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9|回复: 2

[史地人物] 《尘世》:为子续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0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浪图片 2015年07月07日 12:18


1.gif
王纯平用双手将低温保鲜状态下的血包放在自己胸前,在他看来,这就是儿子的命。三年来,王纯平每隔21天就要献一次血小板,献血,是他现在能救儿子的惟一途径,因为他的儿子王宇要靠输血才能维持生命。摄影:马龙丹/华商晨报




2.jpg
王纯平的家里有43本无偿献血证,每一本都记录着一次到三次不等的献血经历。从2013年至今,王纯平共无偿捐献血小板48次。凭借一次无偿献血,就可报销儿子一次输血的一半费用,王纯平说:“我是为了还儿子的‘血债’。”




3.jpg
王纯平家里的老式电视只能收到六个电视台,王宇喜欢看新闻,能看看外面都发生了什么。18年前,王宇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那时他只有12岁。随后,王纯平的妻子离开了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他便独自带着儿子走上了寻医治病的路。




4.jpg
王纯平一直留着王宇生病之前父子俩拍的合影。随着家里的经济条件每况愈下,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医生曾经对父子俩说,王宇的病是有治愈希望的,但需要接受骨髓移植手术,但父子俩拿不出近百万的手术费用,王宇只好一直靠输血维持生命。




5.jpg
2010年,王宇病情不断恶化,输血的频率也越来越快,从一个月输一次变成了每十几天就要输一次,每次费用都要2000元。为了给儿子“续命”,王纯平想到了献血。“儿子输血前我就去献。”王纯平说,靠他献血,已经抵了儿子5万多的输血费用。




6.jpg
王宇的手背和王纯平的手臂上全是针眼,是长时间输血和献血留下的“老茧”。“抽血小板的针有牙签那么粗,看着就吓人。”




7.jpg
王宇没有力气做家务活,洗衣做饭的事情都落到了王纯平一个人身上。“我不敢奢求完全康复,哪怕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能帮帮我爸,我爸他太难了。”




8.jpg
王纯平做一顿饭,父子俩能吃好几天。王纯平总是往儿子碗里添菜,希望他能多吃一点,但王宇经常没有胃口,只吃一两口就吃不下了。




9.jpg
两次输血的间隙,王纯平自己在家给儿子做药。他说曾经有人患贫血后吃这个药康复了,便托人要来药方,自己买来药材,碾碎和成药丸给王宇吃。




10.jpg
中药味很浓不好吃,为了治病,王宇吃了两年了,他计算自己输血的间隔时间比吃药前长了一些,感觉有了疗效。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5: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王宇的下颌长了个粉瘤,因为体内血小板低,他根本不能动手术。




12.jpg
王纯平数着儿子的心跳,估算着输血的日子。越临近输血,王宇的身体就越虚弱,走几步路后,心率就会加快到正常人剧烈运动的水平。王宇心疼父亲不断的献血,总是尽量延长自己输血的周期。




13.jpg
去医院输血当天早上,王宇的身体已经虚弱到站不稳,洗脸、上厕所都需要父亲搀扶,连擦脸都要父亲帮忙。




14.jpg
>去医院输血的路上,王宇连下楼都需要王纯平背着。身高不足一米七的王纯平背着近一米八的儿子走下6楼,走着走着就喘起了粗气,王宇说下来休息一下,王纯平却总说:“爸爸不累!没事!”




15.jpg
等待输血的时候,王宇说身子难受,想蜷起身子躺一会,王纯平帮他调整床的角度。




16.jpg
王纯平拿着王宇的验血报告,他现在也能大概看懂报告上的数据。这次化验,王宇的数据并不乐观,血小板数值只有3,血红蛋白计数也只有25,而正常人这两项指标的计数值应该分别在135和130以上。




17.jpg
王纯平忙前忙后,刚刚从血库取来两袋血红细胞,一袋200毫升、另一袋400毫升,分别来自两名捐献者。这是王宇每次要输的血红细胞量:“这些年来,我的身体里流着不知多少人的血,可我总觉得,这都是爸爸的血。”




