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2014.06.24 14:57:00
自愿戒毒
图文:康健/信息时报
阿豪的双胞胎儿子识字越来越多,他开始担心被儿子识破自己原来是个吸毒者;戒了至少60次毒的老杜,不断重复着一句话:“要戒,这次必须戒”;第一次来戒毒的18岁男孩小智满怀信心,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复吸率那么高;面对父亲的霸道、母亲的溺爱,向南误以为可以在毒品的幻觉里寻求爱和答案;为了给男友作戒毒榜样,本远离毒品的小猪吸毒后,才发现自己竟也难以自拔……
想戒掉毒品,却一次又一次被毒瘾拉回深渊。在毒海的深渊中痛苦挣扎的他们,目前正在白云自愿戒毒医院自愿、自费接受医院的帮助,试图从生理上基本摆脱毒品依赖。自愿,意味着戒毒者可随时离开;也正因自愿,毒瘾发作之下,他们的戒毒努力面临着更大的考验与挑战。根据该戒毒医院近四年的数据统计,每年的自愿戒毒者数量约递增10%,其中男性占九成左右,35岁以下的戒毒者达到7成,并且年轻人与吸食新型毒品的比例越来越大。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到来前,记者来到该院,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他们的戒毒经历。
小智:18岁,吸食冰毒、海洛因,2年
按纯度高低,海洛因被分为二至五号,而一号则是纯度很高的白粉。两年前,小智的朋友邀他吸毒,并告诉他,这是“六号”,纯度很低,不会上瘾。于是,小智开始了第一次吸毒。从此无法摆脱毒品的小智才恍然大悟,自己第一次吸的,不是什么“小六”,而是纯度最高的“一号”白粉。
因吸毒和严重暴力倾向,小智成为离家出走的问题少年。失去经济来源的他,靠替人看场、打架、砍人,来获得收入去吸毒。为节省开销,他开始买纯度不高的三号四号海洛因,尝试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达到过瘾。
戒毒过程中,每天都可能面临关节骨头钻心疼痛、发烧、失眠、鼻涕横流;戒毒后,复吸的例子比比皆是。没人愿将这些残酷的事实,告诉这个第一次来戒毒的年轻人。
阿豪:29岁,吸食K粉10年
吸食K粉者,正常量是1克一次,阿豪是3克一次。长年过量吸食,使他的鼻梁严重塌陷。
他的老婆,最近查出良性肿瘤;双胞胎儿子已上小学,逐渐识字;这两个原因,让他此次戒毒坚定了很多。入院前,他告诉儿子,自己要回老家办事,一个月后才能回来。对于日渐长大的孩子,曾在家肆意吸毒的他,也有心收敛。他担心孩子有一天知道真相。
戒毒期间,有人问阿豪“如果现在你床头放着K粉,你还吸么?”阿豪不假思索地说,等没人就吸。
向南:24岁,吸食曲马多、止咳水5年多
向南已大学毕业一年多,这是他第二次戒毒。高中时,出于好奇,他接触了一种叫“曲马多”的药物。曲马多本身是中枢性镇痛药,服用过量就能产生幻觉。正常人每天服用200毫克(4粒),约半年后就会产生药物依赖,而后来的向南,药量一度达二三十粒/每天。后来,听说止咳水可戒掉曲马多,向南开始大剂量饮用止咳水。而其实,止咳水含可卡因、麻黄碱等,易上瘾。
作为潮汕人,向南的父亲酗酒成性,免不了家庭暴力,母亲又对他溺爱无度。向南不知道,自己吸毒是否跟家庭环境有关,但第一次戒毒后又复吸的经历,让他决定逃离这个家。
小超:14岁,吸食冰毒不到半年
2000年,小超出生,父亲当时在离家数十公里的地方做小工。2005年,小超母亲在出去务工之后再也没有回过家。缺乏家庭管教和呵护的小超,在小学时就已经严重的厌学,开始无休止的逃学泡网吧,并结识了社会不良青年。
今年春节过后,原本念初一的小超正式辍学。他告诉父亲,自己上不下学了,要出去打工。而他说的打工,就是在他们所生活的粤西小城替人送毒品。
清明时,小超把送毒赚来的几百块钱全部留给了家里,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赚钱,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开始被胁迫“溜冰”,毒贩子不再按送货次数给小超“结账”,进而以毒品代替。
戒毒医院内,让父亲感到欣慰的是小超脱毒情况不错,十几天里,24小时守着自己的儿子,或许也是他这十几年来从来没有过的。
小猪:29岁,吸食冰毒3年
高挑的小猪,随时要点上自备的女士香烟,告诉别人,她没毒瘾。
为向吸毒的男友证明毒品可以戒,她开始吸毒。男友几次劝说不动,与她分手。结束了这段感情,小猪却没离开冰毒,她一边吸食,一边劝说已分手的男友一起去戒毒。
分手两年,深知毒瘾不易戒的她,故意将吸冰毒的壶放在家中,随后被发现的母亲送入戒毒医院。即将走完一个疗程了,小猪觉得自己已脱瘾,她想拿出院的化验报告给前男友看,告诉他一定可以戒掉。
老杜:36岁,吸食海洛因超过10年
2006年,老杜当上父亲。随后不久,家人发现他是个吸毒者,婚姻随之破裂。上个月,老杜五次入院,但没一次能坚持完15天的疗程,最短一次是头晚入院,睁眼就离开。前后十年,老杜自愿戒毒不低于60次,期间还有数次强戒经历,吸毒费近千万元,戒毒费数百万元。
离婚多年,女儿由母亲带着,对于家庭,老杜没法用任何一句话来形容,只是不停地重复,“要戒,这次必须戒”。而就在踏上飞机过来戒毒前,他给自己“打了最后一针”。
(本专题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编辑:三人禾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