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3|回复: 2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994期:“把脉”大地的找矿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7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新闻  2015-06-17  本期作者:于雷


Screen Shot 2015-09-07 at 10.50.13 PM.png



1.jpeg
在新疆的哈密地区,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放弃了都市生活的繁华与喧闹,整日与孤独为伴,以大漠戈壁为家,饱览自然华章,触摸大地脉动。他们就是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十一地质大队东天山沙垄南一带1:50000地球化学普查项目组。(图/文 新疆日报 于雷)




2.jpeg
项目组负责勘查哈密地区沙垄南一带1200余平方公里的矿产分布情况,为下一步在该区域找矿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区地处戈壁无人区,距营地最近的村镇也有200多公里。




3.jpeg
早上8时整,太阳已高挂在茫茫戈壁上空,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股热浪驱走了残留在沙砾间的寒气,开始在营区四周蒸腾。队员们在营地查看装备,准备分乘两辆皮卡车前往作业区勘查采样。




4.jpeg
马军是项目组的负责人。“工作线路是依据GPS提供的数据划定一条笔直的勘查线,采集一定数量的岩石样本,记录地质信息、绘制图表,即便前面是高山也要笔直穿越。”图为马军在作业区采集岩石样本。




5.jpeg
8名技术员平均年龄27岁,34岁的马军(左二)是团队里资格最老的技术人员。图为马军正在给队员传授野外勘查技能。




6.jpeg
在蒸腾的热气间,队员们在作业区勘查采样。




7.jpeg
根据勘查线路,每隔40米就要采集200克左右的岩石样本。




8.jpeg
中午时分,队员们在野外就餐,补充体力。张刘强(左一)说他一开始每天要喝六公斤的水,现在只要两三公斤就能维持一天。




9.jpeg
回到营地后,队员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去野外工作服,洗去一身的尘土。




10.jpeg
队员们脱下厚厚的翻毛皮鞋。皮鞋表面在汗水的长期浸透下,已经泛出盐碱。8年的野外勘查工作让马军经历了遭遇狗熊、狼群,掉入湍急的河流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虽然年纪轻轻,却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胆囊炎等疾病。相比伤病和危险,更让马军难受的是对家人的愧疚。“妻子怀胎十月只回去过一次,儿子出生时也不在身边。”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eg
收拾完之后,队员们要整理岩石样品,高乾乾(右一)和队友准备把它们打包送回实验室。




12.jpeg
之后,队员们开始整理各类工具。




13.jpeg
队员们还要给车辆加油。油料是从200多公里外的哈密市拉来的,大家都格外珍惜。




14.jpeg
一切结束后,马军和队员们要总结当天的工作成果后,开始划定第二天的勘查区域。下一步,他们将马不停蹄地开展哈密地区卡瓦布拉克一带钨锡矿远景调查。




15.jpeg
队中的孟志豪是成都理工大学矿物矿床岩石学专业在读研究生,长着一张娃娃脸的他举手投足间却透露出沉稳和专注,他曾在西藏、四川等地参与过地质勘查项目。图为孟志豪在绘制更为详细的地质勘查图表。




16.jpeg
收队后,队员们在宿舍里观看电脑里存储的电影。小孟很喜欢电影,很多电影对白他都能背下来。




17.jpeg
队员们养了一只小狗,取名“锤子”。“锤子”格外黏人,见到生人也会摇头摆尾地主动示好。




18.jpeg
做好后勤工作也很重要,看着队员们每天早出晚归,厨师余海宽也尽量变着花样满足他们的胃口。




19.jpeg
透过营帐,后勤保障人员正在营地上维修发电设备。




20.jpeg
后勤保障人员要经常向储水罐里添加新拉来的生活用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储水罐常常会晒得变形爆裂。




21.jpeg
入夜,营地四周万籁无声,只有满天星斗为伴。让队员们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付出换回的是一袋袋沉甸甸的岩石样本和数据详实的矿化线索,不断填补着新疆地质勘查工作的空白点。马军说,“干这行会上瘾,那种痛并快乐的滋味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09: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06:51 PM , Processed in 0.0888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