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6-17 05:03 PM 编辑
腾讯新闻 摄影/王向阳 编辑/小砂 2015-06-08
高考岁月 三年一梦
撰稿/王向阳
5:40起床;5:50-6:05早操;6:10-7:00早自习;7:50-12:00上午课;12:40~14:40午休;14:50-18:00下午课;18:50-22:30晚辅导、夜自习;22:35寝室熄灯……在一所高中时间表上,老师和学生都处在一种紧张有序的节奏里,起床、上操、吃饭、上课、上厕所、回寝室,很多同学一直都处在跑步状态……经过三年的拼搏时光,终将走向那个令人激动又无限感怀的日子……
高中三年,梦圆高考。6月7日-8日,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时节。火热的高考如期举行,全国千万学子步入考场,接受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挑战。十二载寒窗苦读,四千个日夜拼搏,所有人努力聚积的能量,都将在这个被大多数人认为能改变人生命运和前途的日子,走向“战场”,引爆释放。
高考,早已成为当下中国最为“深入人心”、涉及面最广的“独特”社会景观。它犹如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挟裹着学生,牵动着家庭,影响着社会,一年又一年……高中生,就象披着沉重羽翼的“战士”,在筑梦大学、磨砺生命的人生梦想起飞的阶段,点燃青春,投入“战斗”,一天又一天……
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2015年高考报名人数77.2万,位居全国第一。相比全国各地考生,河南的高考生们长久背负着更为沉重的压力。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河南考生上北大难度是北京考生的31倍,呼吁尽快消除高考招生不公平现象。在目前中国教育模式下,走进高中考上大学,考取好大学,仍是很多家长和考生梦寐以求的事情,高考独木桥的本质在人们心中难以改变,俨然成为一种独态的“生态现象”。 这种背景下,高中成了学生、家庭和学校共同逐梦的阵地,一群群向往大学殿堂的莘莘学子,背负着家庭的梦想,社会的期待,在追逐人生梦想的起飞阶段,振动沉重的翅膀。
汝南,一个位于河南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千年古县。汝南高中是一所有百年建校历史的老牌重点学校,曾以培养出大批精英人才而辉煌。管理严格,学习气氛浓,学生钻研刻苦,是汝南高中显著的特征。三年来,和学生一样,我一次次走进这里,为那些普通的高中学子造像,展现他们的生活与梦想。三年的时光,是激情飞扬而又沉重苦涩的青春岁月。他们的高中生活,犹如一杯浓郁的酒,是香甜还是苦涩,都将被这些“筚路蓝缕”的学子们镌刻进挥洒青春、见证梦圆的时刻。
我坚持用影像与文字记录他们成长的过程,记录高考这一压力下青春与梦想并存绽放的方式。以期为这一时代留存相对丰富和真实的高中生影像记忆,引发世人对中国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思考,给予高考更多积极的关注和理性的认识。
我希望通过这些影像上的“高中生”,不止关注高考,更是关注“高考生态”下的一代人。他们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高考这道似乎为人生一道必选题的面前,或主动或被动地成长、成熟。并试图通过他们,寻找一个早已存在太久、争论太久的问题的答案:高考究竟该以何种具体的形式存在才合理?高考究竟是压抑了青春,还是重塑了青春?
【作者简介】
王向阳,男,1974年生,河南省汝南县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作品曾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丽水国际摄影节展出,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等摄影比赛、展览中获奖,在《中华遗产》、《山东画报》、《国家人文地理》、新浪网、腾讯网等媒体和门户网站发表。专题摄影《高中生》获第三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深度专题”,被徐肖冰候波纪念馆收藏。现主要长期致力社会纪实专题摄影和以志愿者身份组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摄影救疾助困,传递能量。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