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3|回复: 3

[军事] 《铸剑》2015-07-20:中国120迫榴炮家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0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1-2 03:05 PM 编辑

澎湃防务   2015-07-20 18:49


1.jpg
7月17日,中国官兵携05式120mm轮式自行迫榴炮抵达俄罗斯,参加“炮兵大师”国际炮兵竞赛。详细解读全球兵器秘密的澎湃防务《铸剑》第一期,为您呈现120mm迫榴炮家族这一解放军轻型压制炮兵新贵的发展历程。




2.jpg
在有着使用迫击炮传统的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团营一级长期装备着口径大于100mm的重迫击炮。解放后研制过55式和64式两种120mm团属迫击炮,部分步兵师属炮兵团还装备过威力更强大的56式160mm重迫击炮。




3.jpg
进入1980年代,摩托化步兵团逐渐使用122mm榴弹炮取代了重迫击炮,只保留重量轻易携行的71式(包括改进型80式和89式)100mm迫击炮。随着机动性更强的装甲步兵营和摩步合成营出现,100迫又被加强到营属炮连。




4.jpg
虽然在这一时期,中国也研制了86式120迫等新型120迫,而且还出现过和63式装甲输送车结合的简易自行迫击炮,但这些型号只是少量装备部队试用,更多被用于外贸出口。为什么中国陆军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大力发展120迫呢?




5.jpg
作为对比,二战期间非常重视重型迫击炮发展的前苏联,冷战中除“拆迁专业户”2S4“郁金香”240mm超重型自行迫击炮之外,也没有发展其他型号的重型迫击炮,而是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了独特的2S9“秋牡丹”120mm自行迫榴炮。




6.jpg
使用BMD空降战车底盘的“秋牡丹”主要装备空降兵,改进型2S23“诺娜”则使用BTR轮式战车底盘(中国于1990年代少量引进)。冷战后又发展了采用BMP-3步兵战车底盘的2S31“维娜”,可见苏/俄非常重视120迫榴炮。




7.jpg
和一般的重迫击炮不同,迫榴炮不仅身管更长,而且内部有膛线,采用后膛装弹方式;这使其具备更远的射程,能够使用更多的弹种,具备平射和曲射能力,非常适合师改旅之后营一级压制火力要求陡然增加的中国陆军。





而120mm口径的杀伤榴弹威力堪比122mm榴弹炮,而120mm迫击炮弹由于装药更多,杀伤力更是可以达到152mm重炮的级别。对于作战地域复杂的中国陆军来说,尽管更重更复杂,迫榴炮要比120迫更适合成为营长们的新宠。




9.jpg
另外,选择引进这种新概念炮兵武器,和中国陆军这一时期的尴尬现状也有很大关系。因为用于替换“82无”的“营连二代”——98式120mm火箭筒性能上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所以营级炮兵火力也被赋予了反装甲/反工事作战的使命。




10.jpg
而通过引进2S23后对实车的分析,发现该炮并不完全符合解放军作战要求。特别是仍然使用人工装弹,大大限制了持续作战能力和切换弹种速度。因此2S23在国产迫榴炮的研制中只是起到参考作用,05式并不是“山寨”2S23。
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05式采用和02式轮式突击炮相同的WZ551型6轮高机动底盘,不仅比2S23更加紧凑,而且炮塔后置动力前置布局对整车重心平衡和炮弹再装填都提供了便利,防护性能也更好;并且载弹量还比2S23多了6发,达到36发。




12.jpg
在火力部分,05式采用了360度旋转的炮塔(2S23的只能左右各转70度),身管更长的120迫榴炮采用半自动装弹机,因此能始终保持高射速:发射高爆榴弹时6-8发/分钟,发射迫击炮弹时10发/分钟,发射破甲弹时4-6发/分钟。




13.jpg
弹药也是05式的出彩之处,除了可以使用榴弹和迫击炮弹之外,还装备了破甲深度可达600mm的破甲弹,配用的反装甲子母弹和120mm激光半主动制导迫击炮弹也研制成功。这些弹药都可以在国产120迫榴炮家族中通用。




14.jpg
作为国产新一代压制炮兵武器,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是05式全面超越2S23的根本原因。它首次实现了迫击炮的全自动操瞄,当需要全连集火射击时,连长车可作为指挥中心控制全连6门炮实施全自动调炮射击。下面简单介绍射击流程。




15.jpg
连长车根据目标坐标、气象数据以及各炮位置,由计算机瞬间算出各炮射向射角、药包数量等射击诸元,通过战术互联网下达到各炮,各炮炮控系统立即按照诸元自动调炮完成瞄准动作。随后既可由连长统一发射,也可由各炮自主发射。




