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图片 摄影/射小箭 编辑/王崴 2015-07-1
光头奶爸在行动
文/射小箭
7月合肥,烈日当头。徽州大道与环城南路交界处,一群光头男人在街道人流中叫卖矿泉水,格外显眼。
这群人年纪差不多大,统一穿白色上衣,套着粉红色围裙。在他们的周围摆放着数个展示牌。
路过的市民被这街头一景吸引围观,细读展示牌上面的图文,知道是一群白血病儿童的父亲,自发组织起来的患儿自救。
白血病俗称“血癌”。救治的过程复杂漫长,伴随着高额的医疗费用,一般家庭是无力支付的。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让很多患者家庭心灰意冷而放弃,在心灵上同样带来伤害。
“我曾经是名军人,在长沙做武警的时候就跟战友立下誓言,转业后绝不做有违军人尊严的事情。”洪志兴说完这句话苦笑了一下,“谁知道,几年后有了孩子,得了这个病,会沦落到在街头乞讨。”
2013年,洪志兴7岁的儿子洪泽邦在南昌被确诊为白血病。为给儿子治病,洪志兴花光了积蓄,到处借钱筹款,甚至带着老母亲在南昌街头乞讨求助。两年过来,洪志兴从原来的130斤瘦到不足100斤,他是“光头奶爸”11人团体中最瘦小的一个。
合肥街头的这11个父亲在病房里结识,都有跟洪志兴类似的故事,他们都是外来工家庭,生活水平连一般都算不上。由最初的陌生到最后结盟,奔走在合肥街头,他们的目的都是为救孩子。每天早晨五点开始,这群父亲就集合在街头,摆好东西,站一天。有谁的小孩亟需用钱,他们就站得晚一些,多争取些捐款。
“我儿子想看大白,他表哥跟他说动画片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一直想看。但是我问他想不想看,他说不想。问他为什么,他说去电影院要花钱。”中午,尚君蹲在路边绿化的阴凉处吃着盒饭,一边说一边哽咽了。
曾是武术教练的尚君,自从孩子生病后,脾气变得和善。在路边卖水的时候,有市民来捐款,他就笑呵呵地双手捧着水送出,鞠躬并跟人感谢。
自媒体曝光后,合肥市民纷纷来到这些父亲的卖水处捐钱,有的市民一出手就是上百元,拿瓶水就走。
时不时有路人拿着手机对着几个父亲拍照,咔嚓一声,几个父亲鞠躬说声谢谢。“其实我们这些人,岁数都不小了,在马路上这样,心里也不好受。很多来买水的都是同龄人或者比我们小的人。他们拍照,我们知道是为了发朋友圈,帮我们。”
祝彪自女儿三次大手术后,已经无力再支付医药费和生活费。负债累累的他白天在合肥街头卖水,晚上有时在病友家蹭住,有时在医院打地铺,但大部分时候露宿街头。他背着一个大行李包,里面装着衣服和生活用品,不在合肥租房子可以省去一笔费用,给女儿治病。
占着街道,会有城管来问。城管了解过这些父亲的状况之后,也就默认了他们在街上卖水的行为。有一次,省里的人下来,要经过徽州大道,道路需要整顿。“那些城管也没赶我们走,来了就是让我们挪挪地方,等领导车开走了再摆回去。”刘小涛说话时有些结巴和哽咽,他擦了下脸,烈日下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刘的孩子目前躺在病房,正急需治疗的费用。每日的筹款对他来说都是希望。
“好心人还是多。在我们摆摊前曾有不少人质疑我们。当新闻记者来拍了照,上了报纸以后,就有很多市民来捐款了。每天我们都能收到几千块钱的捐款。”说着,一辆车停到了路边,车里的人拿出两百元的钞票递给李法福。在李法福回头搬水的时候,车里的人说了句不用了,便驱车扬长而去。
李法福的儿子经历了1次骨穿,8次化疗,和1次脐带血移植手术。如今儿子已经进入服药排异期。身体虽虚弱,但李法福认为孩子如不复发会一点点好起来。
这对于目前失去经济来源的这十一个家庭来说,是个好的开始。但是对于漫长的救治之路,在街头卖水却不是长久之计。
据媒体报道,这11个家庭还需巨额的医疗资金。每日的卖水捐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困境。
到了夜晚,11个人分成两个小组,到附近的商业区去卖水。为了能多筹些钱。
“这里到了晚上就没有人了,我们小孩都需要花钱买药和治疗,大部分进口的药报销不了。第二天没钱,孩子就得断药。派一部分人分开行动,能多筹些钱。”洪志兴说。
午夜,街上行人稀少。刘小涛坐在马路边依着展示牌酣睡。他张着嘴,流了口水在围裙上,尚君和其他几个父亲看着他笑,拿出手机给他拍照。
尽管生活艰辛,也会偶尔给困苦的人一丝欢乐。但这样的欢乐总是一闪而过。
收工的时候,洪志兴把刘小涛叫醒。他拿着纸壳做的捐款盒,蹲在路边一处广告牌后的阴影里数钱。盒子里有一部分百元的钞票,但大部分都是零碎的硬币和散钱。
等到数完钱,刘小涛走到人群里。“七千多,今天这些。”众人都没怎么说话,40岁的王传荣往里凑了凑,“可不可以先给我,孩子明天要化疗。”
王传荣是“光头奶爸”中年纪最大的父亲,他不善言谈,平时几乎不怎么说话。儿子王仕成今年确诊为白血病,在省立医院西区病房里,因医药费不够,仍未进行脐带血移植,错过了最好的治愈机会。
洪志兴从盒子里拿出王传荣需要的数目给了他。
王传荣跟众人道了别,奔走在去医院的夜路上。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