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大乾艺术机构 单增辉 编辑/邹怡 2015-08-24 腾讯图片
102岁老兵的回家之路
撰稿/单增辉
“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父母,没在他们身边尽过孝,连父母的坟墓在哪里都不知道。”102岁的曹廷明经常说起这几句话,在回山西的火车上,更是连续重复了好几次。
2015年6月7日下午,K1574次列车缓缓驶出重庆,102岁的抗战老兵曹廷明将搭乘这列火车,经太原中转回到阔别80年的故乡——大同市灵丘县温东堡村。
1914年2月,曹廷明出生于灵丘县石家田乡温东堡村一户农家,曹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拮据,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活,欠下了许多债务。1936年,战事频繁,各地部队到处抓壮丁,为了帮家里还债,曹廷明把自己卖给了兵贩子。“当时的价格是一个人120元大洋,兵贩子扣下37元,剩下的钱还不够家里还债。”最初,曹廷明是国民革命军第29军38师的一名士兵。他当兵不久,父母相继病逝。战事紧张,他未能回家为父母送终。
1937年7月参加卢沟桥战役,1938年编入张自忠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59军。同年3月,曹廷明参加台儿庄战役,在茶芽山与日军交战时,左腿被炮弹弹片击穿受重伤,治疗了11个月。伤愈后,他被调入张自忠任司令的第33集团军警卫营担任警卫员,从此追随张自忠转战南北。卢沟桥战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历经多次血战,在漫长的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曹廷明幸运的活了下来,并定居重庆,娶妻生子,此后的80年,回家成了他的最大梦想。
2010年5月16日,重庆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们在北碚梅花山与前来祭拜张志忠将军的曹廷明巧遇,此后重庆志愿者们开始协助老人寻找故乡的亲人。2012年4月经山西、重庆两地媒体及志愿者的努力,找到曹廷明的亲人并没费太多周折。曹廷明的堂兄弟曹廷义的孙子曹会成是第一个被找到的亲人,之后曹廷明的外甥贺壮、外甥女支凤菊相继被找到。失去联系几十年,曹廷明终于联系上了家乡的亲人。2013年10月,曹廷明不慎摔倒,病床上,他再次跟家里人提出想回山西老家的愿望。
曹廷明育有二女三子,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得知老人的心愿,关爱抗战老兵晋渝两地志愿者积极奔波,最终,关爱抗战老兵山西志愿队发起设立的山西省信林公益基金会,决定为抗战老兵曹廷明回乡提供全程资助。
经过志愿者近两个月的筹备与安排,6月8日中午,K1574次列车抵达太原,离家80年的抗战老兵曹廷明终于带着子女们踏上了家乡的土地。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