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1|回复: 2

[史地人物] 《活着》No.380:矿村无处安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4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矿村无处安身

作者/李拓

一生奉献给煤矿,老矿工陈树宾最终却成为了与危房相伴的失地贫农。他与后洞村曾经见证过煤矿最繁荣的年代,也亲身感受到了资源采空后无家可归的切肤之痛。

一纸不平等协议,让郝家寨丧失了享受国家压煤村庄搬迁政策的权利,郝家寨人也不再是自己脚下土地的主人。

未来在哪儿?何处安身?


一个村庄的消逝

山西孝义市后洞村的陈树宾家,是该村离国营水峪煤矿矿最近的一户。陈树宾退伍转业到水峪矿服务了近30年,1997年正式从矿上退休,他的大哥陈树池和几个儿子也先后在矿上打工。

村民们一度曾很羡慕陈家的青壮劳力能到国有大矿工作,但国有大矿的蒸蒸日上,并没有给陈家带来幸福。

由于井下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大哥陈树池早年便患上矽肺病和心脏病,后来病情恶化,变成了植物人。而树宾的大儿子二十年前在井下遭遇矿难。留下婆婆和儿媳守着危房艰难度日。陈家的窑洞严重受损,常年漏雨导致屋内阴冷潮湿,时值5月,屋外已近30度高温,屋内仍要靠生火取暖,被褥每天都要放在屋外晾晒。

由于种种原因,矿上一直没有解决陈树宾一家的住房问题,老人一家十几口人至今还住在随时可能倒塌的危房里。这几天,陈树宾的三弟陈树洪正为儿子娶亲发愁,给儿子准备的婚房装修好没过多久就出现了深深的裂缝。

想到自己把一生都献给了国有大矿,到头来成了居无安所的失地贫农,陈树宾感慨:“几十年来挨着国有大矿,对我们一点利都没有,只有害。”

与后洞村仅几十米之隔,是水峪矿的一处家属住宅区“北泰小区”。尽管后洞村的平房和窑洞出现裂缝甚至倒塌,但矿上的高层住宅楼却像小区名字一样,多年来始终稳如泰山。  按照规划,矿里早已预留出了部分区域不进行地下开采,以保证地面生产、办公和居住安全。然而,一街之隔的压煤村庄并没有得到庇护,陈树宾、陈树洪和后洞的村民们只能住在安全区外的危房中艰难度日。

1979年,由于村下埋藏着煤炭资源,水峪矿和地方政府联手将后洞村整体搬迁,被强行买断的后洞村名存实亡,几百名村民只能寄居在当年从郝家寨村借来的一块土地上。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郝家寨村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百年古村的生与死

郝家寨村始建于1506年,是走西口的晋商发家后所建,房子都是依山而建的窑洞四合院,古朴壮观。村里的老人说,该村四合院的规模曾经是山西著名景点乔家大院的3倍。

新中国成立后,郝家寨附近发现了一块大煤田,国营水峪煤矿就在村南边的山脚下建了起来。但是,煤矿的开采造成了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村里的四合院开始裂缝坍塌,村民们无奈之下只能搬迁,郝家寨成为了当地最早受煤矿采空区影响的村落,古村的厄运也从此开始。

1986年,郝家寨村已经历两次搬迁,此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迫切,一时间山西省小煤矿、小煤窑遍地开花。郝家寨也搭上了改革的列车,全村300多户村民,每户拿出1000元在村边的山沟里成立了村办煤矿。

靠着村办煤矿,郝家寨曾富裕过。最好的印证就是村里的大戏台,这是当时村委会出资建造的。然而好景不长,煤矿采空导致戏台也成了危房,后来村办煤矿被政策性关停,大戏台建成不久便被遗弃了。

更让郝家寨的村民感到绝望的是,随着煤矿采空造成的塌陷面积不断扩大,村里房屋的塌陷的速度越来越快,从村子东边搬到村子西边, 1976年到2006年短短三十年里,郝家寨已历经了3次大规模搬迁,但村子经过的地方无一不是千疮百孔,连山脚下这批2006年所建的新房如今也已成危房。

回想建国初期,郝家寨村拥有土地1800多亩,人均耕地在两亩以上,村民可以依靠农业种植和畜牧自给自足。而今,几十年的煤矿开采已经对土地造成的毁灭性破坏,郝家寨村农业已死,村口的一小块空地成为了村里唯一的收入来源。空地前些年低价租给了一家公司做煤场,每年的租金有一万多元。

