年的战火时至今日仍然在持续,究其原因,固然有各种乌克兰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也躲不开西方支持者的影子,但大家津津乐道的,还是这次俄罗斯军队介入冲突的不同之处。




19.jpg
在以往的冲突中,苏联解体后的俄军军事行动多是直接亮明自家身份,而此次乌克兰冲突,俄军除了在2014年2月28日开进克里米亚时之外,多数时候是以神秘的“小绿人”身份出现(无领章、帽徽、臂章、旗帜等身份标识,蒙面行动),对东部地区民兵武装的物质支持也多是私下进行。




20.jpg
实际上,这是普京上台一来,俄罗斯在外交领域更显成熟一面的表现:乌克兰作为俄、美、欧三方关注的敏感地带,任何一方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而任何一方高调的出兵,都必然会招致另外两方的联合反击,这些“打枪的不要,悄悄进庄”的“小绿人”,恰到好处的维护了俄在乌的基本利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在这一点上,俄军此次出兵叙利亚就与其介入乌克兰的模式由很大不同。在叙利亚,俄军肩扛反恐的道义大旗,又有合法政府武装叙政府军协同,自然可以大胆的亮明身份,像海湾战争时的美军一样,以“王师”的姿态狂轰滥炸,甚至派出部分精锐地面部队或顾问投入作战。




22.jpg
这种方式,倒是和当年俄军介入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战争(埃厄战争)的模式很是相似。1998年5月,厄埃两国因领土争议爆发武装冲突。与埃塞俄比亚关系不错的俄罗斯,除了向埃塞俄比亚出售武器,还派出了上至上将级指挥官,下至基层军官飞行员的庞大“顾问团”助拳埃军。




23.jpg
2000年5月,在俄军顾问帮助下的埃塞俄比亚军队发动“左勾拳”行动,一“拳”把厄军打懵在地,取得大胜。6月,埃、厄签署协议停战。如今,俄军在叙利亚,会不会重现当年在埃塞俄比亚创造的辉煌呢?我们拭目以待。本期的出鞘就到这里,我们下周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6 08:36 PM , Processed in 0.1346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