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69|回复: 3

[军事] 《铸剑》2015-08-31:揭秘中国霹雳-8空空导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4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1-2 03:05 PM 编辑

澎湃防务  2015-08-31 19:19


1.jpg
不起眼的它是中国空空导弹迈向现代化并步入世界第一梯队的开端;它是中国海空军现役空空导弹的主力,曾参加过2009年国庆阅兵,也将在抗战胜利阅兵中亮相。它就是本期《铸剑》的主角,霹雳-8空空导弹。




2.jpg
在霹雳-8之前,中国最先进的空空导弹是霹雳-5乙和霹雳-7,前者折腾了20多年直到1986年9月才设计定型,还没诞生就已落后。后者则是按国外客户要求对法制“魔术”550的仿制品,并没有进入中国军队装备序列。




3.jpg
1983年,中国和以色列谈判引进刚刚在1982年的贝卡谷地空战中大放异彩的“怪蛇”3空空导弹及其生产技术。这一项目和歼-10研制、中美合作改进歼-8II的“和平典范”以及“飞豹”的研制成为航空工业当时的四大重点工程。




4.jpg
最早引进的若干枚原装“怪蛇”3(外媒说法称进口了上千枚,这里存疑)装备于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的歼-7II和后来少量装备的歼-7IIM上进行打靶测试,这批歼-7IIM也是空军最早一批具备使用“怪蛇”3能力的歼-7系列飞机。




5.jpg
部队发现重达120千克的“怪蛇”3比之前的霹雳-2/5重了太多(甚至比后来引进的R-73E还要重15kg),歼-7挂载导弹后重心后移,整机纵向配平非常不好解决。因此为该弹做了专门改进的歼-7H只能在机头处增加120kg配重。




6.jpg
顺便说,早先有传言称歼-11B因机头雷达电子设备等重量比歼-11大幅度减轻,导致整机纵向配平失稳也需要加大量铅块配重,导致整体减重并不多。实际上这只是早期试飞中曾出现过的情况,在改进中已经通过其他手段解决了。




7.jpg
尽管如此,怪蛇-3仍然让歼-7的空战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从以色列购买的全套生产线开始运转,1991年国产霹雳-8导弹也装备部队并投入实弹训练,在此之前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空军曾有10年时间中断了这一训练。




8.jpg
另外1990年代初服役的,拥有雷达、机体更大更重的全天候截击型歼-7C/D也可以使用霹雳-8,有效提高了这种“半吊子”截击机的战斗力。但缺乏雷达的其他歼-7战机难以完全发挥导弹效能,使得霹雳-8只能作为增程版霹雳-5使用。




9.jpg
而且歼-7发射霹雳-8还有一个躲不开的问题:由于霹雳-8采用滑轨发射,导弹发射时飞机会被发射时的巨大扰动带出40度的坡度,改平之后发动机正好会吞入导弹尾烟而导致停车,这个问题早在霹雳-7的时候就有,霹雳-8影响更大。




10.jpg
这个颇为棘手的问题被当时刚加入试飞院的雷强以一种误打误撞的方式解决了:由于缺乏经验,雷强发射导弹之后慢了2秒才改平,却成功躲过了尾烟。后来发现直接借发射后产生的坡度顺势摆脱也可以,这种做法被沿用至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0-4 03: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10-4 02:30 PM 编辑

11.jpg
但这样也不是万全之计,格斗空战中局势瞬息万变,有时候打完弹需要逆着发射后产生的坡度摆脱才行,所以歼-7系列使用霹雳-8的机动限制对空战来说有着不利之处。这也是更为轻巧的霹雳-5C至今仍在歼-7系列上装备的一大原因。




12.jpg
而霹雳-5E这样的后期出口改进型,也是借鉴了霹雳-8国产化的发展成果。该弹在导引头、发动机等技术上进行了全面改进,和霹雳-5乙相比几乎是全新的。自用型被称作霹雳-5C,作战性能和第三代“响尾蛇”AIM-9M/P之类相当。




13.jpg
到了双三角翼的歼-7E,由于气动外形的巧妙改变,携带霹雳-8再也不需要配重了,但由于航电设备仍然简陋,所以直到终极改进型歼-7G/L(E的航电升级型)通过SY-80雷达和头盔瞄准具的引入才彻底发挥霹雳-8导弹的优秀性能。




14.jpg
霹雳-8早期的另一个大用户是歼-8B系列战斗机,带有火控雷达的歼-8B系列可以充分发挥出霹雳-8的全包线性能。特别是在霹雳-11和霹雳-12等中距空空导弹成熟之前,霹雳-8更是作为歼-8可用最先进的空空导弹而频繁亮相。




15.jpg
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中,“海空卫士”王伟驾驶的歼-8B就挂载着一对霹雳-8。这次事件也使得霹雳-8在之前低调装备部队10年后首次在世人面前公开,从此以后霹雳-8不再神秘,开始频繁见诸于各种军刊杂志的图片报道中。