但露天堆放的煤炭又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村间小路上满载着煤和焦炭的大卡车川流不息驶过,也给村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村里的老人们回忆,过去村上喝的是甘甜的山泉水。近几十年来,由于煤矿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源被污染,村里无水可用,只能在1992年打了一口450米的深井取水,由于长期使用被煤矿污染的地下水,患胆结石的村民很多。

紧邻着矿区,矸石山、火电厂、化工厂和煤尘造成长期的空气污染,影响着周边村民的健康。村中不少人都患有严重的呼吸道疾病,近些年,多位老人罹患癌症去世。

温饱和安居问题迫使大多数村民只能外出求生。郝家寨村原有890口人,现在常住人口不足百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留守老人。

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郝家寨的村民们纷纷将矛头指向前任村干部张立富。

前几年,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压煤村庄搬迁补偿政策,像郝家寨隔壁的村子就已经整体搬迁至孝义市,虽然离开故土,但至少搬到了安全地带解决了住房问题,而且该村空出来的土地还长期出租给水峪矿堆放煤矸石等废料、污染物。

然而,郝家寨却没有得到这样的“好运”。2007年,在孝义市政府的主持下,前任村干部张立富一次性将该村全部资源出售给水峪矿所属的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并签下承诺书不再追究水峪矿的责任。而后,张立富与掌管村子财务的会计各自离开了村子,留下不明真相的村民至今还在愤怒地向地方政府与法院讨要说法。

村民们曾长期到各级政府上访状告“前村支书兼村主任张立富贪污郝家寨上亿资产”,反复请求政府彻查村办煤矿的财务问题、村委会售卖深井的收入以及房屋维修款、扶贫款、救灾款去向不明等问题。对此,新上任的村支书郝建国很苦恼,他质问:“连最基本的住房问题都解决不了,老百姓怎么能不上访?”

如今,郝家寨盛传张立富已经去内蒙古开煤矿。无论结果如何,500年历史的古寨如今已荡然无存,是不得不接受的无奈现实。


后洞村和郝家寨村因煤而废的悲剧,是长期以来国进民退、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的恶果。

然而郝家寨并不是终点。

据山西省发改委初步调查,山西因采煤造成的采空区面积近5000余平方公里,其中沉陷区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30万人。

冷酷的数字背后,是更加残酷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去年倒塌的一处房屋废墟上,已经长出了朵朵黄花,也许用不了多久,人类一代代在此生息繁衍的印记便会彻底消失。

【完】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5-24 10:03 AM 编辑

0.jpeg




1.jpeg
山西孝义市后洞村,陈树宾站在自家房子的废墟上,他家离国营水峪煤矿最近,早年因煤矿采矿塌陷。后洞村是最早被采煤摧毁的村庄之一,由于村下埋藏着煤炭资源,1979年,水峪矿就和地方政府联手将后洞村整体搬迁。现在后洞村所在的地方,是从郝家寨村借来的一块土地,真实的“后洞村”其实早已消失。




2.jpeg
陈树宾退伍后转业成为了矿上的工人,1997年退休。他工人身份曾让村民们羡慕不已,但国有大矿的蒸蒸日上并没有给陈家带来幸福,陈家十几口人至今还住在随时可能倒塌的危房里。想到自己把一生都献给了国有大矿,到头来却成了居无安所的失地贫农,陈树宾感慨:“几十年来挨着国有大矿,对我们一点利都没有,只有害。”




3.jpeg
这几天,陈树宾的三弟陈树洪正为儿子娶亲的事发愁,因为他给儿子准备的婚房才装修好没多久,墙面和屋顶就出现了深深的裂缝。由于煤矿采空导致土地塌陷,后洞村的平房和窑洞均出现了严重的裂缝甚至倒塌。




4.jpeg
陈树洪家的墙面已严重开裂,没钱修理的他只能用透明胶布把裂缝临时粘住挡风沙。




5.jpeg
村里的孩子无处上学,只能到几里外的水峪矿学校借读。想到孩子们每天上下学都要走几里山路,陈树宾的老伴儿心疼地给孙女揉脚。




6.jpeg
水峪矿的家属住宅区“北泰小区”与陈家仅有几十米之隔。为了保护居民安全,矿上预留出了部分区域不进行地下开采,所以北泰小区的高楼多年来始终稳如泰山。陈树宾家被划归到安全区外,并没有得到矿里政策的庇护。




7.jpeg
为了享受矿上的分房政策,陈树宾的大哥和几个儿子也先后在矿上打过工,大哥陈树池因为采矿患上矽肺病和心脏病,现在已经变成了植物人。而陈树宾的大儿子二十年前在井下遭遇矿难,留下妻子守着危房艰难度日。可矿上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给陈家分房。




