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 2015-06-16 本期作者:影像生物调查所(IBE)
董磊是名大学老师,教书育人是他的本职。他另一个身份是影像生物调查所(IBE)的技术总监,自然摄影是一份他更热爱的事业。他拍摄中国野生生物的自然影像,希望更多的人了解。1975年出生的董磊,在大学时候就开始接触摄影,现在在西南交通大学教课的内容也与摄影相关。2003年,他开始拍摄鸟类,进入自然摄影领域,并一发不可收拾。10余年来,他的足迹和镜头遍布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向公众传播着他眼中的自然之美。
2009年,董磊在西双版纳参加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他和同事们深入到丛林之中,每天吃饭很简单,没有餐桌就用芭蕉叶垫着,没有水杯就用竹子砍一个,一切用具都来自自然。董磊说,“在版纳期间的野外用餐,是我在野外期间印象最深的。”彭建生/摄
在西双版纳拍摄期间,董磊被硬蜱咬伤,队友帮他清理咬附在腿上的硬蜱,他同时用药水进行消毒。除了硬蜱,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蚊虫,困扰着每天穿越丛林的董磊。每天用风油精对大大小小的包消毒止痒成了每天的必备课。徐健/摄
青海石渠,董磊和队友骑马赶赴目的地进行拍摄。“在野外,开始了我人生中太多的第一次,骑马就是其中之一。”土地广袤的青藏高原,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动物,但是仅靠徒步,再加上沉重的拍摄设备,很难覆盖如此广阔的区域,很多地方也无法通车,所以马匹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徐健/摄
青海三江源的白玉县境内,董磊正在拍摄飞翔的大鵟。“青藏高原无疑是国内拍摄野生动物的最佳场所,这里有数量庞大的野生动物种群。”徐健/摄
在青海三江源的长江源进行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期间,董磊正在观察远处山坡上一个岩羊群。“岩羊是雪豹们最主要的食物来源,正是因为三江源有着数量众多的岩羊,所以在这里,雪豹的遇见率也相对较高。”彭建生/摄
在青海三江源的腹地,董磊在拍摄斑头雁时,突然发现对面山坡上几块“岩石”突然动了起来,原来有三只雪豹一直在对面趴着。它们斑驳的花纹与岩石几乎融为一体,高海拔巨大的裸岩地带,就是雪豹的家园。董磊/摄
一架用迷彩伪装布伪装过的相机,被摆放在地上,董磊躲在远处用遥控器进行遥控,“我们发现了成群的林岭雀在这里活动,但是我在这里的话,他们就不会到这里来,所以我设了遥控相机。本来想等他们落到相机附近的时候,就可以遥控拍摄了。结果镜头前先后来了家猪、牦牛和牧民,林岭雀却一直没有过来。”徐健/摄
青海三江源的杂多境内,董磊在隐蔽帐内蹲守拍摄,一碗方便面就是一顿午餐。“为了不影响拍摄对象,同时获得比较好的图片,隐蔽拍摄是我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拍摄方法。”他们在隐蔽帐内一般要蹲守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在此期间,只能在隐蔽帐内观察拍摄对象的活动。刘思远/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