18.jpg
看着儿子输上了血,王纯平终于放心了。他静静地握着儿子的手默默的陪着他:“献血有年龄限制,只到60周岁,我还有5年。这5年,我得保持自己身体好好的,我要是倒下了,儿子就完了。”




19.jpg
输血之后,王宇的身体状态恢复了不少,可以和父亲一起下楼走走路了。王纯平拉着儿子的手,两人慢慢的走着。王纯平说,儿子接受骨髓移植手术是不敢想了,自己今年也已经55岁了,还可以继续献五年血。五年之后的日子,他不敢想,只能先走一步算一步。




20.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子续命

文:马龙丹/华商晨报

  3年来,每隔21天,王纯平都要献一次血小板,家中43本献血光荣证,每一本都记录着一次到三次不等的献血经历。献血,是他现在能救儿子的惟一途径。

  18年前,王纯平的儿子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妻子也离开了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3年前,为了拯救和他相依为命的儿子,王纯平选择了用自己的血给儿子“续命”。

  凭借一个献血证,就可报销儿子一次输血时的一半费用,用王纯平的话说:“我是为了还儿子的血债。”

  “献一次可抵上他一半的输血费”

  儿子王宇患病时只有12岁,他独自带着儿子走上了寻医治病的路,几年间,王纯平去过哈尔滨、长春、阜新。

  家里的经济条件每况愈下,亲戚朋友都借遍了,为维持生计,王纯平当力工扛沙子、运石板;亲戚接济了一台旧摩托,除了可以带着儿子去医院,还能去车站拉脚。2010年,靠输血维持生命的王宇病情不断恶化,输血的频率也越来越快,从一个月一输变成了每15天就要去一次,每次费用都要2000元。为了给儿子“续命”,王纯平想到了献血。

  “抽血小板的针有牙签那么粗,看着就吓人,”说到这,王纯平只是憨厚一笑,为了儿子他已献过48次了,在他眼里,没有粗的骇人的针,他看见的,是一条救儿子的路。

  “儿子输血前我就去献,献一次可抵上他一半的输血费。”王纯平称,靠他献血,抵了儿子5万多的输血钱。”

  据王宇的主治医生介绍,王宇所患的病情是有治愈希望的,但需采取骨髓移植手术。但因家庭境况原因,骨髓移植手术是这爷俩想都没想过的。

  “我总觉得,输进我身体里的都是爸爸的血”

  现在王宇每次要输600cc血红细胞,他称:“这些年来我的身体里流着不知多少人的血,可我总觉得,这都是爸爸的血。”

  王宇眼里的爸爸是个“硬汉”,王宇称有一次他看见爸爸在喝啤酒,就问他是否有难心事,结果爸爸抓一把花生米塞进嘴里笑着安慰儿子“血站大夫说吃花生米能长血小板,就着喝一口顺顺,不喝啦!”

  别人去血站献血都得吃点好的补补,可王纯平献血回来总是把血站提供的方便面和饼干都带给儿子。

  越临近输血,王宇的身体越虚弱,洗脸、上厕所都需要爸爸搀扶,王宇心疼父亲,总是默默忍受,慢慢延长输血的周期,往往等到输血的日子连下楼都需要王纯平背着。

  身高不足一米七的王纯平背着近一米八的儿子走下6楼有些气喘,却总说“爸爸不累!没事。”

  “60岁就不让献了 我还有5年”

  久病成医,王纯平现在也能看懂血液报告,起码的几个关键数值完全操控着爷俩的心情,哪怕只有一个数据提高了一点点,都足以给他们带来一丝丝希望,“我不敢奢求完全康复,哪怕只有正常人的一半,能帮帮我爸,我爸他太难了。”

  “献血有年龄限制,只到60周岁,我还有5年。这5年我得保持自己身体好好的,我要是倒下了,儿子就完了。”王纯平称,在他眼里,5年是个期限,和时间赛跑,与命运争夺,是他作为一个父亲还能用自己的办法拯救儿子的五年,是他最想留住、最想放慢拉长的五年,是他最后的希望。

  五年之后的事儿,爷俩不敢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12:26 AM , Processed in 0.0687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