8.jpeg
接纳了后洞村的郝家寨村,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水峪煤矿就在村子南边的山脚下,从1976年到2006年,郝家寨已历经了3次大规模搬迁。但由于村子的搬迁只是从村东头搬到村西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房屋裂缝、坍塌的问题依旧伴随着郝家寨村。




9.jpeg
郝家寨村建村的历史有500年,鼎盛时期村里四合院的面积是山西著名景点乔家大院的三倍。郝家寨村曾有890口人,但目前常住人口不足百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留守老人。无法解决的温饱、安居问题,迫使大多数村民只能外出求生。




10.jpeg
村子里的戏台见证了郝家寨村的兴衰。80年代时,趁着改革开放,郝家寨村民合资搞了村办小煤矿。富裕起来后,村委会便出资搭建了这个戏台。但好景不长,煤矿采空导致戏台成了危房,后来村办煤矿被政策性关停,大戏台建成不久便被遗弃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4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5-24 10:06 AM 编辑

11.jpeg
村民们在山坡上挖出一个个小坑种地,这样能避免水土流失。建国初期,郝家寨村拥有土地1800多亩,村民们依靠种地和畜牧就可以自给自足。可是,经历了几十年的煤矿开采,被污染后的土地已经无法耕种。虽然孝义市连年拨款帮助复垦,但山上却再也长不出庄稼和树木。




12.jpeg
农业被摧毁后,村口的一小块空地成为了村里唯一的收入来源。空地前些年低价租给了一家公司做洗煤场,每年的租金有一万多元。但露天堆放的煤炭又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村道上满载着煤和焦炭的大卡车川流不息地驶过,也给村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




13.jpeg
无处可去的郝家寨人,只能无奈地在倒塌的废墟上一次次建起新房。屋顶和外墙开裂严重,也只能找来几根粗大的木柱撑着屋顶,继续留在危房里居住。




14.jpeg
由于紧邻着矿区,长年的空气污染也影响着周边村民的健康。村中不少人的脖子上都有治疗呼吸道疾病留下的伤疤,近些年,更有多位老人罹患癌症去世。




15.jpeg
村里的老人们回忆,过去村上喝的是甘甜的山泉水。近几十年来,由于煤矿开采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源污染,村里无水可用,只能在1992年打了一口450米的深井取水,煤矿污染后的地下水沉淀清晰可见,长期饮用后,村里患胆结石的村民很多。




16.jpeg
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搬来搬去却不解决问题,村民们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危房随时有倒塌风险,夜晚地下不时传来煤矿的隆隆炮声,上访后被不明身份者恐吓甚至殴打。面对这些问题,郝家寨的村民们纷纷将矛头指向前任村干部张立富。




17.jpeg
2007年,在孝义市政府的主持下,张立富一次性将村子全部资源出售给水峪煤矿所属的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并签下承诺书不再追究水峪矿的责任。而后,张立富与掌管村子财务的会计举家离开,留下不明真相的村民愤怒地向地方政府与法院讨要说法。至今。每次路过张立富家,村民们都会为他家的房子开裂幸灾乐祸。




18.jpeg
年近八十的郝子富老人,曾因上访状告前任村干部张立富导致被人报复。如今,老人家中的5孔窑洞有4孔已残破不堪,只有这一间房勉强容得下他和老伴儿。




19.jpeg
“村矿矛盾”多年来始终是当地的突出问题,采空区的村民常年组织抗议、上访活动,但矛盾至今仍未能解。前不久,愤怒的村民拿红纸把水峪矿家属区门前两座石狮子的嘴“堵上”了,以示抗议。




20.jpeg
郝家寨的遭遇在当地远近闻名,祸不单行的是,还时常有卡车来此,偷偷倾倒矿上废弃的煤矸石以及周边村镇的建筑垃圾。煤矸石遇水之后容易自燃,不但有引发火灾的危险,产生的硫酸还会污染水和空气。




21.jpeg
新上任的村支书郝建国对郝家寨的问题一筹莫展,他质问:“连最基本的住房问题都解决不了,老百姓怎么能不上访?”让他羡慕的是,郝家寨隔壁的村子赶上了新出台的好政策,将土地出租给煤矿堆放废料后,整体迁走。虽然离开故土,但至少在安全地带解决了住房问题。




22.jpeg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省目前因采煤造成的采空区面积近5000余平方公里,接近三分之二的土地沉陷,受灾人口230万人。在郝家寨,去年倒塌的一处房屋废墟上,已经长出了朵朵黄花,也许用不了多久,人类一代代在此生息繁衍的印记便会彻底消失。




0.jpe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04:30 PM , Processed in 0.0417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