16.jpg
由于05式射速快,调炮速度也快,因而具备多发弹同时弹着的能力,一门迫榴炮就能独立精确打击或压制多个目标。所以如果需要,该炮也可半自动射击,即上级向各炮下达目标坐标信息,由各炮自行计算诸元后自主射击。




17.jpg
和很多地面武器装备一样,2001年,面向出口的120迫榴炮原理样炮出厂,同年自用型号开始立项发展。经历多轮改进研制后,被称作05式的新型迫榴炮于2005年研制成功装备部队,参加了2009年国庆阅兵。




18.jpg
后来结合国产8轮底盘,05式还推出了改进型用于出口。这种机动性很强,可平射可曲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甚至超过了西方同等级105mm自行火炮的武器,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小规模陆军来说,堪称是一种“万能火炮”。




19.jpg
在解放军陆军,05式也很快取代了大部分100迫,满足了全军大力建设的快反部队装备建设急需。但随着装甲步兵营装备更新换代和合成化,又需要一种能够伴随这些重装战车进行快速火力支援的迫榴炮。




20.jpg
05A使用89式改进型装甲输送车底盘,这种底盘已经广泛被红箭-10反坦克导弹等各种新型武器选用。其越野性能和防护性能都比05式有了显著提高,由于内部空间扩大,其弹药基数可能提高到和俄罗斯2S31同一等级的70发左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由于2S31使用了BMP-3步兵战车的底盘,而且也使用了长身管迫榴炮,很多人将它和05A拿来对比。2S31确实解决了2S9和2S23的各种不足之处,但由于BMP-3和BTR一样动力后置,仍然存在着补充弹药不便和防护性不足的问题。




22.jpg
另外2S31的炮塔外形巨大,不如05A紧凑,考虑两者火炮技术参数相当,说明其反后座技术应用较为保守。而其信息化作战能力和05式相当,和拥有后发优势的05A相比仍有不如,特别是在炮群打击能力上。




23.jpg
2013年,05A开始批量换装各机械化步兵师旅的装甲步兵营所属炮兵连,每连6门。凭借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以及技术上的继承性,05A很快形成了战斗力。连驻守在雪域高原的成都军区某部也换装了05A,提升了“高原铁骑”的突击能力。




24.jpg
在“和平使命-2014”中俄联合军演中,05A式和99A主战坦克、04A重装步战联袂出击,在“老师傅”面前展示了中国新一代陆战装备的强大实力。而在即将举行的抗战胜利日阅兵中,作为新装备,05A也有可能出现在阅兵方队里。




25.jpg
而05A并不是120迫榴家族的终点。2013年8月,一款120mm自行迫榴炮成功完成首次实装空投试验。这标志着自03式伞兵战车装备10年以来,成长中的中国空降兵机械化部队终于有了配套的伴随压制装甲底盘自行火炮。




26.jpg
“研究人员采用总体结构优化和火控功能集成等手段,突破性地将乘员人数减少一人”,这说明它进一步采用了全自动装弹机,取消了装填手。通过各部件综合减重,整车重量控制在伞降平台承载范围内,能使用伊尔-76/运-8空投。




27.jpg
而《四川兵工学报》2013年第7期文章披露,120mm牵引式迫榴炮也已经开始制造原理样炮。该炮采用双室炮口制退器和高效反后座装置,使用轻合金部件减重,与现役自行120迫榴炮弹药通用,未来将装备在山地步兵营或者团一级。




28.jpg
短短十多年,国产120mm迫榴炮已经成长为一个涵盖了满足从山地轻步兵到重装机械化步兵要求的大家族,和枝繁叶茂的新型122mm榴弹炮家族配合装备,为解放军陆军旅/团-营一级提供了超越西方同等级部队的压制炮兵火力。




29.jpg
比较综合性能,05A是120迫榴炮家族中最好的。但由于“炮兵大师-2015”主要比“跑得快”,更像是体育比赛,并非真正的军事竞赛(射击考核距离仅为1-1.5km,不到最大射程的六分之一),所以选用轮式底盘的05式参赛也正常。




30.jpg
而为了在这场多兵种“装甲跑车赛”中向T-72B3M复仇,发动机、履带均有改进,并移除车体附加装甲减重的解放军参赛专用版96A坦克也已亮相。《观棋》之后将对这次竞赛进行综合分析。本期《铸剑》就到这里,周三继续《观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0 10: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01:38 AM , Processed in 0.0550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