16.jpg
也是在2001年霹雳-8的改进型装备部队,这种被称为霹雳-8B的导弹在外观上和基本型最明显的区别是,其导引头罩换用了非透明材料;相比基本型采用的透明件,它改善了导弹最“娇贵”的导引头部分的可维护性和妥善率。




17.jpg
霹雳-8的改进和90年代随苏-27引进俄制R-73E空空导弹有关。从弹体飞行性能来说,三代半级别的R-73完全压制包括霹雳-8B在内的所有三代空空导弹,这也是中国的苏-27/歼-11/苏-30机队目前并没有更换格斗弹的重要原因。




17.jpg
但和很多俄制导弹一样,尽管R-73的大离轴射击能力超群,动力射程也更远,但在导引头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已经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所以中国并没有仿制R-73用于国产战机,而是将其技术用于霹雳-8的继续改进和完善。




18.jpg
霹雳-8B最重要的改进是将基本型的单元红外导引头改进为四元红外导引头,在抗干扰性能上要比R-73的双元红外导引头更强。在红外成像技术应用到空空导弹之前,多元红外导引头是红外制导导弹解决抗干扰问题的最优解。




20.jpg
霹雳-8B全长3米,重120千克,通过对发动机的改进,最大射程延长到18km,最小射程仍为500米。综合过载提高到40g,和国产头盔瞄准具配合,可发挥出其左右各30度以上的离轴发射能力(尽管仍然很不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源济 发表于 2015-10-4 02:22 PM
但这样也不是万全之计,格斗空战中局势瞬息万变,有时候打完弹需要逆着发射后产生的坡度摆脱才行,所以歼 ...

21.jpg
性能和西方第三代空空导弹持平的霹雳-8B是目前中国空军装备数量最大的格斗导弹,除了歼-7、歼-8之外,也广泛装备在歼-10A和歼-11B战斗机上,歼-15战斗机也使用该弹。在本次阅兵中,这三种战机均将挂载霹雳-8B受阅。




22.jpg
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关系,但霹雳-9其实也是霹雳-8的改进型号,可以看做在霹雳-8B的大直径弹体上换装了霹雳-5E弹翼和尾翼的产物。为什么中国不直接生产霹雳-8的外贸型还要额外搞一个新型号呢?原因说起来也有些滑稽。




23.jpg
中国出口的空空导弹大部分买家是第三世界国家,属于中低端市场。精明的犹太人在出口“怪蛇”-3技术时自然也考虑到中国版本会抢占其出口市场的问题,这就需要中国发展一种和霹雳-8性能大概相似,但又明显不同于前者的型号。




24.jpg
中国出口的空空导弹大部分买家是第三世界国家,属于中低端市场。精明的犹太人在出口“怪蛇”-3技术时自然也考虑到中国版本会抢占其出口市场的问题,这就需要中国发展一种和霹雳-8性能大概相似,但又明显不同于前者的型号。




25.jpg
霹雳-8的大量装备对中国第三代重型战斗机的设计产生了影响。为了使用尾翼翼展比R-73(0.51米)大很多的霹雳-8系列(0.86米),歼-11B/BS和歼-15的翼尖挂架都改用了向下延伸的L型挂架,尽管这样会带来更大的重量和阻力。




26.jpg
无论是霹雳-8还是R-73,其性能相对真正的第四代空空导弹都存在明显差距。且不论四代机的威胁,随着美国海空军大量三代机改装AIM-9X空空导弹及配套系统,中国海空军也必须装备四代格斗弹才能充分发挥装备性能特点与其对抗。




27.jpg
霹雳-10最早曝光时是出现在歼-20的2002号原型机的侧弹舱内。可以看到导弹延续了霹雳-8的大型化弹体设计和大尺寸尾翼设计,因此兼顾了远射程和全射程范围内较高的综合过载,牺牲的一点动力段过载完全可以接受。




30.jpg
参照国外类似空空导弹的数据,尺寸维持霹雳-8等级的霹雳-10有望达到18km以上的射程和55G的最大动力段过载。其锑化铟红外成像导引头,可以让导弹准确捕捉水平方向180度范围内,高度差5000米以内的各种高机动目标。




31.jpg
作为下一代主力格斗弹,霹雳-10的出现再度影响了重型战斗机的设计,比如最近出现的歼-16和歼-11D战机的翼尖挂架外形就改为类似苏-27的原始设计,但形制有所调整以挂载霹雳-10,其阻力和重量也恢复到原始水平。




32.jpg
本期《铸剑》就到这里,笔者奉命北上进京对阅兵进行图文直播,本周《观棋》停更,非常抱歉。届时也敬请期待澎湃防务为您带来的直播报道,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在直播中包括直播前的“问吧”与我们多多互动,9月3日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02:01 AM , Processed in 0.0658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